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医药“拒绝”回调,还没上车的怎么办?

恒生医药“拒绝”回调,还没上车的怎么办?

恒生医药,是今年大家关注的热点方向。恒生医药ETF(场内代码:159892,场外A类:016970,C类:016971)最近一年的上涨幅度高达119%,最近一直没有太大的回调,还没上车的朋友,怎么办呢?image.png

“先半仓,再回调加仓”或是一种不错的策略,这样的话,若继续上涨,就不会再错过行情,而如果遇到较大的回调,则可以通过加仓的方式来拉低配置成本。

前几年,港股医药板块经历了“戴维斯双杀”——美联储加息导致流动性收紧(港币利率一度飙升至5.75%)、国内创新药医保谈判降价压力(部分品种价格降幅超70%)、海外加息周期下美元回流(港股外资持股占比从2021年的45%降至2024年的30%)。但随着2025年多重催化因素出现,恒生医药ETF(场内代码:159892,场外A类:016970,C类:016971)成为了大家配置的热点。image.png

2025年一季度,港股上市药企海外授权交易金额已超80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百济神州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获得美国FDA完全批准(中国首个在美国独立获批的抗癌药),信达生物的BCMA CAR-T疗法进入欧洲EMA优先审评;

国内支付端改善:2025年医保谈判规则调整,创新药(尤其是First-in-Class品种)的降价幅度限制在30%以内(此前部分品种超50%),且新增“突破性疗法”通道(缩短审批时间至6个月);同时,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5%(2025年1-2月数据),为创新药提供额外支付方。

恒生医药ETF跟踪的是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该指数选取港股主板上市的50家生物科技公司(剔除市值最小的20%),覆盖“创新药研发(60%)、CXO(医药外包,20%)、消费医疗(15%)、医疗器械(5%)”四大核心领域。image.png

相比A股医药ETF(如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港股标的具备两大独特优势:一是国际化程度更高(超5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二是分红率更优(部分成熟药企股息率超3%)。

对于能承受短期波动、看好全球医药创新趋势(如基因编辑、ADC药物、细胞疗法)的投资者,尤其是配置组合中缺少港股医药敞口的资金(如QDII额度有限的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image.png

随着美联储转向、国内创新药价值重估、龙头企业全球化突破,恒生医药ETF跟踪的优质资产已进入“击球区”。对于愿意用时间换空间的投资者而言,通过这只工具型产品布局港股生物科技龙头,不仅是在抄底低估值,更是在押注中国医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毕竟,全球前20大畅销药中已有3款来自中国药企(2025年数据),而港股正是这些企业最集中的上市地之一。

$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QDII)(OTCFUND|159892)$

$腾讯控股(HK|00700)$

$贵州茅台(SH600519)$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股市怎么看#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