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光伏巨头“换帅”!创始人辞任总经理、法人,将专注于研发

去年亏损近86亿

光伏赛道风云再起!

周一晚间,千亿市值巨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

公告显示,为聚焦公司研发与科技管理工作,创始人李振国申请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由钟宝申兼任公司总经理,并将接任法定代表人。

当日收盘,隆基绿能股价小幅上涨0.47%,报14.99元,总市值达1136亿元。


创始人李振国辞任总经理、法人


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5月23日收到李振国提交的书面《辞任报告》,为专注于公司研发与科技管理工作,李振国申请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李振国,1968年5月生于河南许昌,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后获西安交大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他创办西安新盟电子(隆基绿能前身),带领公司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企业,在单晶硅领域成就卓越,是行业知名专家。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李振国持有隆基绿能10.67亿,持股比例14.0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其妻子李喜燕持股5.02%,二人共同作为这家光伏龙头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其辞任自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任后,李振国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聚焦光伏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公司长期发展。对此,公司董事会对其任职期间的贡献致以感谢。

与此同时,隆基绿能于5月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议案:根据相关规定,同意由钟宝申兼任公司总经理。鉴于李振国辞去法定代表人职务,钟宝申将接任该职位,公司将依法推进工商变更登记。

公告强调,此次人事调整不会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且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公司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李振国作为实控人,其辞任上述职务对本人没有实质影响。更多是因为其欲更加专注技术研发,聚焦资源、能力,更加为公司赋能。

另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鉴于隆基绿能当前正重点布局BC技术,李振国此次转向研发领域深度投入,或意味着公司将加速推进BC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强化在光伏技术赛道的竞争力。


去年亏损近86亿


2023年第三季度,光伏行业正式踏入下行周期。由于供给端快速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整个产业链价格持续承压下行在此冲击下,不少企业盈利能力锐减,部分甚至陷入亏损泥潭。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隆基绿能2024年业绩大幅滑坡,全年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同比下降180.15%。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同样未能幸免,天合光能2024年营收802.82亿元,同比下降29.21%,归母净利润亏损34.43亿元,同比下滑162.3%;晶澳科技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降14.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56亿元,同比下滑166.14%。曾经风光无限的头部企业,集体感受到了行业寒冬的凛冽。

面对行业困境,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在公司成立25周年演讲中直言,本轮危机根源在于“内卷”导致的产能过剩。他同时强调,应跳出当下局限,以长远视角看待行业波动。

不过,李振国对未来充满信心,明确表示2025年隆基绿能将全力扭转局势,尤其到下半年,公司将“重新回到最具竞争力、最精干的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隆基绿能2025年一季度亏损14.36亿元,虽仍处亏损状态,但同比减亏38.89%,释放出积极信号。

谈及长远发展,李振国为隆基绿能规划了四大方向持续推进光伏降本增效;拓展光伏应用场景;探索光伏与储能融合路径;在非电领域开发氢氨醇应用。

他进一步阐释:下一个25年,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让光伏更便捷、便利地使用,需要继续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需要继续拓展光伏的应用场景,需要让光伏和储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发展氢氨醇业务给光伏创造出离网的应用场景,拓展光伏的市场空间,同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全球能源转型做出我们的贡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