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下旬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发生以来,印巴边境局势持续升温。回顾历史,双方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冲突时有发生,但通常能较快平息。着眼当下,印巴虽展现强硬姿态,但或均无意扩大冲突,其他国家也积极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展望后续,短期内,印巴紧张态势或将持续,但冲突烈度及范围料难大规模升级。冲突持续或对军工、农业等题材有一定逻辑映射和催化,但因局势进一步恶化概率较低,对其他大类资产的影响相对有限。
▍冲突进展:4月下旬克什米尔枪击事件是本轮印巴局势升温的导火索,随后双方均采取强硬措施,引发局势升级。
据新华网报道,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印度声称是巴基斯坦境内的武装分子发动了袭击,但巴基斯坦否认与此有关。这是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事件以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死伤最为严重的袭击事件,也是本轮印巴局势升级的直接导火索。枪击事件发生后,印度采取一系列报复措施,包括暂停印巴水资源共享协议、降低外交关系、撤销巴方签证、暂停贸易等。巴基斯坦随即采取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对印度关闭领空、裁减印方外交人员、中止双边贸易、关闭边境,并警告将暂缓执行于1972年签订的《西姆拉协议》。5月7日,印度方面发表声明称,印度武装部队发动了“辛多尔行动”(Operation Sindoor),打击了巴基斯坦及巴控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九个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巴基斯坦方面则称在对印度空军采取的反击行动中已击落5架印军战机。双方交替采取强硬措施,引发印巴局势升级。
▍历史回顾:印巴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最近一次冲突升级发生在2019年,但历时1个月左右便快速平息。
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由来已久,双方分别在1947年、1965年和1999年爆发三次大规模战争。当前,双方根据《西姆拉协议》正式确认的“实际控制线”(LoC)各自控制克什米尔的一部分领土。近年来,克什米尔地区形势总体缓和,但印巴在该地区的冲突仍时有发生。双方最近一次冲突升级是发生在2019年2月的普尔瓦马袭击事件。彼时,普尔瓦马地区发生针对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车队的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袭击事件发生十余日后,印度出动战机越境打击巴境内训练营,巴空军予以反击,击落印度战机,但最后冲突降温,前后历时1个月左右。再往前追溯,2016年乌里袭击事件、2008年孟买恐袭事件均曾经历类似过程。
▍各方态度:印巴姿态强硬,但或均无意扩大冲突,其他第三方国家则积极呼吁双方保持克制。
从本次冲突升级以来各方态度来看,印巴方面,双方在展现强硬姿态的同时,均保有一定克制手段。例如,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发生以来,双方在实控线附近连续多日交火,但范围并未外溢;5月7日印度越境打击巴基斯坦后称“此次行动目的明确、经过周密考虑,并不具有升级性质”。考虑到印度虽有常规军事实力优势,但短期内印巴难分胜负,双方均需在平息公众愤怒情绪与军事行动的潜在代价之间寻求平衡。尤其对于印度而言,若深陷区域冲突,对其树立全球大国形象将有不利影响。其他第三方国家大多积极呼吁双方保持克制。5月5日,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访问巴基斯坦,为缓解印巴紧张局势展开斡旋。5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呼吁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军事克制”。同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印巴国家安全顾问通电话,敦促两国“保持沟通渠道畅通,避免局势升级”。对于美国而言,印度是其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巴基斯坦则是矿产合作的潜在对象,因此美国不愿见到印巴局势升温,导致其战略精力被进一步分散。5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后续展望:预计短期内,印巴紧张或将持续,但烈度及范围难大规模升级。
冲突持续或对军工题材有一定逻辑映射和催化,但因局势进一步恶化概率较低,料对其他大类资产的影响相对有限。总体而言,此次印巴冲突双方姿态强硬但仍保持一定克制,中美等大国在相关问题上整体呼吁停火降温,且从历史上看印巴地区冲突多为短时性摩擦,因此我们预计此次印巴关系紧张局势虽或持续,但冲突烈度和波及范围料难大规模升级。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冲突持续或对军工、农业等相关板块产生一定预期催化。军工方面,地缘冲突持续下双方可能加速武器采购以补充战力。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官网数据,2019-2023年间巴基斯坦82%的武器进口来自中国。农业方面,巴基斯坦是全球第四大大米出口国。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巴基斯坦大米产量约1000万吨,其中出口590万吨,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0%。同时,印度也是全球重要的大米、糖等农产品生产、出口大国。但由于冲突烈度和范围或难短期内迅速扩大,且相关国家并非全球主要能源资源输出国,因此对于其他大类资产的催化或相对有限。
▍风险因素:印巴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恶化;美国外交政策超预期调整;全球地缘风险超预期上升。
注:本文来自中信证券2025年5月8日发布的《海外政策时评(58)—印巴冲突升温,后续影响几何?》,报告分析师:杨帆、遥远、危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