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18国市占第一,追觅扫地机为何成消费者第一选择?

真金白银投票,追觅的全球化公式。

7.14追觅1.png真金白银投票,追觅的全球化公式。

作者|景行

编辑|杨舟

智能清洁行业,正在迈入加速增长阶段。

随着AI大模型与机器人运动技术的突破进展,扫地机器人市场正迎来快速崛起,其市场需求量迎来快速增长。

IDC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销售额为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出货量为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平均单价上涨7.6%至452美元。

在全球高端智能清洁市场中,追觅扫地机无疑是赛道的核心玩家。

据「市象」获悉,今年1月至5月,追觅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在全球的销售额同比激增了178%,并在全球18个国家实现市占率第一的断层领先。

以东北欧市场为例,今年5月,追觅东北欧单月销售额同比增速高达150%。截至今年4月底,追觅扫地机器人在波兰、瑞典、丹麦、芬兰等核心市场均牢牢锁定市场第一品牌位置。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此前,东北欧的清洁市场由传统巨头统治,外来品牌扎根极难。当地消费者习惯于Philips、Electrolux等本地品牌,对于以追觅扫地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清洁品牌仍缺乏了解。

复盘追觅站稳东北欧扫地机市场的进程,能看到技术突破、用户导向、本地化运营多战略叠加的共同作用。从定位全球化,到打破清洁市场游戏规则,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追觅正在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01 站稳全球化

从市场背景看,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正在经历需求释放期,欧美发达地区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在驱动清洁家电向智能化、高端化演进。

而另一边,智能清洁产品的整体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产品技术的认知能力,仍然是决定消费者决策的核心要素。

而追觅对此的解决方案是,自品牌诞生初期便坚定高端化、全球化战略路线。追觅扫地机总裁孟佳在接受《胖鲸》采访时提到,以往国内公司出海,多以低价抢占市场,而追觅扫地机选择走高端路线,凭借创新获取品牌溢价。

7.14追觅2.png

追觅扫地机的全球化战略中,一个重要方法论是,全球化即本地化。根据市场条件不同,追觅往往会制定“一市一样”的策略,挖掘本地市场潜力。

以东北欧市场为例,过去当地消费者的清洁用具以手动操作的传统吸尘器、湿拖工具为主,同时当地住宅普遍设有大量木地板及地毯。因此,能否在清洁环境的同时保护地面材质,就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指标。

对此追觅选择因地制宜,为这些消费者特别定制了拆卸抹布这一功能——当扫地机器人识别到地毯后,就会回到基站,将抹布拆卸后再上地毯清洁。

在营销策略上,追觅重视线上下结合,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波兰华沙,追觅邀请在当地有百万粉丝的明星来到线下旗舰店,体验产品并参与奖品发放,引发用户群体的热烈讨论;而在线上,追觅在波兰上线了官方用户论坛,供用户交流产品体验,上线两周就有超过12000名用户加入。

售后服务层面,追觅扫地机也特别设立了含营销团队与售后团队的沟通群组,以确保营销部门第一时间获取用户反馈,并在最短时间内优化工作流程。

曾有一位波兰用户申请退款,却迟迟未能获得有效处理。了解事件后,追觅团队迅速拿出一套优化方案——即:更新售后官网说明,升级客服培训机制,重新审核维修服务流程,并重新修改了用户诉求识别机制。

在渠道层面上,不同市场的用户购买习惯均不相同。追觅的解决思路是,与当地主流渠道商展开合作,同时积极扩展新渠道。

目前,追觅不仅布局了亚马逊、速卖通、Shopee、Lazada、Tiktok等电商渠道,同时也在沃尔玛等传统超市渠道以外,扩展线下渠道网络。截至目前,追觅已经在东北欧市场开设了3家直营门店,并进驻数千家渠道门店,仅波兰市场,就入驻了超过1100家门店。

通过本地化营销,追觅扫地机得以在短时间内令当地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追觅扫地机都选择在运营团队中配置熟悉本地文化的成员,并坚持独立设计对应的广告文案及电商产品页,以确保内容尽可能契合当地用户审美。

在芬兰,追觅扫地机的营销信息便力求极简风;而在家庭观念较强的波兰,追觅则输出家庭关怀类内容,今年的母亲节,追觅在波兰与瑞典的旗舰店推动母亲节礼品活动,不少用户评价称,活动中感受到了品牌温暖、有心意的一面。

而追觅扫地机的成功经验,值得高端品牌借鉴——面对一个新市场,相较迅速抢占份额,优先观察市场文化,制定战略,往往更为重要。

02 高端化标杆

如果本地化是追觅在东北欧市场破局的推手,那么技术创新、颠覆传统使用体验,则是追觅扫地机维持高端品牌定位,获取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在今年3月19日「生而无界」发布会上,追觅扫地机全球首发了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换句话说,从此以后,扫地机器人拥有“手臂”。

这款机械手由具身智能大模型提供深度学习及自主决策能力,可根据环境规划清洁路径,并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机械手配有5个自由度,能抓取宽度约为6厘米、重量500克以内的物品,通过两套相机识别物体,能在清洁地面的同时做到处理、回收房间的小件杂物。

而这只是追觅扫地机技术突破的缩影。在扫地机器人行业中,大量的核心技术都出自追觅的全球首创。

如传统扫地机基站会大幅占用室内空间,追觅通过嵌入式基站设计,让基站体积压缩至传统产品的三分之一,让产品在小户型空间或复杂环境下,仍能完美适配。

床底、沙发、柜子的底部机器人往往钻不进去,边角清洁难以覆盖,追觅则首创自升降全景激光雷达,让机器人在低矮空间中自动降低雷达高度,配合低矮区域Vslam导航技术,让机器人在床底等环境下实现100%无死角清洁。

这也是追觅扫地机能在全球迅速“俘获”用户,超越iRobot等赛道传统企业的原因所在。以扫地机导航技术为例,在传统品牌还停留在导航+吸尘的简单功能阶段时,追觅扫地机已具备“仿生机械+AI决策”的智能服务能力。

7.14追觅3.png

同样重要的,还有追觅在全球市场布局的直营旗舰门店。在不同消费渠道中,电商渠道有利于传播产品信息,突破地域限制,而线下旗舰店有利于消费者直接感受产品性能,加深品牌认知并建立情感链接。

以东北欧市场为例,目前追觅已经在东北欧开设3家直营门店,分别位于波兰和瑞典的核心商圈。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追觅北欧旗舰店为例,店铺选址在北欧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Westfield Mall of Scandinavia,与苹果、特斯拉、宜家等超级品牌毗邻,仅开业当天,便创下40万人民币销售额,其中,平均单客户消费额就超过500欧元

正是凭借高端旗舰店提升品牌形象,叠加硬核技术定义产品的能力,在全球各地,一旦迭代速度更快的追觅进入当地市场,就会迅速形成“技术领先-用户信任-市场扩张”的正向循环。

03 研发重塑行业格局

当前,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内卷、技术趋同开始成为扫地机市场的新常态。对此,追觅的解决方案是坚持避开低质量内卷,全力投入技术研发,确保产品始终领先市场水平。

在行业研发费用率普遍偏低(约5%)的背景下,追觅扫地机的研发投入一反行业惯例,其产品研发与设计人员在内部的占比达到60%,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7%以上。追觅扫地机的研发负责人曾公开研发战略——“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即将三分之一的研发投入用于现有产品迭代,三分之一用于现有领域的产品创新,最后三分之一用于新领域创新。

这样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在技术储备上,追觅能保持领先行业12至24个月的优势。

在一场波兰卡托维茨的路演活动中,一位对扫地机产品要求严格的iRobot用户专程来体验产品。而在体验结束后,这位用户直接下单购买了追觅X50 Ultra产品,他的表述是:“追觅看起来不像一个新品牌,更像是技术已经迈入下一代的智能清洁解决方案。”

7.14追觅4.png

在扫地机行业中,产品技术方向脱离用户需求,始终是行业的一大痛点。而在技术研发方向上,追觅选择通过用户调研部门及用户共创的方式,将研发方向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在追觅内部,这种用户决策被称为“冒泡算法”:每次向用户投放20个产品方案及创意,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方式,争取拿到更多的用户反馈,并根据全球消费者评估后选出综合排名前10%至20%的创意投入研发。

这些用户洞察方式包括入户调研、大数据问卷等等。从技术方案到产品上市,全球消费者将深度参与到研发决策中,相关数据显示,追觅每年用户测试量超过了100万次,其结果是,追觅上市的新品中,有80%-90%的功能来自用户的集体选择。

而这是追觅扫地机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穿越周期,持续站稳高端市场的原因所在。例如,追觅研发的仿生机械臂技术,就源于扫地机对边角场景清洁能力差的用户痛点;仿生机械足技术,则源于扫地机器人覆盖率不足,常被门槛、滑轨等困住的用户反馈。事实证明,由追觅整理用户痛点并发布对应技术后,该技术往往会迅速成为行业标配。

对于立志全球化发展的消费品牌来说,追觅扫地机的创新路径值得借鉴。在智能家居覆盖率快速增长的今天,如何确定技术方向,如何洞悉市场需求,追觅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