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能源转型滞后、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冲击,“不可一世”的德系汽车三巨头奔驰、宝马、奥迪(被称之为“BBA”)业绩集体暴跌,曾经的豪华品牌却逐渐被市场抛弃。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豪华车市场持续承压,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BBA)业绩集体下滑,净利润均出现两位数跌幅。
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下滑19%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331.53亿欧元,同比下降9.8%;净利润仅9.57亿欧元,同比暴跌68.7%,创近四年单季度最差纪录。上半年,集团净利润同比腰斩至26.88亿欧元,营收下滑8.6%至663.77亿欧元。
销量方面,奔驰二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9%至54.71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锐减18%至4.19万辆,插电混动车型增长34%但规模有限。中国市场成为最大拖累,二季度销量同比暴跌19%至14.04万辆,上半年累计下滑14%。
奔驰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多重因素,全球贸易摩擦导致关税成本激增,中国市场定价压力加剧,以及新能源转型投入高企但回报未达预期。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表示,将加速推进“油电双线”战略,计划到2027年推出超40款新车型,并加大在华本土化研发力度。
宝马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宝马集团二季度营收为339.3亿欧元,同比下降8.2%;息税前利润(EBIT)为26.6亿欧元,同比降幅达31.4%;净利润未单独披露,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9%至40亿欧元。
二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微增0.4%至62.15万辆,但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下滑13.7%至16.27万辆,上半年累计下降15.5%。
宝马指出,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本土新能源品牌凭借智能化配置和价格优势抢占份额,导致其市场份额被侵蚀。欧洲市场表现强劲,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0.1%,美洲市场小幅增长1.4%。
为应对挑战,宝马正推进“Neue Klasse”新平台建设,优化电动化产能布局,并计划到2027年推出超40款新车型。首席财务官沃尔特·默特尔坦言,关税影响在二季度最为显著,预计全年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将承压。
奥迪汽车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奥迪二季度税后利润同比骤降37.5%至13.46亿欧元,上半年利润跌幅达37.5%。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约6%至79.4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增长32%但体量较小,难以抵消燃油车下滑影响。
中国市场成为奥迪业绩下滑的主因之一。二季度销量同比降幅扩大,上半年累计下降10.2%至28.8万辆。北美市场表现同样疲软,二季度销量暴跌16.2%,曾作为“避风港”的市场优势不再。
奥迪将利润下滑归因于美国关税增加及转型成本上升。首席财务官于尔根·里特斯贝格尔透露,仅美国关税一项就导致公司损失约6亿欧元。为应对危机,奥迪宣布下调全年业绩预期,营收目标降至650亿-700亿欧元,营业利润率预期从7%-9%大幅下调至5%-7%。
行业变革与转型成本双重夹击
BBA业绩集体下滑的背后,是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与行业变革的双重冲击。美国对欧盟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直接推高车企成本,奔驰、宝马、奥迪均受到显著影响。大众集团财报显示,上半年因关税额外损失13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3%。
与此同时,新能源转型投入高企但回报有限。奔驰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滑14%,宝马二季度BEV交付量下降21.2%,奥迪虽纯电车型增长32%但规模较小。三家车企均承认,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落后于中国本土品牌,后者凭借性价比和快速迭代能力抢占市场份额。
面对困境,BBA均宣布加速转型。奔驰将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转而推行“油电双线”战略;宝马推进新平台建设,优化产能布局;奥迪则计划在美国建厂,绕开关税壁垒。
然而,短期挑战依然严峻。高盛预测,关税将削减奔驰运营利润率约1.5个百分点,累计财年影响或达17亿美元。奥迪母公司大众集团警告,德国汽车工业仍需承受数十亿欧元的关税负担。
2025年二季度,BBA的业绩下滑不仅是企业个体的困境,更是传统豪华车巨头在智能电动时代转型迟缓的缩影。若无法在核心技术突破和本土化深度上实现质变,仅靠历史荣光将难以阻挡市场份额与利润的持续滑坡。
全球豪华车市场格局重塑
2025年二季度,全球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突破,在高端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传统德系豪华车三巨头(奔驰、宝马、奥迪)则陷入业绩滑坡、经销商体系震荡的困境。
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占率攀升至65.2%,较2024年提升9.2个百分点。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问界、理想、蔚来等品牌销量暴增210%,直接冲击BBA传统优势领域。
比亚迪以7771亿元营收、427万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41%)领跑中国车企,并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91位,成为进入百强的中国车企。而奇瑞汽车则以14%的销量增速(1-5月累计销售102.65万辆)和全球化布局,登上《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榜单汽车品类榜首。
中国品牌通过“冰柜彩电沙发”配置、零重力座椅、后风窗气囊等创新设计,将MPV从工具车升级为“第三空间”。 腾势D9、传祺M8等车型以“商务家用两相宜”的定位,精准切中中产家庭与商务用户需求,推动高端MPV市场从“品牌崇拜”向“价值回归”转型。
中国汽车出口量激增,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 广汽传祺与华为、宁德时代深度合作,打破传统供应链边界,形成“技术+生态”共赢模式,而BBA的垂直整合体系在全球化竞争中显得笨重低效。
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授权+生态共建”,广汽传祺与华为合作推出鸿蒙座舱版MPV,开启中国汽车产业生态共赢时代。通过J.D. Power质量冠军、凯度BrandZ全球化榜单等权威认证,中国品牌完成从“性价比”到“价值感”的跨越。
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分水岭”。当中国品牌在慕尼黑车展、巴黎车展上成为主角,当德国《经理人杂志》惊叹“中国汽车正在定义未来”,这场由技术革命驱动的产业变革,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