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磁通电机,机器人革命的下一个风口

1

近年来,随着轻量化、散热性能和提效降本成为工业和高端装备升级的三大核心背景,轴向磁通电机凭借其独特技术优势,正逐步成为电机行业的“下一代明星”,被视为下一个PEEK(高级工程塑料)的风口。

为什么轴向磁通电机好?

1)体积小,转矩大

轴向磁通电机采用独特的扁平盘状设计,轴向长度相比传统径向磁通电机缩短高达80%。这种结构使电机在相同功率下,功率密度可以达到8-28 kW/kg,是顶级径向电机功率密度的5.6倍左右。如此高的功率密度意味着设备可以获得更强劲的动力输出,同时节省宝贵的空间,特别适合要求高转矩和紧凑配置的机器人关节等应用,成就了机器人多自由度、高灵敏度的运动需求。

2)重量轻,散热性能优异

轴向磁通电机重量仅为传统径向电机的一半,且采用更高效的铜绕组利用率(提升至约85%),铁损降低约20%。这种设计极大改善了电机的散热性能,使得持续功率输出相较传统电机提升约45%。高功率密度带来的散热难题得以有效解决,保证了电机在连续高负荷下依然高效稳定运行。这对于机器人长时间高性能运行至关重要。

3)下游机器人及智能硬件应用已跑通

轴向磁通电机的应用场景正在迅速拓展,尤其在机器人领域表现卓越。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小象电动(东睦股份)出货覆盖了YS、ZY系列机器狗共4000套模组产品,并成功应用于青龙人形机器人。这意味着轴向磁通电机不再是技术实验室的概念,而是成熟的产业化产品,在运动灵巧和功能实现上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轴向磁通电机的市场价值及增长空间

机器人端国产轴向磁通电机目前市场售价约为千元级别。以单台机器人下肢配备6到8个行星(摆线)减速器测算,单个机器人电机模块价值约7000元人民币。若微型轴向磁通电机研发顺利,其在灵巧手等更细分领域的价值量预计可达6000元左右。假设未来市场规模达100万台机器人,按照20%净利润计算,其对应的利润空间约26亿元,乘以20倍PE估值,潜在市值规模可达500亿元(500e),展现出极强的成长弹性和市场想象力。

在新技术方向上,PCB板替代硅钢片定子技术及钕铁硼磁体的粉末冶金工艺优化,都是当前研发重点。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能进一步提升电机性能,更可能推动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加速市场渗透。

产业动态与竞争格局:听听PGDL的声音

在国内,拥有量产能力的轴向磁通电机企业主要集中在宁德投资的PGDL和东睦股份的小象电动。PGDL专注电动商用车、工程机械等大型轴向磁通电机产品,而小象电动则深耕机器人领域。

通过与PGDL技术总监深入交流得知,轴向磁通电机在机器人应用场景中确实具备“好用且能用”的优势。但从微型化研发到实际应用尚需时间攻关。相对而言,小象电动历经多年技术积累,已形成较明显的卡位优势,具备规模化快速推动的能力。

投资价值总结与概念整理

轴向磁通电机不仅具备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优势,还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劲成长动力。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核心概念股,它们分别在机器人轴向磁通电机、工控及PCB轴向电机等细分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东睦股份(小象电动):国内机器人轴向磁通电机龙头,产品率先规模化落地,具备技术和客户双重壁垒。

信捷电气:工控领域二线厂商,率先布局轴向磁通电机,具备市场开拓能力。

易德龙:专注PCB轴向磁通电机板技术,与绿的集团合作紧密,技术积累深厚。

信质集团:依托精密制造与材料技术,参与电机关键零部件供给。

夏厦精密:投资苏州指尖智擎科技,精准切入创新电机产业链。

英搏尔:传统电机转型加速,积极涉足轴向磁通产品。

江苏雷利:综合实力强劲,且在电机材料领域具备优势。

这场围绕轻量化和提效降本的电机革命,正如PEEK一样,将在未来数年内深刻改写电机乃至智能装备行业的格局,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挖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重大资产重组,光库科技进入新阶段

阳光电源挡不住了,看到2500亿

液冷全链,驱动新风口

股息率4.5%,海康威视该回报股东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