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持续火爆,你配置了吗?

人工智能持续火爆,你配置了吗?

这两年,人工智能是持续火爆的赛道,或应是我们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配置。

这也是不少的人选择人工智能AI ETF(场内代码:515070,场外A类:008585,场外C类:008586)的原因。image.png

2025年,人工智能(AI)已从2023年的“大模型热潮”步入“产业落地兑现期”——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预计2025年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45%),应用场景从“聊天机器人”延伸至医疗诊断、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垂直领域(企业级AI市场规模增速超60%)。在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产业革命中,中国的AI产业链(从上游算力芯片到下游应用开发)正加速崛起,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依赖强大的算力支持,而2025年全球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训练端:GPT-5等下一代大模型的参数量预计突破10万亿(GPT-3为1750亿),单次训练所需算力相当于数万张高端GPU(如英伟达H200)的并行计算;

推理端:随着AI应用普及(如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实时推理需求激增——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推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2024年为1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中国是全球算力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25年国内智能算力中心(如北京亦庄、上海张江)的算力规模同比增长60%,国产算力芯片(如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思元590)的市占率从2024年的25%提升至35%(替代部分英伟达高端芯片)。

在应用场景落地:从“技术探索”到“商业变现”

AI不再局限于实验室阶段,而是深度融入实体经济:

医疗:AI辅助诊断系统(如肺结节检测、病理切片分析)的准确率超95%(超过资深医生平均水平),2025年国内三甲医院的AI渗透率预计达40%(2024年仅15%);

自动驾驶:L4级无人驾驶(无需人类干预)在特定场景(如港口、园区)商业化落地,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小鹏XNGP等功能迭代加速,相关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算法企业订单放量;

工业制造:AI质检(缺陷识别精度达99.9%)、智能排产(生产效率提升20%)等技术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如华为FusionPlant、阿里supET)连接设备数突破1亿台。

人工智能AI ETF(515070)跟踪的是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该指数选取A股市场中50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上市公司(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

寒武纪(AI芯片设计,思元系列芯片国内领先);

中科曙光(超级计算机,参与多个国家级算力中心建设);

科大讯飞(语音交互龙头,星火大模型用户破亿);

中际旭创(800G光模块全球份额第一,受益于AI服务器高速互联需求)。image.png

全产业链覆盖:不同于单一聚焦芯片或应用的ETF,该产品同时布局算力、算法、应用三大环节,既能享受底层硬件的爆发(如算力芯片需求增长),也能捕捉上层应用的商业化变现(如医疗AI付费模式成熟);

弹性与韧性兼备:2023年AI大模型热潮中,该ETF(515070)单季度涨幅超40%(受益于算力芯片和光模块需求爆发);2024年市场调整后,2025年随着应用落地加速,又率先反弹,显示出对产业趋势的敏感度。

对于无股票账户或希望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可通过场外份额进行申赎(A类008585/C类008586)。image.png

人工智能AI ETF,可以帮助普通投资者以极低的门槛(最低10元起投)参与这场由AI驱动的产业革命。从算力芯片的“硬支撑”到应用场景的“软赋能”,中国的AI产业链正加速形成闭环,未来十年有望诞生一批千亿市值的科技巨头。通过这只工具型产品布局AI全产业链,不仅是对短期市场热点的捕捉,更是对人类技术进步趋势的坚定押注——毕竟,AI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塑。现在布局,或许正是站在时代风口的前夜。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股市怎么看#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OTCFUND|515070)$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HK|00700)$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