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打响下半年牛市第一枪的还是科技!

刚进入7月时,我发了一个悬赏贴,问大家接下来的主线是哪个板块。

刚进入7月时,我发了一个悬赏贴,问大家接下来的主线是哪个板块。

当时收到答案最多的几个是:银行、券商、电力、创新药。

还有不少人投票给白酒和新能源。

原因是:该涨的,上半年都涨了不少了,也该“高切低”了~

总之就是几乎没人再提科技,似乎“科技牛”早已成为上半年的历史,大家都在积极挖掘其他还没有大涨过的板块。

没想到,下半年继续引爆行情的,还是科技!

这波科技牛的催化剂是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H20 AI芯片。

这件事情为什么影响这么大?

要知道,今年4月美国对英伟达向中国出口高端AI芯片开启强监管后,英伟达当时表示:这些限制措施将使其收入减少150亿美元。

15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按照7.2汇率来算,150亿美元相当于1080亿元人民币。

对“英伟达产业链”来说,这次是失而复得了一笔千亿级别的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15号消息出来后,我国光模块龙头“新易盛”直接涨停20%!今天继续大涨7%!

因为,“光模块”是英伟达H20芯片的核心模块之一,随着H20芯片供应恢复,直接利好最大的就是光模块三剑客“易中天”。

新易盛:英伟达 800G LPO光模块供应商,H20芯片的推理算力需求将带动低功耗光模块的采购。

中际旭创:英伟达1.6T/800G光模块核心供应商,H20芯片的恢复供应将带动国内AI服务器需求增长,进而提升高速光模块(尤其是800G/1.6T)的订单量。

天孚通信:为英伟达提供光引擎和CPO组件,H20芯片的服务器集群需要更高能效的光互联方案。

这波突如其来的大利好,也直接带动“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大涨。

比如,规模最大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一天就涨了7%!

为什么偏偏是“创业板人工智能”?

年初DeepSeek引爆AI时,我就跟大家分析过。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3个人工智能指数: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涉及AI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更均衡。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在“AI应用”占比更高,接近60%,更受益于DeepSeek对AI应用端的利好行情。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在“AI算力及基础设施”含量更高,尤其是“光模块”含量非常高!“易中天”刚好是该指数的前3大重仓股,占比合计超28%!

更关键的是,像“新易盛“这种硬科技龙头,不仅属于风口热点,更是有实际落地业绩支撑!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预增328%-385%!Q2净利润21.27亿元-26.27亿元,环比增长35.22%-67.01%!

可以说是相当炸裂的业绩~~

短期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相关科技公司公布中报业绩,对“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大概率会有一段较持续刺激!

说到中报业绩,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给大家安利的“金融科技ETF”。

当时说看好金融科技主要是2个原因:

1、 受益于当时火热的“稳定币”行情

2、 金融科技同时重仓“牛市旗手”和“科技”相关个股,容易受到多个热点催化

我当时安利后,金融科技ETF(159851)的确涨了几天,但随后开始回调。

然后有一些朋友来问:稳定币行情是不是结束了?

我认为肯定不是!

短期炒作的一波应该是结束了,但是后面肯定还有第二波。

因为“稳定币”的战略定位非常高,其本质则是针对美元霸权数字货币的防御性创新,是争夺数字经济时代货币主权的关键一步!

近期“金融科技”为什么持续回调?

一是之前涨多了,跌跌更健康。

二是现在中报季,更利好有实际盈利增长的个股,比如“新易盛”这种。而“稳定币”目前更多是概念催化,还在早期,暂时没有营收预期。

趁金融科技ETF回调,可以开始采取我之前说的“每跌5%加仓大法”,逐步低吸,等稳定币和数字人民币的下一波行情。

一句话总结:

稳定币,目前处于“强预期、弱现实”阶段,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推动(比如,我在等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

AI半导体,目前则属于“强预期、强现实”,不仅未来需求强劲,核心企业也有高速的营收增长,确定性更高。

为什么说AI半导体未来需求强劲?

如果说英伟达恢复供货与新易盛中报都只是短期利好,那么大摩近期发布的这份研报绝对是中长期利好。

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是:AI需求保持强劲,大摩上调大中华地区半导体行业评级至“吸引”。

"大中华地区"是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综合经济区域。

大中华地区的半导体产业链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中国大陆在全球半导体需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大摩的这份报告我还特地下载下来认真拜读了一番,整个报告共有59页,数据详实,图文并茂。

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大摩凭什么认为“AI需求继续保持强劲”?

这也是我最关心的点!

我直接给大家划重点:

① AI半导体需求有多强劲?

大摩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Al半导体”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其中,绝大部分收入增长来自“云端半导体”,即为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核心计算能力的半导体芯片,包括服务器CPU、GPU、FPGA等)

② AI需求主要来自哪里?

报告指出:根据瑞银预计,全球AI资本支出将在2025年增长60%,达到3600亿美元,并在2026年再增长33%,达到4800亿美元。

原因是:越来越多新进入者(主权国家、机构)正在加大对这AI技术的投资。

举两个主权国家的例子。

沙特

上个月沸沸扬扬的新闻:沙特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作为这笔6000亿美元交易的一部分,沙特DataVolt公司将对美国的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和能源基建投资200亿美元。

英伟达将向沙特阿拉伯人工智能公司Humain提供芯片,用于其大型数据中心项目,预计英伟达将出售超过18000块最新AI芯片。

日本

7月3日,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公布的最新的报告显示: 将2025年度日本制造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上修至4.8634万亿日元;并预估2026年度销售额将冲破5万亿日元大关、改写历史新高。

SEAJ表示:2026年度,日本将对2nm进行量产投资,另外,AI服务器用的HBM、NAND Flash的投资也具有增长趋势。

如果说第一轮高速增长是美国科技巨头引爆的,那么第二轮就是由更多国家和新机构的大力投资。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加大对AI和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对AI硬科技板块绝对是一大利好!而在3只人工智能相关的指数中,只有“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是重仓AI硬科技的。

目前全市场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只有5只,其中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的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最新基金规模超15亿元。同样是7月15日那天,159363当日场内成交额高达3.89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流动性非常强。而且,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的单日涨跌幅限制是20%,适合追求20cm高弹性的投资者。不过与,高弹性伴生高波动,这点大家也要心里有数~

最后,当时很多人出来质疑说AI大模型就是“泡沫”,说空有一堆算法,但是难以落地到具体应用上,难以盈利。

但事实证明,每次当被质疑是“泡沫”时,AI板块总能再创新高。

我相信未来,随着智能汽车、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AI应用场景只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大势所趋。

来源:范范爱养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