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
近期,国家宣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这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为啥要弄这个工程?它的意义是什么?对哪些上市公司会产生影响?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我们在此做个细致梳理。
同时,也借此分析一下,针对概念股短线操作的一些实操技巧。
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战略意义
第一,强化能源供应。上学的时候,总说“中国地大物博”,但长大之后,才逐渐明白,中国除了稀土之外,其实很多资源匮乏。特别是成为世界工厂之后,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开始猛增,电力供应也成为重中之重。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规划装机容量6000万-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作为对比,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900亿千瓦时,也就是雅江水电的能量输出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的总和,每年可满足全国约3%的电力需求(2024年全国总用电量约9.8万亿千瓦时)。
从能源替代效应来看,这3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每年可替代1.5亿吨标准煤,按照火电平均碳排放系数计算,相当于减少3.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减排量甚至超过了德国全年的工业碳排放量,占我国年度碳排放总量的3.5%,其生态效益等同于造林1000万公顷,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了中流砥柱的支撑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它能直接削减12%的原油进口量(按发电用煤与原油的替代当量计算),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降至63%左右,每年减少原油进口约6500万吨,按当前国际油价计算,可节省外汇支出约350亿美元。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彰显的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一次重大结构性跃升。
另外,从能源需求的长远发展视角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东数西算”等战略的深入推进,雅江水电站的价值还将呈几何倍数增长。其300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足以支撑300个华为级超级数据中心(每个约10亿千瓦时/年),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基石。
第二,经济账划算。其实这个工程很早之前就在论证,但为啥近期才拍板做呢?一个也是因为当下宏观经济承压,需要用巨型工程来加速刺激经济,类似于美国在大萧条时期,修建胡佛大坝。
如果是你发改委主任,不妨给这个工程算算账。总投入1.2万亿,每年发电3000亿度,按照上网电价0.3元估算,一年创收就是大概1000亿元。然后还能弄一些旅游观光以及淡水养殖的生意,所以差不多毛估一下是10年回本。考虑到这种巨型工程,往往会借很多钱,所以即便算上借贷成本,顶多20年回本。
卖电这门生意比较特别,不用销售,没有库存,并网之后等着结算即可,而且水电成本最低,因此投资这个,基本是一个年化收益率保底5%的项目。
之前修建的三峡水电站总投资2500亿元,现在已经收回成本了,还是比较划算。而且弄水电站的好处是,一旦建好可以用百年,但摊销其实按照几十年算的,所以越到后期,现金流越充裕,这也是长江电力股价长期走强的底层逻辑。
另外,由于我国依然是“分税制结构+增值税为主”的财政体系,这导致西藏这种西部欠发达地区,其实长期依赖中央财政的输血。而这项工程弄好之后,仅发电一项即可为西藏带来每年120亿元的税收收入,如果加上工程建设期间的增值税、所得税,预计每年共计产生财政收入可达2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024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的71.4%。而且还可以直接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将直接拉动西藏GDP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所以它可以极大的减轻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负担,并强化西藏经济的内生发展动能。
第三,战略意义重大。中国现在一年发电总量10亿度左右,在全球排第一,而第二名的美国仅仅4.6亿度,因此从发电量对比来看,说“遥遥领先”并不为过。
当下,由于大国博弈的趋势明显,越南在很多人眼中正在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其实,越南2024年全年发电量仅为0.3亿度,差不多仅是中国的33分之一。因此即便把中国的订单都给它做,先不说其产能,就算电力也远远满足不了缺口的要求。
因此,中国的发电规模,保证了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这不是关税战能磨灭的。
其次,在科技维度,当下最热的就是AI算力,但这个东西太耗电了,而且美国对中国执行高端芯片的严格禁运政策(近期放行的英伟达H20也仅仅是H100的阉割版)。
这意味着,对于未来的AI竞争而言,即便中国的芯片硬解能力“稍逊一筹”,但如果电力总量有优势,可以通过“堆电”来弥补自己的算力劣势。所以电力,不仅是传统工业产品生产的底层保证,对于高科技产业而言,它也是破解“卡脖子”的一种利器。
另外,以后电动车和智能化装备会越来越多,这要求国家加速优化能源结构。现在中国火电占比为60%以上,煤炭每年也要进口,而水电仅占比11%,所以其实能源结构正在遭遇挑战,水电不仅是清洁可再生能源,而且其稳定性比光伏和风电更好,也比核能更安全,因此从水电破局,其实是深思之后的决定。
二、受益的上市公司
随着雅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消息公布,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上涨,让我们看看都是哪些公司这么点正。
第一,工程类公司。其实,主要就是2家公司: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
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水电建设龙头,承担国内80%大型水电站设计及65%施工任务,预计主导雅下水电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其参股的西藏藏东南清洁能源公司(持股34%)将深度绑定项目长期收益。
也就是在总投资款1.2万亿中,主体工程(含大坝、隧洞、电站厂房等)投资约7800亿元(占总投资额65%)的部分都是中国电建的“绝对优势业务”。
按照之前的项目经验,基本这部分六成的比例的订单都会属于中国电建,折算约为4680亿元。
参考中国电建2023年水利水电工程毛利率(13.2%)及白鹤滩水电站等项目的实际利润率(约15%),所以该项目大概毛利率能到15%,那样的话潜在贡献毛利润总量为702亿元。假如修建10年,就是年均70亿元左右的毛利贡献度。而其2024年毛利润总量为844亿元,也就是仅这一个项目,未来毛利润大致能保持年均8.29%的增速。
中国能建作为水电工程领域的“国家队”,在雅鲁藏布江项目中与中国电建共同承担主体施工任务,市场份额超过30%。在这个项目中,中国能建有望获得约2007亿元的直接订单。
这一规模相当于其2024年全年新签合同额(14088.8亿元)的14.2%,将显著拉动其未来5-10年的营收增长。
水电工程的高毛利特性(毛利率12%-14%)将显著改善其盈利结构。以2007亿元订单测算,全周期毛利总量约为241亿-281亿元,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84亿元)的2.9-3.3倍。若按10年建设期分摊,年均贡献毛利润约24亿-28亿元,叠加其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1.18%的趋势,未来整体净利率有望提高1-1.5个百分点。
第二,水泥建材公司。设计施工有人弄了,但还需要建筑原料,因此卖水泥的也能因此受益。主要是西藏天路和华新水泥。
这个工程预计消耗水泥超4000万吨水泥,是三峡工程(1600万吨)的2.5倍以上。按10年建设期测算,年均需求约400万吨,占西藏近五年年均水泥产量的35%。其中,中低热特种水泥需求占比超25%(约1000万吨),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普通硅酸盐水泥需求约3000万吨。
水泥作为区域性建材,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300公里。而西藏天路作为本地水泥龙头,2024年水泥产量达393.69万吨,区域市占率近30%,且拥有2家控股水泥子公司,在林芝、日喀则等地布局生产线,可直接覆盖工程核心区域需求。
华新水泥作为西藏唯一生产中低热特种水泥的企业,在山南、日喀则建成600万吨/年产能,已独家供应雅江流域已建和在建电站超200万吨特种水泥,占该区域特种水泥市场的100%。
而且需注意,西藏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3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西藏天路通过公铁联运(如拉日铁路尼木站专用线)将水泥运输成本降低20%,其林芝基地至工程现场的运费仅为80元/吨,显著低于从川渝调运的300元/吨。华新水泥依托西藏本地石灰石资源(品位CaO≥52%),实现原材料本地化率90%,进一步压缩成本。
第三,民爆公司。工程主体建设涉及超3000万立方米土石方开挖、150公里超深隧洞群(最大埋深3000米)及高烈度地震带坝基处理,爆破需求规模远超三峡工程。参考三峡工程使用5.18万吨炸药的标准,雅鲁藏布江工程预计需消耗25万-30万吨工业炸药(含乳化炸药、水胶炸药等)、1.2亿发电子雷管及5000万米导爆索,总市场规模达30亿-40亿元,相当于西藏近五年民爆市场总和的2.3倍。
高争民爆作为西藏国资委控股的民爆龙头,拥有2.2万吨工业炸药产能(占西藏总产能的55%),并在林芝、日喀则等地布局火工品移动储存库,可直接覆盖工程核心区域需求。其2025年爆破服务收入占比达54%,在高原冻土爆破、生态敏感区爆破等领域技术积累深厚,预计全周期内将承接40%-50%的爆破工程,贡献收入12亿-15亿元。
易普力(中国能建参股)在西藏布局2.5万吨工业炸药产能,并依托中国能建在水电工程领域的总包优势,深度参与主体工程爆破。其自主研发的高原型现场混装炸药车(适应海拔5000米以上环境)已在川藏铁路项目中应用,预计可承接30%-40%的特种炸药订单,贡献收入9亿-12亿元。
第四,电力设备与工程设备公司。水电站除了主体工程,还需要把发出来的电,传送出去,另外施工过程也需要多种机械,因此电网建设以及工程设备也是整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工程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6000万千瓦,按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计算需60台机组。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具备100万千瓦机组供货能力的企业,将垄断市场。参考白鹤滩水电站单机价值约15亿元,雅江项目机组总价值约900亿元。花旗预测东方电气可获270-540亿元订单,占其2024年营收的40%-77,而哈尔滨电气预计同步获得300-400亿元订单。
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需大量掘进设备(如盾构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铁建重工、中铁工业的隧道掘进机(TBM)订单将直接受益,单台TBM价格约1-2亿元,按10条隧洞、每条需3台设备计算,市场规模达30-60亿元。三一重工、柳工的电动挖掘机、自卸车等设备已在开工仪式现场投入使用,预计未来5年工程机械采购需求超200亿元,年均拉动相关企业营收增长5%-8%。
另外,工程电力以外送为主,需通过特高压线路将西藏的清洁电力输送至东部负荷中心。根据规划,到2050年将形成10条以上全清洁能源外送特高压通道,年外送电量超5000亿千瓦时。当前已核准的藏粤直流工程(±800千伏特高压)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动态投资531.68亿元,仅该项目的设备采购需求(如换流阀、变压器、电缆等)预计达212-266亿元(按设备占比40%-50%估算)。未来随着更多特高压项目落地,特变电工、国电南瑞、平高电气等龙头企业的订单将持续增长。
三、概念股短线实操技巧
近期,由于雅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关注热度飙升,也促使上面说到的这些相关股票股价出现明显上涨。
比如中国能建从2.3涨到3元附近,中国电建更是连续涨停,从5元涨至7.45元,几天内涨幅就接近50%,西藏天路则是连续走了4个“一字板”。
所以很明显,即便有业绩利好预期,但短期冲这么快,主要还是资金面炒作拉涨所为。因此,在这里也顺便聊聊,概念股“短线右侧追涨”的一些具体玩法。
第一,就是要观察“市场关注热点”。最好还有“概念叠加”,比如这次的大背景是“国家宣布启动大型基建工程启动+AI概念驱动(黄仁勋来华演讲)+A股大盘整体冲高”,形成一种共振效应。这种短线冲涨,往往需要“关注势能先撑起来”。
第二,优先核心龙头。比如通过刚才的分析可知,中国电建在整体项目中受益最多,而且启动时候价格也低,即便连续冲涨,现在股价依然破净,这些都是容易成为“概念股领涨龙头”的标志。
第三,冲涨时候,首先封板,同时日内换手率最好在5%-15%。因为换手过低可能是“庄股”,过高可能是“出货”迹象。一旦放量不封板,就是危险的信号,一般是要减仓或者出货的。
第四,量价匹配。也就是涨停时候,封单金额最好大一些(比如大于5亿元),这说明资金“惜售”,次日高开的概率高。其次,要观察涨停的具体过程,最好在上午9:30-10点的开盘前30分钟就封板,并且中途不存在“炸板”。
第五,日内追涨停板的“具体择时”。第一个涨停板,往往见证着拉涨的开始,早上就盯盘,一旦股价快速拉涨到8%附近,同时分时线呈现45度角的放量冲涨迹象,很多技术派老手就会直接挂涨停价进货。而如果第一天就是直接“一字马”跳空涨停封板,很多老手其实反而不敢追的,因为害怕是“诱多”迹象。
同时,如果错过第一个涨停,其实还有“追二板”的一些实用技巧。具体而言,就是次日高开3%以上,并且开盘30分钟内再次放量上冲(量能最好超过首板的50%),在涨至5%-7%时候,一般是入手机会,因为如果要等封板再买的话,容易买不到。
第六,如何面对“短线右侧追涨的回调”。比如在连续涨停之后,突然出现回调,这个时候如何判断该不该补仓呢?其实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做个参考。
首先就是回调幅度低于9%-10%,比如从高点位回调5%-8%比较舒服,如果跌幅过大说明资金分歧大,后面不好拉。其次,最好回调时候出现缩量迹象,因为“缩量回调”,说明主力资金并未大规模出逃。最后一点,在该股回调期间,板块内其他股票不同时“崩盘”,最好依然有几只出现涨停。当几个信号同时出现的时候,往往是短线追涨进货的机会。
第七,补涨轮动。一旦连续封板,领涨标的会涨得很快,此时如果做短的话,其实也可以“换股轮动”,这里面也有一些小技巧的。
比如当板块内很多股票超过10元,但这只股票仅5元,出现所谓的“补涨势能”。其次最好流通市值小一些,这样资金容易拉。另外,最好和主线逻辑强相关(比如假设领涨的是“AI概念股”,那一般而言,如果一只股票挂上“服务器或者芯片”等业务,补涨的概率大)。
第八,短线的操作周期。概念股的“事件性炒作”(比如展会或者发布会),一般就是3-5天。而政策类(比如这次的水电工程),一般是1-2周,如果涨了一周再追,其实赔钱概率较大,因为后面操作时间会比较紧张,容易撞上主力出货。
所以总体看,右侧短线追涨也有一套分析逻辑,其实要想做好,也是很难的,需要“纪律严明,杀伐果决”,如果没有一定实盘经验,上来交点学费几乎不可避免。
除了上面说的8个细节,核心还是要注意风控,主要就是“止盈+止损+仓控”这三大块,一个个说:
止损的意思就是“一旦跌破关键位立刻就走”,比如对于首板及二板追涨而言,如果次日低开并且跌破开盘价,且30分钟内(上午10点之前)没有跌幅收敛迹象,一般而言技术派老手会立即止损。
如果是回调之后的“二次启动”追涨,止损位一般会设为“前期的回调低点”(比如前期回调低点位5元,如果盘中再次放量跌破5元,并没有收敛迹象,就立即止损)。
对于玩轮动那种“抢补涨”的操作而言,一般止损位设为“建仓位的-5%”,这是因为补涨股毕竟不是领涨龙头,因此容错率低,跌5%说明资金对其并不认可,所以不用恋战。
止盈的技巧,也挺重要,毕竟“会卖的才是师傅”。首先,当龙头股涨幅超30%的时候,可以后面每次涨停减二成仓位(比如一开始是五成仓位,涨停出货让仓位变为三成)。其次,一旦出现“放量不涨停”或者“放量封板又开板”的情况,一般直接清仓都是对的。最后,补涨股涨15%-20%后,无论后面是否还冲涨,果断出货离场,因为往往补涨空间有限,拖到后面一旦出货慢了容易“被闷杀”。
仓位控制,是做股票极为重要的实操技巧,长线短线都一样。比如短线右侧追涨,无论多看好,切忌满仓追涨。一般而言,单只股票最高仓重不超过三成比例。如果后面涨起来,仓位可能会“被动推高”,但一般也不要超过五成比例。
因为其实仓位会影响心态,仓位很轻,比如就买100股,腰斩也无伤大雅。可一旦仓重上来,心态就不一样了,止损止盈的难度会成倍提升。所以要想做到“知行合一”,需要提早就对仓控做出具体规划。
整体来看,概念股追涨的本质是“赚快钱”,核心是“快进快出”,是一种“刀口舔血”的交易艺术。
它不适合长期持有(因为逻辑兑现后资金会迅速撤离),且对执行力(止损止盈)、市场敏感度(热点判断)要求极高。新手建议先小仓位练习,建立“只做龙头、不碰跟风、严格止损”的纪律,逐步熟悉交易节奏。时刻谨记,炒作的终点是“适时离场”,永远不要和趋势对抗,很多时候需要“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