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家家居家电企业不约而同地发表了《致全国消费者及事业伙伴的声明》,大意都是重拳打假,比如顾家家居连续3个月公布“李鬼”店铺,左右沙发、永艺家具、喜临门共公布超250家山寨店铺,博蕊斯推出10万悬赏打假行动等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2025年6月份的“打假”行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个是打假企业扎堆、频次变高了,二是很多声明里明确了“免责”,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杜绝“住范儿类似事件”的连带责任。具体有哪些企业?他们的做法对整个大家居建装行业有哪些启示?本期家居新范式一起来探!
住范儿“启示录”?捋清第三方责任
有业内人士表示,6月以来的打假公告特别多,除了跟传统的618电商大促有关外,还与备受关注的住范儿事件有一定关系。
根据消息爆料,网红互联网装修公司住范儿疑似爆雷后,京沪800多个工地装修停摆,800多个家庭被卷入这场风波中,创始人自曝国补后资金缺口近亿元。
这些第三方平台在销售时无一不说是采用知名品牌,但出事之后因平台方并未将消费者款项转款或全款至品牌方,所以法律上品牌方并无需独力承担赔偿责任。
“据我所知,和住范儿平台有合作的一些品牌方已经和消费者达成协议,愿意为消费者承担损失,继续履约。我购买的这些家电品牌,比如说卡萨帝、东芝这几个品牌,给客服打了十几个电话,没有任何人和我做一个沟通和交流。”
北京装修业主韩先生的遭遇,折射出各个家居家电品牌在面对第三方销售平台跑路、倒逼、“出事”时的应对之策。
有担当的品牌,在面对消费者的维权行动及品牌声誉时,不得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详见《住范儿爆雷,源氏木语、惠达、瑞尔特、业之峰集团(业之峰、全包圆)、爱空间整装、尚层装饰、今朝装饰、一起装修网、梵客家装、博洛尼整体家装、居然整装等企业联手兜底!》)
虽说赢得了好名声,但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尤其在当前市场行情紧张的前提下,任何划扣都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此时高调打假,无论对于哪类品牌而言,都既是保护品牌声誉与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也为后续发生此类事件做出公开铺垫。
其中,左右沙发在公告中就直白表明:“未经左右沙发官方认证和授权的门店所销售的非官方产品,左右沙发均不承担其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责任。”顾家家居和永艺股份也明确表示,对于非官方授权渠道销售的产品将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
各品牌同时提醒,请广大消费者务必通过品牌官方授权的全国专卖店、商场专柜、各平台官方授权店铺(天猫、京东等)及官方认可的线上平台进行选购。
顾家、左右沙发、永艺、喜临门、博蕊斯们的做法
家居新范式整理了2025年6月份部分企业的典型声明及做法,包括顾家家居、左右沙发、永艺股份、喜临门、博蕊斯等。侵权商家广泛活跃在淘宝、抖音、拼多多、京东、闲鱼、小红书、微信团购等网络平台以及部分线下渠道,而且有些店铺以“XX工厂店”“XX品牌家具”“XX特卖店”等“逼真”的官方名称混淆视听,让人防不胜防。
顾家家居:连续3个月公布“李鬼”店铺
最让家居新范式印象深刻的是顾家家居,今年4月以来,该品牌已经连续3个月按月度发布了《顾家家居致广大消费者及事业伙伴声明》,其中6月29日公布了近百家“李鬼”店铺。由于维权难度及周期的存在,一大部分在4、5月上榜的侵权店铺,在6月份名单内仍然存在,体现出持续发力打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左右沙发:曝光90家侵权店铺
6月21日,左右沙发在其公众号上公布了90家侵权店铺,涉及淘宝、闲鱼、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以及部分线下渠道未经左右沙发官方认证及授权的店铺及产品,并指出,“这些非官方渠道销售的产品,因其来源不明、品质无法保障、缺乏正规售后服务,存在极大的消费风险。”
博蕊斯家居:发布10万打假悬赏令
6月16日,博蕊斯推出10万悬赏打假行动:若在任何渠道发现销售假冒伪劣的博蕊斯产品,均可拨打举报电话向集团举报。一经查实,除对造假售假行为严肃追责外,将给予举报人重金奖励。
永艺家具:点名60多家山寨店
近日,永艺家具发布打假声明,曝光淘宝、闲鱼、小红书等平台60余家山寨网店,强调非授权产品不享售后服务。公司将持续监测并公示未授权店铺名单,提醒消费者认准官方渠道购买。
喜临门:发布107家山寨店铺黑名单
6月6日,喜临门发布官方声明,特别公示了107家未授权销售门店名单,涉及在抖音、快手、闲鱼、淘宝、京东、微信团购等网络平台出现的来源不明、涉嫌假冒的伪劣产品。
结语
家居行业这一轮声势浩大的“打假风暴”,既是企业捍卫品牌价值的主动出击,更是市场环境倒逼下的行业自救。从住范儿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来看,第三方平台合作风险、山寨店铺侵权乱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漏洞,已成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顾家家居、左右沙发、永艺股份、喜临门、博蕊斯家居等头部企业的密集行动,释放出两大关键信号:
其一,品牌责任边界正在重塑。 通过声明“免责条款”与“非官方渠道不售后”的强硬表态,企业试图划清与不规范销售渠道的界限,既是对“住范儿式危机”的提前避险,也是对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隐性引导——唯有选择官方渠道,才能享受品牌背书的服务与保障。
其二,知识产权战升级为生存战。 在消费谨慎、流量内卷的当下,山寨店铺以“低价正品”为噱头蚕食市场,不仅损害企业利润,更动摇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根基。头部品牌重金悬赏、月度公示“李鬼”名单等举措,本质是以攻为守,通过净化市场环境为自身争取生存空间。
然而,打假从来不是“一纸声明”就能毕其功于役。它需要企业从源头加强渠道管控,需要电商平台履行审核责任,更需要监管部门织密法律之网。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战役亦是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在“全网最低价”与“官方正品”的天平上,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当行业集体亮剑之时,或许正是家居市场走向规范化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