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开门红,满屏都是人形机器人,科技赛道引领夏季行情?

五月开门红,满屏都是人形机器人,科技赛道引领夏季行情?

回顾今年以来的整个行情,可以说是科技板块的热情感染了整个A股,虽然上个月经历了关税冲击,但科技赛道弹性十足,领跑优势明显。

 

从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上跳完舞,再到DeepSeek掀起的东升西落浪潮,仿佛能阻挡科技起飞的唯一阻力就是春节的休市和短暂的关税冲击。

 

于是你可以看到,今年以来算力、软件、硬件、芯片,甚至是只要和人工智能沾边的题材轮番起飞。在AI加持下的人形机器人更是彻底放飞自我,核心零部件——减速器、生产设备——工业母机也是老树长新芽,迎来了第二春,涨幅靠前。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2025.01.01-2025.04.30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公募基金也凭借提前布局这轮科技浪潮,获得了净值暴涨的喜悦,甚至含机量成为基金排位战的关键。例如前海开源基金因为提前埋伏机器人方向,被投资者冠上了得益双鑫的光环——前海开源嘉鑫A和前海开源盛鑫A大放异彩。

 

 

1、机器人持续大火的真相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机器人大火的真相本质上就是一场国家意志+资本偏爱,看重的则是应用前景的一片蓝海。

 

首先是政策端给足了呵护。

 

顶层架构方面,从十四五规划到百亿产业基金落地,再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培育2-3家全球生态型企业,政策就差喊出别拿机器人不当回事

 image.png

 

数据来源:工信部,万联证券研究所,2024.06.25

 

各地方政府更是实干派。上海浦东造脑+造身头部企业扎堆,山东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四川立下“2026年建成全国研发制造增长极军令状,都把机器人当作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

 

其次就是资金的偏爱。

 

一级市场,企业融资拿到手软。2024年机器人融资超500亿,宇树科技单轮吸金10亿,智元机器人估值半年翻3倍,资金拥抱程度高。

 

二级市场也非常火热。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4%,细分赛道——减速器指数,年内涨幅接近27%,甚至是一度疯狂到只要有传闻涉及机器人业务的公司都能来一两个涨停板。(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4.30

 

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机器人成为了AI+仿生的超体进化

 

DeepSeek大模型让机器人智商飙升,特斯拉Optimus实现端到端神经网络控制,华为鸿蒙OS打造机器人超级大脑。也就是说AI让机器人的商业化场景显得更加真实,以后机器人不再是工厂的专属,在家政、医疗、太空探索等领域可能都会大有可为,市场规模可期。

 

 

2、机器人概念助力主动权益基金重回C

 

市场的长时间下跌,让主动基金产生了熊市思维——注重防守,以至于市场出现结构性反弹时表现不如被动基金,这也是去年基民们主要的痛点。

 

因此指数基金去年站上了风口,在主动基金发行遇冷的情况,ETF基金规模增长了1.4万亿。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2024.12.31

 

不过今年以来,主动基金凭借机器人概念的爆发已经重回C位!

 

今年以来领跑的主动基金涨幅已经超过60%,而表现最好的指数基金涨幅只有30%左右,机器人概念的爆发可以说是相当关键。

 

而在一众基金公司中,前海开源基金表现十分突出。公司旗下的两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前海开源嘉鑫A和前海开源盛鑫A,都在去年四季度提前布局了机器人概念股,净值弹性非常高。

 

最近六个月内,前海开源嘉鑫A区间涨幅超过58%,业绩基准的涨幅为-0.92%,同类排名第一;前海开源盛鑫A稍微稳一点,区间涨幅为38.42%,业绩基准涨幅为0.47%,同类排名第五,超额收益非常明显。(同类基金指的是灵活配置型基金)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灵活配置型基金,2024.11.01-2025.04.30

 

关键这两只产品虽然都是字辈,但基金经理却不是同一个人,这说明机器人的景气度在前海开源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

 

 

3、这两只基金凭什么能表现居前?

 

机会往往是给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两只基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它们都在去年12月份换了新的灵魂舵手。

 

我们先来看前海开源嘉鑫A

 

该基金的新任舵手是吴国清。他是周期老将,擅长在大周期行业里面挖掘成长性高的行业——周期成长策略,周期成长对应的是中游先进制造行业,包括汽车、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军工等。因为本次机器人概念多只大牛股均出自机械设备,完全是他的舒适圈。

 

另外,看到和买到是两回事,毕竟再好的行业里面也有表现差的个股。这一点吴国清就做的非常好,不但选股能力强,而且敢于重仓。从最新一期的持仓报告来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多只成分股今年以来最大涨幅已经翻倍。

 

 

数据来源:wind,基金一季报

 

而且吴国清择时能力强,不喜欢赌博式投资。去年四季度任职以后快速提升股票仓位,完美踏上本轮风口,但保持了一丝对市场的尊重,股票权重也只是刚刚超过了50%,风险意识较强。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基金报告

 

我们再来看一下前海开源盛鑫A

 

杨德龙也是去年12月刚任职的这只基金,但他可不是一个新人,而是前海开源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由于对宏观基本面的变化比较敏感,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对2025年的A股和港股给出了明确观点——牛市延续,配置方向包括对传统被错杀的优质股票的配置,以及对代表未来的科技成长股的配置。

 

选择机器人这个方向的投资逻辑,他在近期的直播中给到了答案——机器人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他认为机器人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先导期,未来这个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规模预计是上万亿级别的,并且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所以人形机器人赛道是属于长期的行业赛道,而不仅仅是今年开年的一波炒作行情。

 

正是出于对机器人景气度的确认,杨德龙在任职以后就对基金大刀阔斧的调整。权益投资仓位直接从2024年第3季度末的0提到了2024年第4季度末的93%,今年一季度仓位虽有下降,但仍在80%以上。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基金报告

 

至于说大家看到持仓里面很多都是汽车零部件公司,那是因为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会从上游开始。而且他之前做过三年汽车行业的研究员,对相关企业的认知程度比较高,他的持仓多是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业绩支撑性比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无理炒作的风险。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基金一季报

 

而且对于机器人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也是行业共识。

 

中信建投最新的研报指出,AI模型迭代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自Tesla2021年宣布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到现在Tesla即将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推出搭载了Helix模型的新款、1X推出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NEO GAMMA等,国内的宇树、智元、优必选等步态、动作优化,可以看到模型迭代、训练算法优化,正在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目前多家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在下游工业客户展开实训,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