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令发布!不绿色就出局!快递绿色包装政策落地倒计时

4月13日,国务院发布第806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明确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新规重点鼓励快递企业使用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进一步强化快递企业在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并明确了处罚规定。


4月13日,国务院发布第806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明确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新规重点鼓励快递企业使用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进一步强化快递企业在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并明确了处罚规定。

这次政策定调,意味着快递行业绿色治理相关政策即将进入快速落地阶段。

法规监管“上强度”,快递胶带“禁塑”倒计时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与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内的邮政快递网点将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

自此,政策层层推进、持续加压:2022年《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建立“谁使用谁负责”主体责任机制,2024年《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新增最高2万元罚款条款,直至刚刚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政策层面完成从倡导、引导到行政处罚的迭代升级。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日均4.8亿件快递包裹。快递胶带消耗量巨大,且主要为不可降解胶带,存在难回收、难降解等问题,政策加压具有现实紧迫性。

随着“禁塑令”的时间点临近,行业即将进入硬约束期。

上海、重庆等地邮政管理局已出台规定,要求各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谁能率先完成不可降解胶带的全部替换,谁将在绿色转型中占据主动;而继续观望的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合规风险和舆论压力的双重挑战。

超千亿米不可降解胶带成“治理顽疾”

在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京东、顺丰等头部企业在包装减量、循环利用上初见成效:京东物流投放96万个循环箱,顺丰投放34.5万个循环包装箱,菜鸟通过绿色包装方案实现15.6万吨的碳减排。

但这些探索集中于纸箱、中转袋等“可见环节”,在高频使用的封箱环节,大部分企业并未停止使用不可降解胶带,且未充分披露相关行动与转型成效。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据测算,我国平均每件快递的胶带使用量是0.8米,以此估算,全年快递胶带消耗量突破1400亿米,可绕地球赤道约3500圈。其中绝大部分胶带仍为不可降解胶带,已成为快递包装中“看不见但最沉重”的污染负担。

截至目前,几大快递巨头除了中国邮政和极兔速递,其余尚未公布过明确的可降解胶带替代方案,也无公开的实际落地采购或替代比例披露。相较纸箱轻量化、循环包装等“可视性强”的环保动作,胶带作为“高频小物料”,反而因不易被察觉而长期被忽视。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面临显著障碍。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企业为节约成本普遍选用传统材料,环保包装推广受限。国家邮政局指出,快递包装绿色发展还存在上下游协同不足、成本压力大、回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尽管《电子商务法》和《快递暂行条例》对快递绿色包装提出明确要求,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处罚措施,导致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应付检查、临时整改等形式化问题,影响了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胡东方在两会期间直言:“我在基层走访调研时仍然看到,部分快递企业和电商商家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 材料。”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披露,海南作为全国快递绿色包装示范省份,降解包装袋和循环中转袋使用率一度超90%,但在包装减量、回收治理等关键环节依旧存在违法行为,不少寄递网点仍混用不可降解胶带。连“模范生”海南都存在治理顽疾,其他地区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邮政率先打响胶带绿色变革“第一枪”

面对快递胶带带来的塑料污染问题,中国邮政率先推进替代方案。2023年6月据央视报道,中国邮政成功研发出新一代BOPLA生物降解胶带,在性能、成本方面实现了关键突破。

BOPLA胶带由植物淀粉发酵提取的聚乳酸(PLA)制成,是一种来源可再生、可控降解、性能稳定的环保新材料。《快递杂志》数据显示,BOPLA胶带的断裂伸长率平均值为113%,较上一代生物降解胶带提升3.5倍,完全满足快递封装用胶带标准的性能要求。

2023年“双十一”期间,中国邮政在厦门、广州、福州等城市率先试点使用BOPLA胶带;2024年3月,中国邮政启动全国范围胶带招标,标志着生物降解胶带从区域试点转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经过近两年的全国推广和市场检验,BOPLA胶带凭借着性能、成本等多重优势,已成为行业公认的绿色胶带解决方案。中国邮政通过“技术研发-试点验证-全国推广”的完整路径,为快递业胶带绿色转型树立了实践标杆。

如何打赢胶带绿色攻坚战?

国务院正式公布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标志着快递包装治理的制度保障走向完备。新条例明确规定,企业须使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环保材料,否则将面临处罚。随着该条例6月1日正式实施,快递包装治理也将进入强监管阶段。

从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绿色治理到“一卷胶带”的绿色创新,快递包装治理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场。在这个战场上,需要监管部门、企业、从业者等各方共同努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