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了关键的爆发期,尤其是在国内扩产需求与政策支持两大核心驱动力的推动下,行业整体景气度显著提升。作为经济与科技高度关联的风口板块,投资者应紧盯存储与先进制程双轮驱动的扩产步伐,以及国产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长远增长机会。
从国内扩产需求角度来看,存储领域的扩张正迎来明显加速。上半年由于存储扩产预期下降,设备板块一度陷入情绪低迷,但下半年随着两大存储新厂(包括HBM和NAND)的扩产计划超预期落地,全年扩产片数由此前的6.5万片被上调至10万片,板块情绪得到显著提振。展望2026年,随着两大新厂订单持续释放,存储扩产总量预计超过12万片,且单万片资本开支和国产化率同步提升,国内相关设备企业将持续受益于扩产热潮。
先进制程方面,2025年需求同样明朗且稳步增长。头部代工厂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HL、I客户)上半年订单持续落实,S客户从下半年开始逐步启动新订单,预计今年先进制程产能订单在4-5万片上下,较去年实现从零开始的突破,进入放量阶段。明年需求预计进一步放大,现有晶圆厂持续追加订单,且新晶圆厂订单逐步落地。此外,A线的国产替代进程(“去A线”)有望开始加速放量,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链核心标的显著受益。
政策层面,国内外环境明确支撑半导体制造优势。在美国持续加大对中国半导体先进制程出口限制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不断加码集成电路产业扶持力度,出台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产学研融合等多种政策推进自主创新。
尤其是在关键“卡脖子”环节——半导体设备与零部件领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预计将达到50%左右,较2019年的7.5%大幅跃升,提升国产设备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向自主可控迈进。这不仅稳固了行业的稳健增长基础,也构筑了防范外部风险的产业安全保障。
具体到下半年,行业的催化剂主要包括先进产能扩产正式落地(Q3)、新设备机型的发布(Q3),以及高端芯片实现量产(Q4)。这些事件将进一步激发半导体设备板块的投资热情和市场关注度,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现阶段,坚定看好半导体设备产业链核心企业业绩持续增长。
以下为重点关注的半导体设备及相关产业链概念股:
先进制程龙头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唯一具备批量量产先进制程的晶圆代工企业,技术领先优势明显。2024年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产能扩展推动资本支出高位维持。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爆发,中芯国际在14nm及以下制程的议价能力明显提升,未来订单量稳定增长,长期受益于中国本土算力芯片需求的提升。
设备核心龙头企业
北方华创:覆盖先进制程扩产,2024年营收近300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业绩和技术均居行业领先,预计2025年将持续受益扩产及新品推广带来的需求增长,市值有望冲击3000亿规模。
中微公司:受益存储扩产周期反转,2025年Q2营收同比大增50%以上,薄膜沉积设备产品线加速放量,业绩拐点明显,目标市值超1600亿。
拓荆科技:作为存储扩产反转的核心受益者,ALD设备持续量产,业绩同比翻倍提升,市场前景广阔,市值预估600亿。
弹性投资标的
京仪装备:NAND存储升级产能最大受益者,真空泵及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6%,市值约150亿。
芯源微: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加速,与北方华创等龙头客户绑定良好,2025年一季度收入稳步增长,市值目标300亿左右。
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富创精密:精密金属零部件供应商,业务拓展至平台化方向,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7%,预计市值约250亿。
珂玛科技:领先的陶瓷零部件供应商,突破陶瓷加热器国产替代,2025上半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市值约280亿。
福晶科技、茂莱光学、汇成真空:国内GKJ核心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国产化率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