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涵盖多项数据中心产业指标,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行业绿色发展将从以PUE为核心的时代,迈向一个标准更全面的新阶段。
“能耗大户”套上指标“紧箍咒”
在全球算力市场进入高景气周期背景下,数据中心却正陷入严峻的能耗困局。以行业风向标NVIDIA为例,其GPU功耗从V100时代的300W,一路飙升至H100的700W,再到最新Blackwell架构下的B200,单芯片TDP已达1200W。短短2年间,单机柜功率就迅速跃升至20kW、40kW,以及即将到来的100kW以上。
作为“能耗大户”,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不断刷新纪录。如同人类依靠皮肤调节体温,冷却系统是数据中心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主要“器官”。在典型数据中心能耗占比中,制冷系统占比达到40%,是数据中心能耗中占比仅次于IT设备的部分。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评估数据中心效率水平的重要指标,PUE=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IT负载消耗的能源,其中IT负载消耗是指用于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的电力和能源,PUE越接近1,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越好。
近年来,为了降低制冷系统电能消耗,业内对机房制冷技术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和探索,如间接蒸发冷却、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等。其中,间接蒸发技术的PUE可达1.25,液冷技术则利用液体的高导热、高传热特性,在进一步缩短传热路径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以实现数据中心PUE低至1.1的极佳节能效果。
得益于绿色节能优势,近年来液冷技术也成为国家及地方政策明确鼓励采用的重要节能技术。《方案》首次将“绿色智算”纳入标准体系建设的版图,并对特定数据中心绿色技术进行了“点名”。文件明确提出,聚焦数据中心、5G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液冷、高效供配电等标准制修订。
在其附件的重点研究方向清单中,《数据中心能源利用评价方法》与《节水型企业数据中心》并列出现。这表明,未来水利用效率(WUE)将与PUE一道,将成为衡量数据中心绿色水平的关键“硬指标”。
分析人士认为,《方案》以“标准”为工具,将行业的绿色转型从宏观倡议落实到微观细节。对于行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更严格的合规要求,更意味着一次围绕技术创新、管理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跃升的契机的到来。
上市公司“争抢”百亿大蛋糕
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5年液冷在全球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0%增长至20%以上,虽然风冷在存量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算力需求提升、节能减排的社会目标下,液冷正在成为芯片/机架级冷却的主流解决方案。
另据国信证券研报,根据综合测算,数据中心热管理市场空间至2027年有望提升至794亿元,其中风冷市场空间301亿元,液冷市场空间快速增长至493亿元。
目前,国内液冷领域竞争格局活跃,尤其是上市公司,已经涌现出高澜股份、佳力图、英维克、曙光数创、中科曙光、易事特、网宿科技、申菱环境、科华数据等众多参与者。
近年来,银轮股份在数字能源热管理领域,依托车规级热管理技术,成功拓展至储能系统、超充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特别是在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已经成为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据悉,公司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采用“液冷+风冷”的散热方式,其散热功率可达600-2200KW,为数据中心提供温度适宜的环境,保障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同时,该系统采用“集装箱式”的建设模式,可以更加灵活、快速实现数据中心的部署。
目前,银轮股份控股子公司开山银轮已经成功获得了多家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采购订单,计划供应大量的算力中心液冷散热系统。同时,基于公司换热技术,开发移动式数据中心热管理系统目前完成系统样件试制,首轮客户端实况运行测试完成,整改样机改进完成,未来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盈利增长极。
根据规划,2025年公司将加快相关领域布局,其中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要实现商用,获得关键大客户数据中心服务器热管理配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