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倒车接人?机会来了?

银行股出现震荡上行、估值修复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大。

大A 42家上市银行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都披露完了。整体呈“年报稳、季报承压”的特征。

2024年报这42家全部盈利。总体上,这42家全年合计营收5.65万亿,同比增0.08%;合计净利润2.14万亿,同比增2.35%;净资产收益率为9.33%,较上年同期降0.5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8.41%,较上年同期升0.86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近10年营收及净利润i情况:

42家A股上市银行25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减少252.89亿元,降幅1.72%;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减少68.36亿元,降幅1.20%。其中有16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整体上25年1季度盈利低于预期。

咱们看六大行,25年一季度六大国有行合计实现营收9101.8亿元,净利润3501.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5%、1.9%,六大国有行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化明显,均呈现“两升四降”格局。

农业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0.4%、1.8%,是唯一实现“双增”的国有行;中国银行营收增速以2.6%领跑,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2%,增收不增利;交通银行则是增利不增收,净利润增速1.4%,仅次于农业银行,但营收同比下降1%。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出现“双降”。建设银行、工行银行营收同比分别下滑5.4%、3.2%,降幅在六大国有行中最大;此外,两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3.6%、3.8%,降幅同样包揽前二。

2025年一季度,六大国有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例均值为71.7%,息差依旧是国有行核心收入来源,但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其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5.2%、4.4%;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下滑幅度在2.7%至3.8%之间,仅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实现了正增长,同比增加2.5%。

从盈利能力来看,六大行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ROE)全部下滑,盈利能力承压。其中三家大行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分别是建行、邮储银行和工行;中行、农行、交行也分别下降0.77、0.57、0.44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走高。今年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均未超过1.5%,呈现“四降一平一升”的特征。其中工行不良贷款率1.33%,下降0.01个百分点;农行不良贷款率1.28%,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中行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建行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交行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仅为0.91%。

后期怎么看:

银行股下跌大概率是短期调整,银行依然是低估值、高分红的红利板块。在短期调整之后,可能会吸引中长期资金的关注。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股出现震荡上行、估值修复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