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证综指全周累计上涨1.92%至3342点;深综指、创业板综指、北证50全周分别上涨2.88%、3.55%、3.62%,惟科创50指数逆势小跌了0.60%。其中航天航空等军工股应为明星板块,最主要原因是南亚地缘局势趋向紧张,也引发市场对军工装备方向的关注。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银河证券:外生扰动加剧,聚焦结构破局
短期来看,随着业绩验证期影响减退,产业投资趋势有望回归,A股市场或将呈现结构性行情。不过,当前中美贸易谈判仍处于关键阶段,最终结果尚未尘埃落定,后续谈判进展对市场预期的扰动仍需密切关注。同时,关税对国内经济修复节奏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预计市场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配置上,建议关注三大方向:第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强、股息回报整体稳定的红利板块具备防御属性。第二,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明晰,建议关注后续产业趋势的催化机会,近期全球地缘冲突的升级或对军工板块行情构成支撑。第三,关注大消费板块的配置机会,政策密集支持服务消费,“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带动行情修复。
2. 华金证券:A股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 科技行情短期可能延续
TMT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或产业催化、流动性宽松、经济基本面偏弱等。当前来看,科技成长短期行情未完,可能持续。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
行业配置:继续聚焦科技主线,逢低配置科技、消费、大金融等行业。短期建议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计算机(国产软件、AI大模型)、机器人、军工、传媒(AI应用)、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等;二是基本面预期可能边际改善的食品、社服、商贸零售、家电、创新药、电新等;三是低估值稳定类的银行、电力等。
3. 中信策略:公募新规对市场生态有何影响?
基准偏离和盈利客户比率可能是公募考核新规影响最大的两个规则。从过往主动型基金业绩基准分布来看,采用沪深300和中证800的基金仅占总规模的62%,超过18%的产品是赛道型产品。2007年至今,2012~2014和2022~2024出现过三年维度主动型公募大面积跑输沪深300指数10个百分点的情况。过去3年公募普遍跑输基准,低配银行是部分原因,频繁交易和板块轮动也产生负向贡献。向基准靠拢和保守化配置是大势所趋,但过程是动态的,绝非简单做多低配行业。
未来主动型公募会更加聚焦核心资产定价而不是边际信息流定价,策略范式可能出现整体性调整。未来资管行业当中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产品的策略、选股范围和定价模式会呈现明显分化。
4. 申万宏源策略:二季度是中枢偏高的震荡市
基本面因素决定向上有顶。需求侧,特朗普关税影响基本面的关键变量。我们认为,特朗普政策应该调整,中美启动谈判也在情理之中。但真正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应该是特朗普政策实际调整的情况,以及中美谈判情况。特朗普政策调整偏慢、偏弱是基准假设。外需回落压力尚未显现,但后续仍有担忧。供给侧,本轮最终出现历史最大幅度供给出清的可见度已经很高。但仅看2025年供给增速方向回落,绝对水平依然偏高。供需格局改善2025年内难出现。未来两个季度,仍是基本面扰动信号较多的窗口,资本市场的预期调整“时间不足”,这会抑制A股市场向上修复的空间。
5. 中泰策略:一季报落地后市场或如何演绎?
从一级行业来看,TMT、有色金属板块业绩相对占优。25年一季度30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其中科技板块、公用板块,以及部分周期板块整体业绩表现较好。TMT板块中,计算机板块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周期板块中,钢铁、建材与有色金属板块利润大幅增加。金融板块业绩分化,国有大行业绩承压,而非银金融业绩明显回暖。价格压力整体持续,政策支持下部分行业“困境反转”。2025年Q1共有23个行业销售净利率低于10%,其中有13个行业低于5%,地产板块整体亏损。边际变化方面,25年一季度有19个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钢铁、有色、基础化工等上游周期行业出现“困境反转”,利润改善明显。
6. 华金策略:科技行情短期可能延续
短期TMT相对大盘大概率有超额收益。一是科技政策支持和产业催化不断:首先,近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表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战略;其次,科技相关产业趋势不断上行。二是近期流动性进一步宽松。三是短期经济基本面延续弱修复趋势。业绩期过后5月TMT大概率相对偏强。一是历史经验上,5月TMT相对大盘大概率有超额收益,且主要受政策和产业催化驱动。二是今年5月TMT相对大盘大概率也可能有偏强。当前科技成长行业的市场情绪指标处于中性水平,并未过热。一是传媒成交额占比处于中性水平,医药成交额占比分位数仅33%左右;二是传媒、医药PE分位数处于中性偏高水平,通信PE分位数处于20%以下;三是电子、计算机、传媒和电新预测PEG低于1;四是除计算机、传媒和军工外换手率均处于中性水平。
7. 信达证券:牛初震荡期可能延长
鉴于美国对等关税的复杂性,信达证券短期的观点由乐观调整为高位震荡。从战略上,这一次震荡是去年10月8日以来市场震荡的延伸,震荡后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迎来政策和资金驱动的新的突破性上涨。
战术上,震荡本质上是对关税冲击后遗症的消化,4月关税冲击虽然较难改变牛市大格局,但对居民资金赚钱效应和A股盈利逐渐触底的过程产生了明显的扰动,这一扰动需要时间消化,所以后续上涨可能受制于春季行情高点的限制,但往下空间或将会有。牛初震荡期,经济有可能比熊市最低点更弱,但市场大概率不会跌回熊市,而是会让牛初震荡期拉长。
8. 招商策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A股可能的影响
《方案》将在中长期影响公募基金的产品布局和投资行为。第一,公募基金公司可能进一步加大对指数产品的布局,强化公募基金被动化投资的大趋势。
第二,长周期考核机制下,公募基金在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可能更加注重产品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这就导致:1)公募基金整体换手率可能会有所下降;2)基金管理人可以更从容地应对短期相对有限的回撤,进而在市场明显下挫后积极加仓;3)公募基金可能更加重视对低波高分红产品及股票的配置,而公募基金对高分红尤其银行长期处于低配状态,未来配比可能回升。
第三,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后,公募基金的整体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行业分布差异可能在中长期缩小,无论以沪深300还是中证800为参考基准,当前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的低配比例较高,配比在中长期存在回升可能。
9. 天风策略:市场后续主线的进一步思考
市场在磨底期筛选出的行业或可以作为新一轮主线的前瞻信号,而市场主线往往是一个长期逻辑。在特朗普 2.0 时期,我们判断政策驱动、地缘博弈格局驱动、产业驱动的逻辑可以构成长期逻辑。消费的长期逻辑为政策加码预期下的重估预期,基本面拐点或已经出现,宏观数据呈现诸多积极信号。选股思路分为两类,财报拐点出现+政策支持力度与确定性大+纯内需板块,财报拐点出现+政策与产业逻辑通畅+排除基数效应&外需影响。自主可控的长期逻辑为国家政策多年布局下的积累和顶层设计的重视,以及国内供给替代原先对美进口的供给的国产替代逻辑。板块筛选上,一是关注国内供给能力的提升维度,即国产化率能够加速提升的领域;二是产能周期视角看产能投放提速领域。
10. 民生证券:修复之后 关注变化
此前市场因贸易争端缓和预期出现短暂平静,但资产波动率可能随着逐步走弱的经济基本面再放大,由于中国政策所受约束少于美国,直至7 月份到来之前中国资产韧性或高于海外。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关注市场风格的再平衡。
行业方面推荐:第一,长效机制下存在三种收益来源的消费行业(家电、汽车、食品饮料、化妆品、潮玩、旅游休闲、游戏、线上零售);第二,适应权益基金调仓方向的低估值金融板块(银行、保险);第三,在未来全球经济重塑中,资源品(铜、铝、黄金)和资本品(机械设备等)有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