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出炉!当下迎来平衡港A配比时机,市场已演绎出“牛市氛围”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


上周,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创业板指累涨2.36%,深证成指累涨1.78%,上证指数累涨1.09%。板块上,多元金融、稀土永磁、房地产、光伏设备、证券等板块大涨,保险、存储芯片、脑机接口等少数板块下挫。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证券:当下迎来平衡港A配比的时机

6月以来市场最大的变化是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不过A股当中机构易于接受的板块短期内涨幅较大,进入到高位震荡阶段。相对而言处于低位的是受价格因素主导的制造板块,当下的反内卷是类比于“一带一路”的长期叙事,在增量资金流入环境下有助于撬动这些低位板块。此外,港股当前的估值洼地特征又显现出来,在巨大的配置压力下,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扩圈是大势所趋,南下资金有望再次回暖。

我们判断当下是增配港股的时机,A股的有色、AI硬件、创新药、游戏和军工板块则将继续轮动,低位制造板块有望在增量流动性和政策预期推动下持续修复。

2. 中信建投:未来重点关注AI新材料包括磁材等

贸易战缓和,有色持续走牛,金属新材料迎来长期增长趋势。未来重点关注:(1)AI新材料包括磁材等:技术全球领先,竞争格局优异,长期产业趋势确定;(2)贵金属(黄金、白银):美元信用体系重构未结束,震荡上行趋势不改;(3)工业金属(铜、铝):中美博弈阶段性缓和,需求韧性(新能源+电网投资)叠加供给瓶颈,价格中枢有望继续抬升;(4)战略小金属:新质生产力需求爆发(如钼用于高温合金、镓锗用于半导体、稀土用于永磁电机),供给刚性下价格弹性显著;(5)稀土磁材:地缘冲突强化战略金属定位,戴维斯双击凸显板块投资价值。

3. 申万宏源策略:市场已演绎出“牛市氛围”

A股大波段上行的线索愈发清晰,关注两个变化:1.反内卷政策下,中游制造基本面预期锚定提前向2026年切换,短期有弹性的投资机会明显增加。2.美国美丽大法案通过加码财政刺激,中期美国深度衰退风险基本排除,这也提升了中国2026年供需格局拐点的可见度。

短期市场已演绎出“牛市氛围”:上证指数突破本身直接推升风险偏好,短期赚钱效应全面扩散。市场开始反映更长期的逻辑+高beta资产上涨。25Q4开始牛市的必要条件会加速积累,但25Q3牛市可能不会一蹴而就,赚钱效应扩散至高位后,市场反复可能增加。

4. 信达策略:季度内偏价值,等Q3后期再增加弹性行业配置

配置风格展望:7月季报期,风格容易短暂高低切。新消费投资方法和AI投资方法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少部分公司业绩和产业逻辑较好结合,其他大量二三线标的大多是估值修复。由此导致股价过度扩散后,在接近季报期,往往会出现阶段性回撤。不过由于产业逻辑依然成立、其他行业盈利不强,所以可能还会有第二波或第三波机会。AI经历过一个季度的休整,逐渐进入左侧观察区。参考13-15年移动互联网的经验,休整1-2个季度后可能还会再有表现。金融周期中银行可以持续超配,其他的金融周期观察政策变化,我们认为年内可能会出现类似2014年Q4的行情,新增经济政策和居民增量资金流入可能会共振。

配置行业展望:(1)进可攻退可守(银行、非银):海外经济敏感性低,国内政策敏感性高;指数权重相比投资者配置比例大;长期破净个股占比多,市值管理受益方向。(2)房地产(左侧布局新一轮政策):估值位置偏低;稳增长政策可能还有新增举措,股价表现可能要等政策变化。(3)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经济弱受影响小,经济强或政策多受益;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4)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传媒估值性价比不错,AI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5)军工:独立的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军工可能会有持续的主题事件催化。

5. 中金公司:处于供给出清前期的行业或具有更大的改善空间

“反内卷”政策有望加速行业去产能进程,带动盈利及市场表现改善,处于供给出清前期的行业或具有更大的改善空间。目前“反内卷”政策重点领域钢铁、水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供给侧出清已较为充分,需求侧提振及改善行业无序竞争或为未来主要影响因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基础化工等仍待供给侧进一步改善。

6. 广发证券:首选处于景气扩张阶段的摩托车、海风、工程机械

回归A股投资,建议后续同样淡化“关税交易”,回归基本面定价。全球经济主要关联的品种是出口产业链,除了市场认知较充分的海外算力外,其余行业基本面位置怎么样?(1)对美出口链大多处于基本面“筑顶”阶段,已处于降速周期。(2)处于景气扩张阶段的是对欧出口链,包括海风、摩托车、工程机械等。基本面位置分化的背后是美国、欧洲需求复苏的分化(24年美国复苏、25年欧洲复苏)。(3)更为左侧,还有部分对欧及对一带一路出口品种有望困境反转,例如储能逆变器、军贸、民航供应链等。

历史来看,出口链公司难以提估值,PE在10-30X之间波动,中枢在15X左右,主要挣业绩的钱。因此,建议首选处于景气扩张阶段的摩托车、海风、工程机械,次选有望困境反转的储能逆变器、军贸、民航供应链。对于处于降速阶段的对美出口链,优选有自主品牌/开店/拓份额等供给侧逻辑的龙头,如部分家居、四轮车龙头。

7. 光大策略: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关注三条主线

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去年9月以来的市场行情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未来市场行情演绎的节奏或可参照2019年。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市场或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

配置方向上,短期关注中报业绩有望占优的板块,中长期则关注三条主线:内需消费、科技自立与红利个股。内需消费方向,关注补贴相关、线下服务消费等;科技板块,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产业链、国防军工、低空经济等;红利板块,关注部分高质量标的。

8. 财信证券:期待“反内卷”行情演绎

8月份之前,在宏观层面并无明显风险事件,市场正处于新一轮做多窗口期,叠加投资者情绪改善、增量资金入场,指数仍有上行动能,虽然面临强压力位的限制,但预计仍以震荡偏强运行为主,投资容错率将提升。在市场宽基指数并未明显破位时,可保持较高权益市场仓位,顺势而为。虽然宏观经济及政策未见明显拐点,但“反内卷”政策如落实到位,将缓解“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指数仍可能进入新一轮戴维斯双击阶段、并向上走出震荡调整区间。

投资建议。(1)反内卷相关方向,如光伏、锂电、汽车、钢铁、建材、煤炭、猪肉;(2)稳定币相关方向,如金融科技、券商。(3)有色方向,如稀土、贵金属(尤其是白银)。(4)中报预告有望超预期的标的,如海外算力、风电、航运、创新药、新消费、军工等。

9. 国金证券:资本回报的齿轮开始转动

未来国内资本回报下降、海外资本回报维持高位的状态将会被扭转:在国内反内卷、债务停止收缩+海外发展制造业的组合下,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资本回报将会逐步企稳回升,而海外企业的资本回报反而可能因此下降。在上述过程中,A股相较于其他市场将更具优势和性价比。

哑铃策略的一枝独秀或许将在未来半年彻底逆转,我们对于当前资产配置的推荐如下:第一,同时受益于海外实物资产需求上升、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的上游资源品(铜、铝,油)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叉车),中间品(钢铁);第二,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的见底,建议关注非银金融;第三,消费上,量比价格重要: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品牌服饰、专营连锁,新消费的个股机会仍值得挖掘。

10. 华西证券:“平准基金”成A股稳定器,三主线望走牛

沪指年内首次站上3500点,大金融、“反内卷”和科技主题交替轮动上行,股市融资资金和陆股通资金成交占比明显回升,反映赚钱效应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本轮“623”启动的行情与去年“924”行情不同的是,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从底部区域回到历史中位数上方,全A平均股价与3月份高点接近,因此指数进一步冲高还需成交量的配合,短期市场或存在盘整需求;与“924”行情的相同点在于,政策层对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与力度没有改变,“平准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推动下,即使行情“回踩”,其幅度或也有限,A股在“稳中有涨”中结构性机会颇多。

行业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1)低利率环境下,稳定红利类资产仍将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2)受益于涨价相关资源品方向,如小金属、工业金属;3)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军工、海洋经济、AI算力、固态电池等。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