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呀,光伏板块何时才有行情?

过去两三年,光伏行业很惨,尤其很多光伏龙头的走势惨不忍睹,几乎是一路向下,别说趋势性行情了,一个像样的反弹行情都没有,导致很多投资者认为光伏就是垃圾资产,就是一个垃圾行业,没有再关注的价值。

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146篇原创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所长会客厅》对会员的回复,因《价值事务所》已是一个全网超过100万关注者的账号了,考虑到舆论影响的问题,无论是跟投资决策直接相关,还是比较敏感的内容,都没办法深入讲,甚至都不能涉及。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尽可能加入所长会客厅。对比《价值事务所》,《所长会客厅》有更加深度的研究、更加敏感的内容、更全面的陪伴(有问必答)、更及时的解读以及更多精品内容补充....

所长会客厅里有朋友提问,“光伏这样中国技术领先的行业,跌成这个样子,什么条件下值得投资这个行业?”

这是一个有趣、挺值得探讨的命题,在所长会客厅里给他做了剖析,结合回复的内容今天展开探讨一下。

过去两三年,光伏行业很惨,尤其很多光伏龙头的走势惨不忍睹,几乎是一路向下,别说趋势性行情了,一个像样的反弹行情都没有,导致很多投资者认为光伏就是垃圾资产,就是一个垃圾行业,没有再关注的价值。

但客观讲,人家光伏行业也不是没有阔过,过去两三年的惨淡表现也是之前疯狂的牛市爆炒得太过分的结果,怎么那个时候叫人小甜甜,现在跌下来就叫人牛夫人呢?

其实所有爆炒过的板块都免不了有这个问题,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因为A股没有做空机制,题材炒作尤其是大题材炒作必然炒到估值上天,待资金再也炒不动后,就只剩下挤泡沫估值回归的路径。

因为炒作是共性,所以爆炒后的走势其实也有很大的共通之处,要看光伏的机会,也同样可以参考一下其他行业的情况,比如半导体和最近起来的创新药。

 01 光伏最快2026年迎来板块性机会

不过光伏跟这两个行业确实也有所不同,而且里面很大一部分不同恰恰是因为 “光伏是国际上技术领先的行业”,就是因为太领先了,现在的光伏行业几乎被中国厂商垄断,导致没有了国产替代空间,而没有国产替代空间,不仅对业绩会有影响,对估值的影响也比较大,也决定了很可能光伏行业暴跌后的调整时间维度相比半导体和创新药这样正在快速国产替代的行业更久。

一般而言,一个被爆炒过、批量诞生过十倍标的板块,不调整个3到4年是很难再起来的,或者说很难走出持续性的行情,光伏过去那一波暴涨行情的顶部大概在2022年底(有一些龙头提前了),再结合上面说的不具备国产替代空间的问题,正常而言,光伏板块的大机会还要再等等,至少还要一年。

另外,参考其他行业的走势也能明白,暴涨后暴跌的板块要想起来必须有一个催化剂,而且这个催化剂最好跟需求直接相关,就是要让市场对于行业的未来业绩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半导体的deepseek时刻、最近的创新药是因为中国创新药迎来了BD的大爆发。

光伏要想走出新一轮的持续爆发行情,也必须要有这样的时刻,但至少就目前而言,还没能看出这个催化剂会是什么。

 02 光伏的下一个催化剂会是什么?

光伏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成本逐步降低后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在光储平价、最好是相比传统化石能源有较大优势之前,很难有需求快速爆发的机会。如果钙钛矿的规模商用能超出市场预期,比如真的可以在2027年就开始规模商用,那就有望成为光伏行业的deepseek时刻。因为二级市场都是提前炒作的,那么2026年的光伏行业值得期待一下。

当然了,还要持续观察,虽然有些公司说2027年钙钛矿有望规模商用,但就目前行业的发展而言,还不宜过分乐观。

在钙钛矿之前,有望给光伏行业带来较大影响的就是BC技术了,虽然目前topcon和bc的技术路线之争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bc越来越热闹也是事实,如果真的能在今年成本和topcon打平,甚至更低,bc的需求会明显提升,虽然整个光伏行业的需求不会短期大爆发,但至少有分化行情,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今年可以多关注关注。

如果看细分行业,可以重点关注光伏设备,主要是光伏行业每一次需求大爆发都是技术迭代的结果,而技术迭代,光伏设备总是最先受益的,而且光伏设备行业整体的商业模式相比其他环节也要更好一些。

在今年BC有可能有增量机会的情况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受益于bc技术路线的设备厂商,其中帝尔激光是最受益的,bc技术而言对他几乎是纯增量。

对了,以上主要是通过行业基本面进行的分析,更适合左侧,如果右侧的话,就看板块表现了,很多公司逐步底部抬升,加上陆续有一些利好传来,也可以关注一下,也就是看图为主。

还有一点在回复的时候忘了提,就是倒闭一两家巨头后行业也就差不多真正见底了,不过这个可能性太低,不提也罢,毕竟很多光伏巨头跟当地zf的绑定太过深入,要破产也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了,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哈,具体投资决策行为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