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
关税向美国通胀传导速度偏缓,加剧降息预期,但后续服务业通胀和商品通胀上行趋势或延续,降息幅度将受掣肘,美联储政策操作进入剧烈博弈期,分歧进一步加大,短期关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发言定调。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本周(2025.8.8-2025.8.15),全球大类资产价格中,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分化,股票市场基本都上涨。日经225上涨3.73%,标普500上涨1.73%,上证综指上涨1.70%,恒生指数上涨1.65%,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上涨1.38%,发达市场股票指数上涨1.08%。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分化,其中,南华商品指数上涨0.52%,COMEX铜上涨0.09%,IPE布油期货下跌0.29%,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下跌0.58%,伦敦金现下跌1.86%。债市方面,国内10Y国债期货价格下跌0.32%,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44%,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较前一周上升6BP至4.33%,10年期美债期货持平前一周。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较前一周下降0.43%,报收97.85,人民币基本持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7.18,日元略有升值,美元兑日元收147.16。
经济:美国方面:经济边际下行,但整体韧性仍强,通胀预期上升。2025年7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明显上升,工业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均略有下降;7月美国零售和食品销售额同比有所下降,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8月8日当周,美国炼油厂开工率略有下降,粗钢产量当周同比略有下降,但整体维持高位;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略有下降;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略有下降;当周美国WEI指数略有下降。8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通胀预期和5年通胀预期均上升。欧洲方面:经济持续放缓,通胀预期下行。2025年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环比均有放缓。6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有所下降。6月德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环比明显下降。8月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下降,ZEW通胀指数下行。
政策:美国方面:美国通胀数据反映关税传导较慢,降息预期进一步强化,但是未来通胀预期抬头,预计仍将对美联储降息幅度有所掣肘。我们认为当前全年3次的降息预期过于乐观,后续将有所收敛。后续关注8月21至23日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或将定调后续货币政策取向。欧洲方面:欧央行短期内或将维持按兵不动,再一次降息预期推迟至12月。近期欧美贸易协定达成,欧洲同意了美国对其近全部出口商品征收15%关税的安排,后续或将进一步观察关税影响后,再进一步决定货币政策走向。日本方面:日本国内物价压力持续升温,或放弃“潜在通胀”指标,年内或再次加息。
风险提示:特朗普针对特定行业关税加征可能超预期;地缘风险波动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1
美国:经济边际下行,但整体韧性仍强
本周(2025.8.8-2025.8.15),全球大类资产价格中,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分化,股票市场基本都上涨。日经225上涨3.73%,标普500上涨1.73%,上证综指上涨1.70%,恒生指数上涨1.65%,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上涨1.38%,发达市场股票指数上涨1.08%。
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分化,其中,南华商品指数上涨0.52%,COMEX铜上涨0.09%,IPE布油期货下跌0.29%,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下跌0.58%,伦敦金现下跌1.86%。债市方面,国内10Y国债期货价格下跌0.32%,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44%,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较前一周上升6BP至4.33%,10年期美债期货持平前一周。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较前一周下降0.43%,报收97.85,人民币基本持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7.18,日元略有升值,美元兑日元收147.16。
2025年7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明显上升。2025年7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1.54%,相较于前值0.22%,明显上升,环比0.01%,相较于前值0.1%略有下降。
2025年7月美国工业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均略有下降。2025年7月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52%,相较于前值77.72%,略有下降;7月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77%,相较于前值76.88%,亦略有下降。
8月8日当周美国炼油厂开工率略有下降,但整体维持高位。2025年8月8日当周,美国炼油厂开工率达到94.4%,相较于前周96.9%略有下降,但是整体仍处于高位。
8月9日美国粗钢产量当周同比略有下降,但整体维持高位。2025年8月9日,美国粗钢产量当周同比4.3%,相较于前周4.5%略有下降,但整体处于相对高位。
2025年7月美国零售和食品销售额同比有所下降。2025年7月美国零售和食品销售额同比3.92%,相较于前月4.35%有所下降,7月美国零售销售额同比3.66%,相较于前值3.98%,有所下降。
2025年7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2025年7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8.60%,相较于前月61.70%有所下降。
8月8日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略有下降。2025年8月8日当周,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为5.7%,相较于前周6.5%略有下降。
8月9日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略有下降。2025年8月9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达到22.4万人,相较于前周22.7万人略有下降。
8月15日当周美债收益率反映的10年期通胀预期略有下降。2025年8月15日当周,10年期美债利率减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后的10年期通胀预期相较前周下降1BP至2.38%。
8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通胀预期和5年通胀预期均上升。2025年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1年期通胀预期为4.9%,相较于前值4.5%,有所上升;8月5年期通胀预期为3.9%,相较于前值3.4%,也有所上升。
7月美国中小企业乐观指数有所上升。2025年7月美国中小企业乐观指数上升,达到100.3,相较于6月98.6,有所上升。
8月9日当周美国WEI指数略有下降。2025年8月9日当周,美国WEI指数为2.5%,相较于前周2.59%略有下降,但比5月31日1.76%,已经明显上升。
2
欧洲:经济持续放缓,通胀预期下行
2025年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环比均有放缓。2025年二季度欧元区GDP当季同比增速为1.40%,相较于前值1.50略有下降,环比折年率为0.5%,相较于前值2.3%有所放缓。
6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有所下降。2025年6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0.2%,相较于前值3.1%有所下降。
2025年6月德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环比明显下降。2025年6月德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为-3.8%,相较于前值0.2%明显下降,同比-2.3%,相较于前值0.4%明显下降。
2025年二季度欧元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速持平。2025年二季度欧元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速为0.7%,相较于前值持平。
2025年8月欧元区ZEW通胀指数下行。2025年8月欧元区ZEW通胀指数为-6.7%,相较于前值-5.8%,有所下行。
2025年8月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下降。2025年8月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为25.1%,相较于前值36.1%,有所下降。
3
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高涨,关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美国通胀数据反映关税传导较慢,降息预期进一步强化,但是未来通胀预期抬头,预计仍将对美联储降息幅度有所掣肘。美国劳工部8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2%,同比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7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3.1%,环比涨幅为0.3%。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但是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表示,7月通胀数据喜忧参半,加上关税不确定性挥之不去,令他在是否降息的问题上有所犹豫,服务价格“看起来不会是暂时性的”,而且“正在抬头”。美国7月PPI环比上升0.9%,上一次达到0.9%还是在2022年的5月和6月;服务业通胀是推动PPI上涨的主要因素,环比上涨了1.1%,创下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我们预计美国通胀渐起,后续仍将成为降息幅度的重要掣肘,当前全年3次的降息预期过于乐观,后续将有所收敛。后续关注8月21至23日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或将定调后续货币政策取向。
欧央行短期内或将维持按兵不动,再一次降息预期推迟至12月。德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表示,欧元区当前的借贷成本水平足以应对持续存在的贸易阻力,使欧洲央行能够在必要时对进一步冲击作出反应。纳格尔表示,关键利率目前处于非常理想的水平,由于过去两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稳定在2%,现在可以把通胀从重大挑战清单中移除了。这强化了市场预期,在一年内连续八次降息25个基点,并于7月将利率维持在2%后,欧洲央行短期内再次降息的意愿可能有限。近期欧美贸易协定达成,欧洲同意了美国对其近全部出口商品征收15%关税的安排,后续或将进一步观察关税影响后,再进一步决定货币政策走向。彭博与路透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下一次降息可能推迟至12月(原预期为9月),且可能是本轮周期最后一次降息(存款利率降至1.75%)。
日本国内物价压力持续升温,或放弃“潜在通胀”指标,年内或再次加息。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一直以“潜在通胀”尚未达到2%为由,在加息上采取谨慎态度。该指标聚焦国内需求与工资增长的力度,但并无统一、明确的计算方式,这引发外界批评,认为日本央行过度依赖一个难以量化的概念来指引政策,而事实上无论是整体通胀还是核心通胀,已连续多年高于2%的目标水平。6月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3%,已连续三年以上超标,食品价格更是大涨8.2%。资深日本央行观察人士六车直美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会逐步将“潜在通胀”概念从政策沟通中淡出,并在年内再次加息,最快可能在10月。
4
风险提示
特朗普针对特定行业关税加征可能超预期;地缘风险波动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货币与信贷:为何背离——2025年7月社融数据点评》,报告分析师:韩朝辉 S0880523110001、张剑宇 S0880124030031、梁中华 S088052504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