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信息不对称,自然会有罗生门。
挺魔幻的,在刚过去不久的4月21日到4月29日,一支叫做永安药业的A股股票,短短7个交易日拿下了5个涨停板,区间涨幅近60%,市值一度逼近50亿元。
走势这么迅猛,是因为当时在雪球平台有10万粉的大V指出,牛磺酸的价格正在暴涨,“国际散单价格从2美元/公斤飙至10美元/公斤”“中国出口价同比涨超400%”,该大V还列举了环氧乙烷成本上涨导致供需缺口的案例来作为逻辑支撑。
但这场狂欢最终还是止步4月30日,当日股价跌停。更戏剧性的是,5月5日公司公告称,实控人、董事长陈勇被鹤峰县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留置,节后首个交易日开盘即一字跌停。直到收盘,仍有超过4亿元封单在排队抢跑。
图源:雪球
牛磺酸大家都熟悉,红牛里面加的有效成分就是它,用来改善剧烈运动后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的情况。牛磺酸的学名叫做 2-氨基乙磺酸,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组织中,尤其是在心脏、眼睛、大脑和肌肉等可兴奋组织中的含量特别高。它在人体内可以由半胱氨酸代谢产生,不一定必须从食物来摄入,因此被认为是非必需氨基酸。
而永安药业,正是牛磺酸行业的龙头。公司创始人自 1995 年创立黄冈永安以来,一手推动永安药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占全球 50% 市场份额,根据公司的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公司牛磺酸年产能达到5.8万吨。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卡着中美关税战的当口,号称永安的牛磺酸能够垄断美国市场,有随意提价的能力,没有永安产品的美国牛磺酸正在疯涨,国内牛磺酸价格也将持续涨价。
那牛磺酸到底涨没涨呢?
4月29日,永安药业就在异动公告中澄清过了,“牛磺酸价格暴涨几倍”系不实传闻,当前市场价格稳定。
虽然价格目前存在区域差异,部分地区可能相对较高,但公司强调,这些价格波动主要局限于散单,散单是无法影响整体价格的。产品结构上,公司的产品大部分也都是工业级,并不存在能够随时能彻底转向食品级产品生产,食品工业和化工品工业隔行如隔山,更不用说直接转型成为类似东鹏饮料的巨头了。
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承压,营收同比大减12.96%至1.71亿元,归母净利润直接转负,为-436.72万元,较上年同期暴跌115.23%。这也是从侧面证明了牛磺酸的销量与价格都是保持低迷的。
牛磺酸的壁垒并不算高,随着行业产能扩张,牛磺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低售价已经成为常态。哪怕是今年,牛磺酸的出口价格也以下行为主,有平台披露报价从年初的15000元到4月底逐步下调到不到13000元。
显然,这是一场噱头炒作的新套路,利用细分领域信息不对称,商品报价被部分平台垄断不透明,通过“半真半假”的小作文制造预期差,吸引散户盲目跟风。
董事长陈勇此次被留置,虽然暂时没通报留置原因,但永安的治理风险也被摆在了明面。陈勇身兼黄冈永安、天安日化等11家企业高管,涉及化工、氢能源、低维材料等跨界布局,但子公司多数亏损。有投资者怀疑,可能和董事长的关联方交易有关。
显然,信息甄别的陷阱肯定不会摆在明面上,总是假假真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对于投资者来说,细分领域涨价传闻需交叉验证海关数据、客户合同等硬证据,警惕“局部数据全局化”的话术陷阱。当传闻与公告冲突,投资者应选择相信更权威的口径,而不是盲目相信意见领袖的不确定性意见。
当前,新的证券法修订案愈发严厉,不管是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还是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的查处都在趋于严格。证监会、公安机关下大力气整治股市虚假小作文的背景也在逐渐深化。当监管利剑高悬,当信息迷雾渐散,资本市场的生存法则终将更理性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