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净利润1.17亿,申报新三板被终止!今年已有14家折戟,申报 “红线” 是什么?

最高净利润1.17亿,申报新三板被终止!今年已有14家折戟,申报 “红线” 是什么?

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数据显示,新三板申报排队企业计共134家,其中在审的130家,中止的4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2025年新三板已有14家企业申报挂牌终止,而去年同期有37家,同比下降62%。据统计,2025年新三板的14家终止申报的企业中,有1家净利润过亿,达1.17亿元;还有一家企业也达亿元级别,净利润为9895.41万元。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新三板关于申报企业的审核尺度,什么问题问的最多?导致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终止申报企业情况


这14家终止申报的新三板企业最新一年净利润平均值为3228.74万元,中位值为1924.78万元。

最新一年的净利润(最大值)为1.17亿元;最新一年的净利润(最小值)为-1490.99万元。

大部分企业最近一年归母净利润主要集中在0-3000万的阶段,数量有8家,占比57%。值得一提的是,有1家申报新三板终止的企业净利润过亿。

b99107cd595ea4b19cf9d2b2e3fddb68.png

14家终止申报


1、北京市****股份有限公司(2025-7-18终止审查,净利润1.17亿

公司是一家位于北京市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机构,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的的工程咨询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咨询服务,具体业务类型包括:工程咨询(含规划咨询、工程投资咨询、其他咨询等)、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管理、工程监理、招标代理。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5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3,320.22万元、67,347.59万元和29,753.5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084.29万元、4,812.58万元和958.25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基金管理业务、历史沿革、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经营业绩等问题。

2、武汉****股份有限公司(2024-7-4终止审查,净利润-1490.99万)

公司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全流程生产能力的光通信芯片及封装产品供应商,专注于光通信芯片及封装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188.52万元、12,663.29万元和10,904.43万元;净利润分别是-269.13万元、-1,490.99万元和-1,132.53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公司股东、持续经营能力、股权变动等问题。

3、**(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6-27终止审查,净利润710.72万)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525.14万元、12,759.50万元和3,827.17万元;净利润分别是-31.70万元、710.72万元和408.48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企业改制及管理层收购、商号及商标纠纷、业绩真实性等问题。

4、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6-13终止审查,净利润2428.47万)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LCU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主被动障碍物检测系统、走行部在线监测系统、PHM车辆健康检测系统、智能融合系统等。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4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354.51万元、7,769.45万元和3,146.83万元;净利润分别是1,740.18万元、2,428.47万元和1,043.34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企业改制及管理层收购、商号及商标纠纷、业绩真实性等问题。

5、浙江****股份有限公司(2025-5-9终止审查,净利润6631.71万)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多巴类原料药为基石,不断丰富产品系列,向芬净类原料药、他汀类原料药拓展。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5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573.43万元、34,942.85万元和15,521.18万元;净利润分别是6,511.80万元、6,631.71万元和3,230.36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前次创业板申报相关处罚等问题。

6、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5-9终止审查,净利润2521.25万)

公司是一家以医疗智慧服务、互联网+患者服务等医院专用信息化设备、系统和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国家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221.43万元、13,261.24万元和389.43万元;净利润分别是357.48万元、2,521.25万元和-282.83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的刑事处罚、经营业绩波动、不正当竞争纠纷诉讼等问题。

7、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025-5-9终止审查,净利润4619.15万)

公司立足于工业危险废物处理业务,积极拓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新模式,配套发展环保工程、运营及咨询等增值性业务,是一家致力于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以及综合环保服务的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8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093.16万元、100,780.16万元和69,492.68万元;净利润分别是3,260.27万元、4,619.15万元和1,894.50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股份转让、特殊投资条款、历史沿革、业务合规性、子公司等问题。

8、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4-25终止审查,净利润902.49万)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隧道工程智能装备、高性能注浆材料,同时为隧道工程的智能建造和维护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服务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铁路、中国交建等大型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隧道工程领域。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928.94万元、9,449.44万元和3,328.08万元;净利润分别是660.44万元、902.49万元和136.99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期后业绩下滑等问题。

9、高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3-21终止审查,净利润9895.41万)

公司主营业务为纤维素醚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具体包括HEC和MHEC。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183.47万元、31,014.14万元和14,257.01万元;净利润分别是7,679.94万元、9,895.41万元和4,829.97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业务合规性、实际控制人及公司独立性、特殊投资条款、历史沿革、经营业绩、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问题。

10、河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3-14终止审查,净利润715.98万)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低压成套设备、箱式变电站等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智能机电、电力调控装置与管理系统的技术开发服务。

2023年以及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642.14万元和8,389.29万元;净利润分别是788.66万元和715.98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公司业绩等问题。

11、江西*****履带股份有限公司(2025-1-24终止审查,净利润11652.59万)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从事橡胶履带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2年以及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1,263.40万元和93,480.67万元;净利润分别是12,825.68万元和11,652.59万元。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公司所属行业及环保事项、关联交易、营业收入及经营业绩、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问题。

12、日照市***部件股份有限公司(2025-1-10终止审查,净利润155.92万)

公司主要从事转向节、拐轴、前轴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以及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161.29万元和17,244.01万元;净利润分别是-1,269.89万元和155.92万元。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持续经营能力、历史沿革、公司资产及业务、存货、偿债能力、应收款项、供应商等问题。

13、四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1-10终止审查,净利润1421.09万)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铬系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308.88万元、33,987.03万元和30,819.05万元;净利润分别是-525.29万元、1,421.09万元和748.64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关联交易、持续经营能力、压降计划、销售费用等问题。

14、浙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1-10终止审查,净利润236.41万)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353.21万元和8,256.86万元;净利润分别是707.18万元和236.41万元。

最新一轮审核问询函中,主要关注:历史沿革、业务合规性、两高事项、经营业绩、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供应商及存货、偿债能力、应收账款、财务规范性等问题。


总结及建议


随着北交所上市的升温,新三板挂牌门槛已经大幅提高、审核周期拉长。今年新三板终止申报有14家企业,新三板对申报公司的审查更加严格,对财务指标的实质性要求大幅提高。使得一些原本计划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由于无法达到新的监管要求,而选择了终止上市辅导。

从审核问询函来看,业绩与股权问题是导致审核受阻的主要诱因。这两类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企业经营根基与治理合规性,更折射出拟申报企业对新三板审核逻辑的理解深度。

业绩问题的典型表现可归纳为三类:一是业绩波动缺乏合理解释;二是盈利质量存疑;三是业绩支撑不足。

股权问题则集中暴露在历史合规性与结构稳定性两大层面。从终止案例看,股权代持清理不彻底是高频痛点;特殊股东问题也较为突出;此外,对赌协议未规范清理是常见隐患,部分企业申报时仍存在 “上市失败需回购”“业绩不达标需补偿” 等条款,且未充分披露对公司控制权及财务的潜在影响。

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在申报新三板时需提前筹备。业绩上要保证数据真实,必须正视并有效处理股权代持协议,以确保公司股权结构的透明、合法与稳定,为后续的融资、交易及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版权信息 | 本文来自大象IPO”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