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分析师、莲花资管首席投资官洪灏近日在一场访谈中指出,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负责作用正在显现,
美国服务业PMI不及预期,几个子指数开始快速恶化;
由于进口锐减,美国贸易逆差减少,但美国消费者已经明显买不动了。
只是可能由于PMI仍在50以上,因此美联储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立即降息。
但是,市场已将9月降息的可能性提高到接近90%。
同时,他在一场播客中对A股、港股市场的表现,上涨动力、投资方向、贸易战后续影响等问题发表了最新看法。
洪灏认为,在短期,基本面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市场涨起来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流动性够充沛。
比如从2011年到现在,我们的GDP增速是拾级而下的,那为什么股票它的底部还是在不断抬高;
如果我们把2005年以来每一个低点连起来,上证指数的每一个低点,其实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做短期交易的时候,没有必要太在意基本面变好还是变坏。
当然最好是变好,但是如果变坏,其实也不妨碍市场在流动性的推动下有行情。
而北水还在源源不断地南下,洪灏判断,北水南下的走势领先恒指的走势大概100–200天。
所以,如果上半年看到历史性的北水南下,那么就预示着下半年港股应该还有新高。
至于,投资港股还是A股,洪灏表示两个市场都有不少的机会,
港股流动性充沛,叠加下半年可能随着美联储同步降息,流动性将更加充沛。
而A股的基建概念股、苹果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科创50等都表现非常好,是在港股市场无法买到的。
至于反内卷,洪灏认为这一次整治,面临的挑战比上次的还要困难得多,
上游产业已经陷入通缩长达三年,而这个通缩的价格压力正在往下游传导,
因此,与上一轮没有通缩压力和房价泡沫化的去产能,是非常不一样的。
另外,谈到中美的贸易问题,洪灏指出,贸易战最坏的结果已经过去,负面的新闻标题,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些短期的波动。
但是,总体的市场方向应该还是向上的。
投资报整理精选了洪灏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市场涨起来
最重要原因是流动性
主持人:现在的中国股票市场可以用火热来形容,这里特别指的是港股。因为年初至今,恒生指数已经涨了24%,美国的标普500指数涨了8%。
很多人的疑问就是如果中国的宏观环境没有特别好的话,那港股今年涨的原因是什么?
洪灏:我觉得一般来说,在短期,宏观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市场涨起来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流动性够充沛。
当然如果有基本面就更好了,有基本面的话,你买的时候就比较踏实,不用老是想着什么时候要出来。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其实比如说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我们的GDP增速是拾级而下的,那为什么股票它的底部还是在不断抬高。
如果我们把2005年以来每一个低点连起来,上证指数的每一个低点,其实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经济的GDP增速在逐级放缓,但是我们市场的底部是在不断抬高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在短期我们做交易的时候,没有必要太在意基本面变好还是变坏。
当然最好是变好,但是如果变坏,其实也不妨碍市场在流动性的推动下有行情。
今年其实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就是北水南下的因素,
香港市场今年20%几的涨幅,是全世界跑得最好的主要市场之一。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香港的IPO市场非常火爆,今年打新策略非常好用。
所以,香港很显然有赚钱效应,这样就吸引了大量的北水南下。
北水持续南下
预示港股还有新高
主持人: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港股在未来,可能一直到年底,还能不能涨了?
洪灏:我觉得港股下半年肯定还有一波。
主要还是我们看到北水还在源源不断地南下。
一般来说,北水南下的走势领先恒指的走势大概100到200天,我们暂且说100多天。
所以,如果我们上半年看到历史性的北水南下,因为上半年的北水南下创了新高,
这样的话,它的预示到下半年港股也应该还有新高。
除了这个流动性因素之外,
刚才我们也说了,就算没有基本面也可以有行情。但是有了基本面,这个行情就更持久。
至于反内卷,我认为对于上游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
同时像房地产,从2021年见顶到现在下跌了已经4年了。
7月的时候,我们看到主要开发商的销售增速,继续出现大幅滑坡,出现25%到50%不等的下跌,这个下跌势头是比前几个月加速的。
重要会议不单独提房地产行业,是不是可能因为把它放在旧城改造和提高新质城市发展质量的副标题里。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房地产就不会再单独列出来作为讨论了。当然这个也只是我的猜测。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可能房地产在整体政策规划上的重要性就下降了一个层次。
这个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就是说我们在投资上,就要对应地做一些布局了。
因为上半年的经济表现比较好,甚至可以说超预期,所以三季度可能会缓一下。
那么到了9、10月份,我们非常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政策去帮助经济运行。
港股流动性充沛
A股多个板块表现亮眼
主持人:很多投资者问,港股是涨了很多,但是A股没有怎么涨过。
现在假如有新的钱去买的话,应该继续买H股,还是转去投A呢?
洪灏:我觉得H股的机会足够多,或者说港股的机会足够多。
你看一下,今年除了我们刚才讲的打新的机会之外,创新药沉寂了两年多,今年爆发非常厉害。
假如你不懂得选股,你完全可以通过买一个指数ETF,今年可能也翻倍了。
今年的半导体,上游一些反内卷的相关概念股等等,还有一些新消费概念股今年都翻倍了,所以今年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所以对于一个在香港的投资者,或者说离岸投资者来说,其实我相信他会继续买港股。
这个主要还是因为香港这边流动性非常充沛,我们相信,美联储可能九月份也很快要降息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香港监管局的货币政策跟着美联储走,香港也会降息,
会导致香港流动性变得更加充沛,所以,香港的机会还是有的。
但是,有一些机会是在香港做投资的时候无法获得的,
比如说我们内地的基建概念股、苹果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科创50等等。
这一些板块都是今年表现非常好的板块,由于在香港市场你买不到,所以你只能到A股去买。
另外一个,我们看到今年A股的小微盘股,其实表现也非常好,
导致今年做指增,比如说中证500指增的一些基金,今年就是躺赢。
所以,今年虽然整体指数涨得没有很多,但是两地市场还是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投资的机会。
贸易战或还会有波动
但市场总体方向是向上
主持人:今天最后一个话题,我们来讨论一下中美的贸易。目前双方已经开了三次的会,每一次的气氛都不错,但是好像没有太多实际性的进展。
您认为这个贸易谈判的结果,会怎么去影响到未来市场的走势?我们在市场部署上面应该怎么去应对?
洪灏:在之前的播客里,我们也讲过,其实贸易战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被计入价格了,应该是在四月份的时候。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认为这个关税谈判逐渐地没有像之前那样那么影响市场。
之前特朗普如果说关税要提高,或者说期限不能延迟,这个市场就会巨幅波动。
现在,其实我们看到的市场对于这种负面消息的反应还是比较克制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也拿着很多牌是可以打的。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稀土,芬太尼的原料,还有过去几年在其他市场里的部署,
比如说在墨西哥建的汽车零配件的工厂,在加拿大建的零配件的工厂等等;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在谈判里取得重要的优势。
我们也看到了关税的期限一延再延,
我相信,在双方都能够互相满足对方条件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进行。
毕竟一个稀土矿你要提炼出来,首先对于环境的冲击,估计老外就要花个一两年,三四年时间,
更别说把这个工厂建起来投产,5-10年估计都投不出来。
同时有一些稀土,据我所知,至今好像是只有中国才能够生产的。
这些都帮助我们在这一次的贸易谈判里,能够掌握主动权。
很明显,川普也软下来了也不像刚开始谈判的时候那么蛮横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贸易战最坏的结果,其实我相信已经过去了,
只是这些负面的新闻的标题,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些短期的波动,
但是,总体的市场方向应该还是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