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港资本新基金设立,加码新兴科技领域投资

盈港资本新基金设立,加码新兴科技领域投资

2025年,盈港资本于江苏分别设立数字产业基金、机器人基金、AI基金。分别聚焦数字经济、机器人产业链、AI应用,围绕地方政府产业战略与技术企业落地需求,进一步完善“基金+生态+区域”协同发展平台。坚持以多元化金融产品,多地域策略分散, 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赋能民生的思路。

此外,盈港资本于2025年6月,参与智能驾驶企业「天瞳威视」D轮融资,联合国资产业基金与头部芯片企业,助推其软硬一体化智驾系统加速落地;与此同时,领投低空经济企业富林岚, 助力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以承接更大吨位机型的旋翼系统需求,建立飞行实验室等, 加速我国高端航空装备自主可控进程。

盈港资本成立以来,人民币及美元累计(含已退出)管理规模超80亿元。投资领域覆盖机器人、AI、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半导体、互联网及医疗科技。 被投企业包括普渡机器人、加速进化、柏惠维康、 天瞳威视、曹操出行、富林岚、加特兰、格兰菲、安德医智、Qboid、博辉瑞进、贝迪新材等硬科技领军企业,以及早期包括药明康德、贝壳、腾讯音娱、蚂蚁金服在内的知名互联网及医疗科技公司。

在盈港覆盖的赛道中,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即将推出商用产品,迈出产业化关键一步;神经影像AI企业「安德医智」的核心产品 BioMind,则已先后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等多地临床系统,服务全球神经科医疗场景。无论是自动驾驶、医疗AI,还是3D视觉物流、国产GPU与毫米波雷达芯片,盈港资本在AI+医疗、AI+工业、AI+出海等多条产业链上密集落子,正加速释放结构势能。

落子精准,踩中时代转折点。盈港资本正以极具结构性的路径,构建“技术赋能民生”的投资图谱。

故事的起点可追溯至2016年。当年盈港资本独家投资链家B+轮,成为其ToC互联网平台模型切换的早期支持者——当多数投资人尚未看清“贝壳模式”时,盈港资本已通过逻辑拆解和商业分析判断其未来爆发路径。那一年,也是盈港资本创始人刘子迪从合伙创业走向独立掌舵的起点。

透过链家的投资逻辑,外界得以一窥盈港资本的底层方法论:从方式上看,盈港资本强调逻辑驱动与多层验证,擅长自下而上建立认知模型,在技术、商业和制度三重维度中判断路径确定性;从方向上看,主张“底层技术+实际场景”的双向耦合,优先支持落地能力强、变现路径清晰、具有出海潜力的项目;从路径选择上,灵活运用控股与非控股策略,在并购与中早期投资之间游刃有余。

而在这一条冷静克制、结构极强的投资路径背后,是一位风格鲜明的女性投资人。

1753955714251.jpg

图为盈港资本创始人 刘子迪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