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药研发进展一周速递

本周全球药物研发进展 1. 全球首个!信达GLP-1R/GCGR激动剂「玛仕度肽」获批上市 2.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片剂获欧洲CHMP积极意见,即将获批

本周全球药物研发进展

1. 全球首个!信达GLP-1R/GCGR激动剂「玛仕度肽」获批上市

6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信达生物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玛仕度肽由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研发,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I期临床研究GLORY-1(NCT05607680)已达成主要研究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第32周时,玛仕度肽4mg、6mg和安慰剂组体重较基线百分比变化的均值分别为−10.97%、−13.38%和−0.24%;第48周时分别为−12.05%、−14.84%和−0.47%。此外,玛仕度肽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秀的降糖疗效,以及降低腰围、血脂、血压、血尿酸、肝酶及肝脏脂肪含量,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带来多重代谢获益。

2.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片剂获欧洲CHMP积极意见,即将获批

6月25日,百济神州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发布积极意见,推荐批准百悦泽®(泽布替尼)新的薄膜包衣片剂剂型用于所有已获批适应症。欧盟委员会将对CHMP的积极意见进行审评,如通过批准,片剂剂型在欧盟和欧洲经济区国家挪威和冰岛上市。根据两项针对健康受试者的单次给药、开放性、随机、1期交叉研究结果,泽布替尼片剂剂型与胶囊剂剂型具有生物等效性。新片剂剂型保留了泽布替尼的给药灵活性,也比胶囊更小,并带有薄膜包衣,更易于吞服。将泽布替尼从胶囊剂剂型转换为片剂剂型的行动将于2025年在中国以外的所有地区逐步开展。

3. 第一三共/阿斯利康TROP2 ADC肺癌适应症获FDA加速批准

6月23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与第一三共共同开发的TROP2 ADC疗法Datroway(datopotamab deruxtecan,简称Dato-DXd)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靶向治疗和铂类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肺癌治疗的TROP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标志着在EGFR突变NSCLC后线治疗领域的一次关键创新突破。此次批准基于TROPION-Lung05 II期临床研究亚组分析结果,并得到了TROPION-Lung01 III期研究数据的有力支持。

4. 复宏汉霖PD-1单抗在英国和印度获批

6 月 24 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 PD-1 单抗汉斯状(斯鲁利单抗)已于近期相继获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局(MHRA)和印度中央药品标准控制组织(CDSCO)批准,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由合作伙伴 Intas 及子公司 Accord Healthcare 负责该产品在当地的推广,商品名为 Hetronifly®。此次获批主要基于 ASTRUM-005 研究,该研究在全球开设了 128 个试验中心,入组 585 例受试者,在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ASTRUM-005 研究公布了研究结束分析结果,数据显示:中位随访达 42.4 个月,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 4 年总生存率(OS)为 21.9%(95% CI:17.6–26.6%),证实了该免疫治疗方案对 ES-SCLC 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

5. 全球首个!国产实体瘤CAR-T疗法申报上市

6 月 25 日,科济药业宣布,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产品编号:CT041,一种靶向 Claudin18.2 的自体 CAR-T 细胞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正式提交至 CDE,用于治疗 Claudin18.2 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GEJA)患者。新闻稿显示,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是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提交 NDA 的用于治疗实体瘤的 CAR-T 细胞产品。此次提交的 NDA 是基于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确证性 II 期临床试验(CT041-ST-01, NCT04581473)结果。临床试验结果已在《柳叶刀》和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正式公布。

6. 礼来胰岛素周制剂3项III期研究结果公布,即将申报上市

6月22日,礼来宣布了QWINT-1、QWINT-3和QWINT-4这3项III期研究的详细结果,这些研究评估了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周制剂efsitora alfa(efsitor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efsitora在多项III期研究中显示出降低A1C的效果,且安全性与每日胰岛素一致。礼来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efsitora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的上市申请。胰岛素efsitora是一种融合蛋白,结合了一种新型单链胰岛素变体和人IgG2 Fc结构域。它专为每周一次皮下给药而设计,凭借其低峰谷比,有望提供更稳定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7. GLP-1/GCG MASH二期临床未能显著改善纤维化,Altimmune股价腰斩

6月26日,Altimmune公布GLP-1/GCG双靶点激动剂Pemvidutide治疗MASH的2b期临床IMPACT最新数据。该2b期临床共计入组212例MASH患者,随机分组接受1.2mg、1.8mg Pemvidutide或安慰剂治疗。研究达到MASH缓解率主要终点,1.2mg 、1.8mg Pemvidutide、安慰剂组治疗组MASH缓解率分别为59.1%、52.1%、19.1%。但研究没有达到纤维化显著改善的主要终点,Altimmune当天股价跌53%,目前市值为2.93亿美元。

优时比小分子达3期试验主要终点,上市申请递交在即

6月27日,优时比(UCB)宣布,其小分子疗法fenfluramine在治疗CDKL5缺乏症(CDD)的3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试验已达到主要终点及大多数关键次要终点,且fenfluramine具有良好的总体耐受性,其安全性与以往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公司计划尽快向监管机构提交该药物的上市申请,为CDD患者群体带来这一潜在的全新治疗选择。CDKL5缺乏症是一种超罕见且严重的发育性和癫痫性脑病(DEE),其主要特征包括婴儿期起频繁发作的癫痫,以及严重的全球性神经发育迟缓,进而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能力、皮层视觉功能以及睡眠质量。

信达生物启动CLDN18.2 ADC首项胰腺癌III期临床

6月27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信达生物启动了一项CLDN18.2抗体偶联药物(ADC)IBI343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IBI343单药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对比安慰剂联合最佳支持治疗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CLDN18.2阳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胰腺癌受试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该研究是IBI343在胰腺癌中开展的第一项III期研究。此前,IBI343曾被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至少接受过两种系统性治疗的CLDN18.2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目前信达生物正在胃癌和胰腺癌等瘤种上探索IBI343的治疗潜力。

华东医药靶向FGFR2b的抗体偶联药物获批临床

6月25日,华东医药宣布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申报的注射用HDM2020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注射用HDM2020是由中美华东研发的1类生物新药,是一款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b,FGFR2b)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DAR值为8,可特异性结合表达人FGFR2b的肿瘤细胞并通过向胞内释放毒素载荷,发挥肿瘤杀伤作用。临床前研究已证明HDM2020在靶点阳性的胃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等药效模型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和安全性。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3期试验进行中

6月27日,Ultragenyx Pharmaceutical宣布,其在研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GTX-102(apazunersen)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天使综合征(AS)。该认定主要基于一项1/2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该研究共纳入74名年龄在4至17岁之间、携带母源UBE3A基因完全缺失的天使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最长达3年后,在多个症状领域持续表现出快速且稳定的发育改善。

一年只需一针!渤健创新疗法即将进入注册试验

6月25日,渤健(Biogen)公布其在研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salanersen(BIIB115/ION306)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该药物与渤健已获批的ASO疗法Spinraza(nusinersen)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但在设计上追求更高效力,并有望实现每年仅需一次给药。在此次中期分析中,研究对象为一组既往接受过基因治疗但临床状态仍不理想的SMA患儿。结果显示,无论是40 mg还是80 mg剂量,salanersen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并可显著降低神经退行性标志物神经丝轻链(NfL)的水平。在基线NfL浓度较高的患者中,治疗6个月后平均NfL下降幅度达70%,这一效果可持续维持至一年。基于这一积极成果,渤健正与监管机构沟通,计划推进salanersen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进一步拓展该公司在SMA治疗领域的布局。Salanersen最初由Ionis Pharmaceuticals发现,渤健之前从Ionis Pharmaceuticals获得了salanersen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礼邦医药AP301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关键性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6月26日,礼邦医药,一家专注于开发治疗肾脏疾病及相关慢性病创新药物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其在研新型含铁口服磷结合剂AP301胶囊用于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已于2025年6月16日完成数据库锁库。该研究达到主要疗效及安全性终点。数据显示,AP301在降低血清磷方面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作为一款以纤维-铁为基础的新一代口服磷结合剂,AP301具有高效的磷酸盐结合能力,无需咀嚼,在胃液中膨胀体积小,无系统性吸收等优势。这些特点有助于减少患者每日服药数量,带来更好的安全性及胃肠耐受性,提升患者依从性。

君实启动PD-1/VEGF+Nectin-4 ADC联合疗法临床试验,针对三阴乳腺癌

近期,君实生物刚刚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网站上,登记了一项PD-1/VEGF双抗药物JS207,联合Nectin-4 ADC药物9MW2821及紫杉醇,在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启动一项联合治疗II期临床研究CTR20252482,这也是今年以来君实为JS207启动的第7项II期实验,加速显著。该临床将探索PD-1/VEGF双抗药物JS207,Nectin-4 ADC药物9MW2821及紫杉醇的三联疗法,ORR为主要临床终点,计划入组80例患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江泽飞博士为主要研究者。

乙肝1类新药首次启动III期临床,来自挚盟医药

6 月 25 日,药物临床试验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挚盟医药登记了一项 ZM-H1505R(Canocapavir,科诺卡帕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 III 期临床试验。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该药启动的首个 III 期临床。ZM-H1505R 是挚盟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强效的 HBV 核衣壳抑制剂,本次启动的是一项多中心、随机 、双盲、安慰剂对照和开放标签扩展 III 期试验,以评估 ZM-H1505R 联合核苷 (酸)类似物(NAs)与 NAs 单药治疗相比,在已经接受 NAs 单药治疗至少 12 个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计划国内入组 1300 人,主要研究终点是接受双盲期治疗 48 周时,ZM-H1505R 联合 NAs 组与 NAs 单药治疗组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CVR)的受试者百分比的差异(CVR 定义为 HBV DNA 定量检测值 ≤10IU/mL)。

阿斯利康减重新药联合疗法在中国获批临床

6月25日,CDE官网最新公示,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申报的两款1类新药AZD6234注射液以及AZD9550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定适应症为:AZD6234注射液联合AZD9550注射液用于在至少有一种肥胖相关合并症的超重或者肥胖成年人中的长期体重管理。公开资料显示,AZD6234是一款多肽类药物,为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的长效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ZD9550为每周一次的合成GLP-1/胰高血糖素(GCG)双受体激动剂。

安进AMG 133减重二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股价跌6%

6月23日,安进GIPR抗体融合GLP-1新药AMG 133减重二期临床数据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对于肥胖队列,AMG 133治疗52周减重16.3%-19.9%(按疗效基础),若按治疗政策(TPE)减重12.3%-16.2%。安全性方面,不同剂量组AMG 133治疗组因为副作用停止治疗的比例为14%、14%、22%、29%,大部分停药原因均为胃肠道副作用。MarTide与其他多靶点GLP-1类不同,由GIPR抗体融合GLP-1而成。AMG 133此前在一期临床中拿到12周减重16%的数据,并一再拉高市场预期。此次披露的二期临床数据作为每月给药一次的减重药物疗效已经非常不错,但未达到已被拉高的市场预期,且胃肠道副作用较大,高剂量组停药比例接近30%。当天安进股价下跌5.8%,目前市值为1465亿美元。

礼来GLP-1/GIP/GCG启动下背痛三期临床

6月24日,礼来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Retatrutide治疗肥胖伴下背痛的三期临床试验。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586例肥胖伴下背痛患者,随访维持80周,预计2027年9月完成。下背痛可能有多种因素引发,生活方式因素中肥胖与下背痛密切相关。Retatrutide为全球首款GLP-1/GIP/GCG三靶点激动剂,目前已经围绕减重开展多项三期临床试验,同时在探索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以及更多新适应症。

百奥泰眼科抗VEGF单抗III期研究成功,即将申报上市

6月24日,百奥泰宣布抗VEGF人源化单抗BAT5906针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关键注册III期临床研究成功达到预设的主要研究终点。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21092),旨在评价BAT5906对比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治疗w-AMD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自基线至第52周的变化值方面,BAT5906组显著优于雷珠单抗组。基于此,百奥泰将着手准备BAT5906的上市申请工作,为w-AMD患者提供新的更好的治疗选择。

Nektar宣布IL-2疗法特应性皮炎2b临床取得成功

6月24日,Nektar宣布了其PEG化偏向性结合IL-2疗法rezpegaldesleukin,正在进行的 2b 期 REZOLVE-AD 研究的 16 周诱导期统计显著数据,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均达到。受此消息推动,盘前公司股价大涨超110%。Rezpegaldesleukin是一种新型的Tregs激动剂,旨在通过直接扩增功能性Tregs并激活多种免疫调节通路,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并恢复免疫平衡。Rezpegaldesleukin通过靶向白细胞介素-2受体复合体,刺激Tregs的增殖,从而抑制病理性T细胞和细胞因子介导的β细胞破坏。

DKK-1抗体结直肠癌二期临床未达到终点

6月24日,Leap Therapeutics公布了DKK1单克隆抗体sirexatamab,在结直肠二期临床DeFianCe研究(NCT05480306)B部分的最新结果,未到达PFS的首要临床终点。虽然在DKK1高表达人群中,ORR和PFS均呈积极趋势,但公司鉴于当前的市场状况,决定逐步终止 DeFianCe 临床试验,并进一步削减内部开支。Sirexatamab一种针对WNT拮抗剂dickkopf同源物1 (DKK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具有潜在的抗溶骨活性。Sirexatamab可结合并抑制DKK1,从而恢复WNT通路的信号传导,这可能促使成骨细胞在骨基质中分化和活化,并逆转肿瘤诱导的溶骨性疾病。DKK1在某些癌细胞中过表达,是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阻止介导的骨形成。

宜联生物B7-H3 ADC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6 月 23 日,宜联生物宣布 B7-H3 靶向 ADC YL201 获美国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YL201 是一款基于宜联生物医药自主创新 TMALIN®技术平台开发的靶向 B7-H3 的 ADC 药物。2024 年 10 月,YL201 已被 CDE 纳入突破性治疗,用于治疗经初始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目前,YL201 项目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其中,小细胞肺癌、鼻咽癌适应症在中国已进入临床 III 期研究阶段。同时宜联也在开展多项 YL201 单药及联用试验,探索其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潜力。

超越司美!诺和诺德重磅公布CagriSema最新数据

近日,第 85 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2025 ADA)上,诺和诺德公布了 CagriSema 的最新数据。CagriSema 是由诺和诺德开发的一种双靶点联合注射制剂,由两种成分组成:Cagrilintide(卡格列肽)和司美格鲁肽,主要用于体重管理(肥胖/超重)与 2 型糖尿病治疗。REDEFINE 1 是一项针对无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成年人的 3 期临床试验,每周一次注射 CagriSema(每种成分各 2.4 mg)持续 68 周。在共计 3417 名受试者中,2106 人分至 CagriSema 组,依从性人群(指坚持完整治疗并无中途退出的受试者)平均体重下降 -22.7%。此外,CagriSema 组的意向治疗人群平均体重下降 -20.4%,减重比例 ≥25% 的人群比例为 40.4%。

信达「利厄替尼」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荣登《柳叶刀·呼吸病学》

6月23日,信达生物宣布: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抑制剂(TKI)利厄替尼片(奥壹新®)一线治疗具有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全文在线发表。此前,信达生物与奥赛康药业就利厄替尼片在中国已达成独家商业化合作。利厄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2.2个月,吉非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IRC评估的中位PFS利厄替尼组为20.7个月,吉非替尼组为9.7个月(HR=0.44,P<0.0001),中位PFS的HR数值在同类药物相同临床研究中最低,与吉非替尼相比,利厄替尼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6%。

百济神州宣布百赫安®在中国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6月23日,百济神州宣布双特异性HER2抑制剂百赫安®(注射用泽尼达妥单抗)在中国正式供应,并同步在全国多家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1获批用于靶向治疗HER2高表达胆道癌的双特异性抗体,首批药物将迅速在全国百余个城市的医院和药房落地,惠及胆道癌(BTC)患者。泽尼达妥单抗是HER2靶向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同时靶向HER2的两个非重叠表位(ECD2和ECD4),以增强抗HER2的能力。2025年5月27日,泽尼达妥单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HER2高表达(IHC3+)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患者治疗。

全球首创CDCP1 ADC国内获批临床

近日,CDE官网显示,汇宇制药全资子公司汇宇海玥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HY0001a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根据公开资料,本次是该药首次获批临床。HY0001a 是汇宇海玥自主研发的一种 CDCP1 ADC,目前国内外尚无同靶点产品获批上市。根据企业公告,该药为全球首个披露针对该靶点推向临床的药物。

全球交易合作动态

1. 亦诺微递表港股IPO,上轮投后4.85亿美元

6月25日,亦诺微医药港股IPO申请获受理,招股书正式公开。亦诺微医药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开发新型溶瘤病毒疗法和外泌体疗法,成立十年来建立了丰富的、具备差异化特色的研发管线,包括覆盖膀胱癌全谱系的临床管线。首发管线MVR-T3011为一款表达PD-1抗体和IL-12的HSV-1溶瘤病毒疗法。亦诺微医药就T3011大中华区权益与上海医药达成合作,后者支付2000万元预付款,3000万元专利许可授权款项,该两笔合计5000万元已收到,后续还有最高达11亿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较高个位数至较低两位数百分比的的销售分成。亦诺微医药成立以来历经多轮融资,2024年1月完成1440万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4.85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亦诺微医药账上现金还有7560万元。

2. 阿斯利康中国区重大架构调整

近期,阿斯利康中国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战略转型与管线加速,自2025年7月1日起,公司将正式启动新一轮组织架构优化,重磅设立消化道肿瘤事业部(GI BU)与早期管线业务部(Early Assets Unit)。消化道肿瘤事业部致力于布局胆道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创新药物和联合治疗方案。任命现肺癌事业部中央市场部负责人王君博士(Jane Wang)为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肿瘤业务消化道肿瘤事业部负责人。早期管线业务部是根据阿斯利康中国战略规划成立,以便更好地管理肿瘤领域丰沛的管线布局,加强与总部及研发团队更紧密的合作,做好新产品新适应症的卓越上市工作。目前该业务部负责人尚未确定,阿斯利康表示,将面向内外部招聘中国副总裁、早期管线业务部负责人。

3. 总交易额42.3亿美元,荣昌生物就「泰它西普」达成国际授权合作

6月25日,荣昌生物宣布,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美国公司Vor Biopharma Inc.(以下简称“Vor Bio”),Vor Bio将获得泰它西普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荣昌生物将取得Vor Bio价值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包括4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价值8000万美元的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可以每股0.0001美元认购Vor Bio 3.2亿股的普通股,约占Vor Bio经扩大总发行股本的23%)、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总金额42.3亿美元,此外荣昌生物还将收到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款。

4. 7.75亿美元!诺华合作开发新型心血管疾病新药

6月26日,ProFound™Therapeutics宣布与诺华达成为期四年的研发合作,利用其ProFoundry™平台发现和开发心血管疾病的新药。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将ProFound在从扩展的蛋白质组中识别新蛋白质作为药物和药物靶点方面的独特能力与诺华公司长期致力于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卓越心血管药物开发专业知识相结合,为不断增长的患者群体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根据为期四年的合作协议条款,ProFound将获得2500万美元的前期和近期里程碑付款,每个选定靶点的下游里程碑的潜在交易价值为7.5亿美元,并有可能获得额外的分层版税。

5. 5.96亿美元!迈威生物IL-11单抗达成海外授权

6月26日,迈威生物宣布与Calico Life Sciences经友好协商,拟签署许可协议,独家许可Calico在除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许可产品的权利。Calico将向迈威生物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2500万美元,此外,迈威生物还可额外获得合计最高达5.71亿美元的近端、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计算的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9MW3811是一款迈威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人白介素-11(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高效阻断IL-11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IL-11诱导的病理生理功能,从而达到对纤维化和肿瘤的治疗效果。9MW3811已在中、澳、美三地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

6. 5亿元!迈威生物长效G-CSF升白药授权齐鲁制药

6月26日,迈威生物、泰康生物与齐鲁制药经友好协商,签署许可协议,独占许可齐鲁制药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内开发、生产、改进、利用和商业化许可产品的权利。泰康生物可获得合计最高达5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另外可获得许可产品净销售额最高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其中齐鲁制药将向泰康生物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3.8亿元人民币。注射用阿格司亭α(8MW0511)为一款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 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融合蛋白,是迈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长效G-CSF(高活性改构细胞因子),应用基因融合技术将高活性改构G-CSF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融合,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采用白蛋白长效融合技术开发的药物。

7. 2.9亿美元!蜂鸟生物授权VISTA单抗

6月25日,蜂鸟生物制药公司Hummingbird Bioscience宣布,已将其重要的抗VISTA单克隆抗体HMBD-002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予Percheron Therapeutics Limited。根据协议条款,Hummingbird Bioscience将有资格获得高达2.9亿美元的前期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Percheron 计划在2026年启动HMBD-002的II期临床开发。

8. 7.5亿美元!Gilead引进一款口服靶向CDK2分子胶降解剂

6月25日,吉利德科学和Kymera Therapeutics宣布已签订独家选择权和许可协议,以加快一种新型分子胶降解剂(MGD)计划的开发和商业化,该计划针对具有广泛肿瘤治疗潜力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CDK2),包括乳腺癌症和其他实体瘤。根据协议条款,Kymera有资格获得高达7.5亿美元总付款,其中包括高达8500万美元的前期和潜在期权行权付款。此外,Kymera还可能在合作下获得从高个位数到十几的产品净销售额的分层版税。Kymera将领导CDK2项目的所有研发活动。如果吉利德行使其独家许可该计划的选择权,吉利德将拥有开发、制造和商业化合作产生的所有产品的全球权利。

9. 9.75亿美元!赛诺菲引进一款新一代IRAK4降解剂

6月25日,马萨诸塞州沃特敦,Kymera Therapeutics宣布更新其与赛诺菲的IRAK4合作伙伴关系。赛诺菲已通知Kymera,已选择KT-485/SAR447971进入临床研究,这是一种口服、高效、选择性的开发候选药物,针对Kymera通过临床前研究发现和表征的免疫炎症性疾病的IRAK4。经过广泛的临床前工作支持其强大的开发潜力,KT-485正在两家公司现有的IRAK4合作下优先开发,预计明年将进入1期临床。根据KT-485的计划开发,赛诺菲不会推进KT-474。在推进KT-485计划的同时,赛诺菲还传达了其决定,即根据两家公司的合作协议条款,行使其对IRAK4靶点的参与选择权。根据协议,Kymera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与KT-485相关的临床前活动的2000万美元里程碑。Kymera有资格获得高达9.75亿美元的与KT-485相关的潜在临床、监管和商业里程碑,包括在1期临床试验开始时的额外里程碑。

10. 华润进军细胞疗法领域

6 月 25 日,华润三九官微宣布,其近日与南京艾尔普再生医学签署 HiCM-188(iPSC 来源心肌细胞)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项目合作联合开发协议。新闻稿显示,HiCM-188 是全球首家在中美同时获得 IND 注册的现货型细胞创新药,也是央企深度参与的国内首个自研 iPSC 来源心肌细胞药物。HiCM-188瞄准重度心衰领域,契合了当前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该药物已在我国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并已经在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地区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

11. Revolution Medicines融资20亿美元开发RAS(ON)抑制剂

6月24日,Revolution Medicines宣布与Royalty Pharma达成合作,后者将为其提供20亿美元的灵活资金,以支持Revolution Medicines独立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战略和运营。Revolution Medicines保留其RAS(ON)抑制剂产品在美国和国际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全面战略和执行控制权。该融资协议将提供20亿美元的承诺资本,其中包括高达12.5亿美元的综合特许权使用费货币化,用于销售Revolution Medicines的RAS(ON)多选择性抑制剂daraxonrasib(RMC-6236),以及高达7.5亿美元的债务贷款。该协议为Revolution Medicines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根据特定里程碑的实现情况,该公司可自行决定保留12.5亿美元的总资金作为可选资金。

12. 5.45亿欧元!赛诺菲引进一款JAK/SYK抑制剂

6月23日,纽约,专注于加速药物开发的人工智能制药公司Formation Bio宣布其子公司Libertas Bio已将口服Dual JAK/SYK抑制剂gusacitinib授权给赛诺菲。赛诺菲将探索其在以前未通过1期临床研究的新适应症中的潜力。这笔交易可能价值高达5.45亿欧元,包括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未来销售额的低至中双位数特许权使用费。

13. 6.7亿美元!和铂医药BCMAxCD3 TCE达成海外授权

6月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大塚制药株式会社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开发。根据协议条款,大塚制药将获得在全球范围内(不包括大中华区,即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开发、生产和商业化HBM7020(一款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独家许可。和铂医药将获得总计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此外,在达成特定研发和商业里程碑后,和铂医药还有权获得高达6.23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在此次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将探讨未来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机会。

14. 4.25亿美元!Illumina收购SomaLogic

6月23日,Standard BioTools Inc.(NASDAQ:LAB)宣布将SomaLogic战略出售给Illumina,包括SomaScan®Assay Services、Authorized Sites和KREX™,在交割时预付3.5亿美元现金,在近期里程碑付款中预付7500万美元现金,总现金对价高达4.25亿美元,加上基于SOMAmer的下一代测序(NGS)文库制备试剂盒(Illumina Protein Prep)的指定销售特许权使用费。Standard BioTools将保留某些Single SOMAmer试剂的商业化权利。该交易大大简化了Standard BioTools的运营结构,并实现了调整后的EBITDA盈亏平衡。Standard BioTools还将在交易完成后的10年内,从基于SOMAmer的NGS文库制备试剂盒的销售净收入中获得2%的特许权使用费,并获得与Single SOMAmer商业化相关的知识产权的独家许可。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