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催化,PCB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半导体产业ETF涨近1%

今日(7月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低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盘中飘红,$半导体产业ETF(159582) 开盘逆市上涨近1%,盘中交易溢价。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4日,半导体产业ETF(159582)近1年累计涨幅超40%。

今日(7月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低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盘中飘红,$半导体产业ETF(159582) 开盘逆市上涨近1%,盘中交易溢价。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4日,半导体产业ETF(159582)近1年累计涨幅超40%。

dd33db272ee3135eff115025c8412082_1920_886.jpg

截至发稿,成分股多数上涨,拓荆科技、晶升股份、芯源微、中科飞测涨超3%,京仪装备、华海清科、中船特气、金海通等股票跟涨。

其它相关ETF中,$科创AIETF(588790) 回调超1%,成交额超1亿元,盘中交易溢价。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4日,科创AIETF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12%。

消息面上,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已出台实施。其中提出,要推进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另外,相关企业已接到美国商务部通知,恢复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三大EDA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和西门子EDA对外表示,已经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恢复对华出口EDA软件。

国金证券表示,受AI产业浪潮带动,PCB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尤其是AI服务器及交换机大量转向采用M8材料,未来有望向M9材料演进,技术升级带来价值量持续提升。当前多家AI-PCB公司订单强劲,满产满销,正在大力扩产,二、三季度业绩高增长有望持续。此外,由于海外覆铜板扩产缓慢,大陆覆铜板龙头厂商有望积极受益。

平安证券指出,智能算力需求旺盛,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机遇。当前,智能算力需求旺盛,全球和我国AI芯片和服务器市场保持高景气度。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约42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920亿美元,三年CAGR达27.7%。国内来看,AI芯片是美国对华科技制裁的重灾区,其先进的AI芯片产品无法出口至国内,倒逼国内AI算力芯片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国产替代。为符合美国此前出口管制要求,英伟达已对其GPU产品多次减配,较国产AI算力芯片的性能优势逐渐削弱,国产AI芯片竞争力增强,已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机遇。我国国产AI芯片厂商海光信息、华为、寒武纪等在AI芯片产品领域已取得积极突破,燧原、沐熙、天数、壁仞等公司也在快速发展,我国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已取得长足进步。

如果择股把握不佳怎么办?可以借道ETF布局核心资产,相关产品:半导体产业ETF(159582)

①指数精选半导体全产业链40家核心企业,覆盖半导体设备(50.2%)、数字芯片设计(16.33%)、集成电路制造(11.87%)、半导体材料(10.49%)等关键环节。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北方华创(15.78%)、中微公司(12.99%)、中芯国际(11.87%)、海光信息(8.78%)等,合计占比约75.31%,集中度高。

②行业定位:聚焦国产替代核心领域,深度受益于半导体设备自主化、AI算力芯片需求爆发及政策扶持(如国家大基金三期超3000亿投入)。

③成长属性突出:自基日(2016年12月30日)以来累计涨幅197%,年化收益率14%,显著跑赢创业板指和沪深300。2024年指数涨幅26.83%,2025年一季度受AI算力需求催化延续高增长。

④政策与产业驱动:国产替代加速(设备/材料国产化率不足30%)、AI及智能驾驶需求爆发,未来三年中国晶圆厂设备投资或超1000亿美元。

⑤产业链协同: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材料/设备全链条,分散单环节周期波动风险。

文中提及的ETF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关联个股:拓荆科技、晶升股份、芯源微、中科飞测、京仪装备、华海清科、中船特气、金海通、奥比中光-UW、寒武纪-U(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jpg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7月16日收评&复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