A股窄幅震荡 静待节后新变局!

今日,沪深两市开盘不一,沪指低开而深成指高开。开盘后,沪指弱势震荡,而深成指高开高走,保持相对强势。此后,沪指于昨日收盘下方窄幅震荡,而深成指上行中突破多条均线压力。整体看,尽管两市小幅放量,但整体仍处于地量范畴。除此之外,沪指本周以来持

今日,沪深两市开盘不一,沪指低开而深成指高开。开盘后,沪指弱势震荡,而深成指高开高走,保持相对强势。此后,沪指于昨日收盘下方窄幅震荡,而深成指上行中突破多条均线压力。整体看,尽管两市小幅放量,但整体仍处于地量范畴。除此之外,沪指本周以来持续窄幅运行之下,市场或逐步迎来新的变化。

当然,节前这种表现也符合一般节假日低量窄幅运行的特点。在此之下,五一节后市场或有更多看点,也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首先,节后市场开门红预期提升。虽然节假期海外市场仍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系统性风险边际减弱。历史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五一节后首日,指数整体上涨概率为60% 。在节前市场整体保持韧性之下,投资者对节后首日行情向好充满期待。​

其次,资金回流与情绪修复。4月下旬以来,受海外关税因素影响以及国内基本面验证集中期的冲击,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叠加节前效应,两市成交显著萎缩。不过,五一之后,随着业绩干扰结束,市场资金有望迎来回流,市场活跃性有望逐步回升。​

第三,财报季结束后的基本面聚焦。随着4月30日全部A股公司2024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市场将进入为期两个月的业绩真空期。回溯2018 - 2023年数据,年报及一季报净利润增速前20%的板块,在财报披露结束后 1个月、3 个月均有超额收益。因此,业绩表现优异、基本面扎实的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第四,外部环境或有边际改善。当前,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有所回升,若降息落地,将有效缓解全球流动性压力,北向资金回流A股的概率大增。此外,关税博弈出现缓和迹象,美国计划对华汽车零部件关税豁免,家电、纺织等出口链板块或受益于税率调整预期,迎来发展机遇。

在此之下,节后市场整体向好的情绪增加。不过,我们期待市场变化的同时,也需要留意市场可能的风险:

1、经济数据承压。4月制造业PMI降至49%(前值50.5%),产需两端同步放缓,价格指数下行,显示内需修复动能不足。而4月财新 PMI 更是下降至2月以来的新低,海外关税贸易摩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2、海外不确定性依旧。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均低于荣枯线,全球贸易摩擦升温或压制出口链表现;美国5月10日公布4月CPI数据,若高于预期可能强化6月加息的概率;此外,欧盟碳关税(CBAM)将于6月正式实施,预计对我国钢铁、水泥出口造成成本冲击;

3、政策落地节奏和市场验证。市场对6月前可能推出的稳增长政策(如消费补贴、地产放松)存在较高预期,但若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或引发市场情绪波动。此外,一季报后部分高估值板块面临业绩兑现压力,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期待五一节后市场新的变化之际,仍需留意市场阶段的风险。在此之下,针对不同情况可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方面,防御与成长兼顾。高股息的银行、电力板块具备避险属性;科技领域的算力、AI 应用,以及高端制造的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受益于产业趋势和政策红利;此外,食品饮料、医药等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消费细分领域,或因假期消费数据催化而迎来机会;

另一方面,若市场阶段回调,可进行中长期布局。除了关注具备性价比的核心资产外,还可重点留意“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端装备、数字经济,以及稳增长背景下的基建产业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