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引爆国产算力主线

1

2025年8月12日,寒武纪(688256)盘中一度涨超17%,最终以20%涨停收盘,创下历史新高848.88元,总市值突破3,464亿元,高居A股芯片板块龙头。这一波大涨不仅点燃了半导体板块,也让市场再度聚焦国产AI算力赛道。

从表象看,寒武纪的股价表现有三大驱动力:

一是机构圈“消息”刺激。据渠道传闻,中芯国际对寒武纪的芯片排单量大幅提升,部分大客户如字节跳动等加大下单,订单载板采购量增至50万颗(ASP约8-10万元/颗),2026年收入或达300-400亿元。

二是供应链与产能扩张。中芯国际28nm成熟制程月产能由1000片增至2000片,供货压力显著缓解,寒武纪芯片的市场流通性和交付可预期性增强。业内普遍预期,寒武纪N+2工艺良率爬坡,2025年下半年产能充沛,业绩兑现的弹性得以释放。

三是政策护航与国产替代加速。网传有关部门推动国产算力芯片“强制配额”,政企端逐步减少英伟达H20芯片用量,国产替代迎来确定性加速。AI芯片行业的政策逻辑与安全需求助力算力国产化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

2025年VS 2024年——最核心变量是什么?

与去年相比,今年最大变量就是产能提升与良率爬坡。

寒武纪以N+2、N+3先进制程为代表,产能持续扩充,芯片良率逐渐提升,产能瓶颈与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正逐步被国产厂商攻克。海内外AI应用进入快速普及拐点,国内外算力产业链共振,优质公司订单量与业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

具体数据支撑也非常鲜明:

·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55亿元,同比扭亏。此前累计亏损已在本轮业绩中一举逆转。预期寒武纪2025年将实现盈利4.88亿元,2026年盈利11.9亿元。

·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1.11亿元,同比大增42倍。

·中芯国际2025年一季度营收2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算力“Beta”刚刚开始,后续催化接踵而至

行业角度看,中国AI算力需求爆发,2025年推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24年的三倍,2026年推理算力需求更将达到2025年的5.6倍。国内智算中心、AI服务器供应链、ASIC+GPU等细分赛道全面受益。

后续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

·910C、690等寒武纪新产品在大厂客户的落地周期。产品力提升将直接驱动业绩增长。

·中芯国际N+2产能持续扩充,N+3工艺良率逐步爬升。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不断进步,算力芯片出货有望再创新高。

·大厂CapEx明确,下半年各类AI服务器、云计算、存储模块等全面布局,产业链“传导效应”显著。

宏观角度来看,全球AI芯片公司市值继续攀升,美国博通市值破万亿美元,英伟达等国际龙头趋于分化,这为国产定制AI芯片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溢价逻辑。A股半导体公司市值天花板被持续打开,寒武纪等核心资产正成为具备“黄金时代”属性的算力标的。

此外,国产AI算力产业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从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先进封装,到AI服务器、存储、ODM全线受益。机构普遍观点认为,国产算力产业链紧平衡状态将持续,未来两年将是订单释放、业绩爆发的窗口期。

智算中心数量加速扩张,预计2025年上海算力中心智算规模将达到100EFLOPS以上,推动相关概念股订单量和毛利率双提升,板块业绩弹性巨大。

概念股梳理——算力产业链主要受益标的

结合近期市场表现与产业链催化,罗列国产算力主线的重点概念:

AI ASIC+GPU方向:寒武纪、海光信息、盛科通信、芯原股份、翱捷科技、东芯股份

晶圆制造+封测:华虹、中芯国际、甬矽电子、通富微电

昇腾产业链:华丰科技、芯碁微装、深南电路、南亚新材、兴森科技

AI存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

AI服务器ODM:华勤技术、浪潮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锂矿变局,供需要反转了

阳光电源挡不住了,看到2500亿

液冷全链,驱动新风口

机器人关节国产突破,隆盛科技成最大黑马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