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圈迎来重磅炸弹——DeepSeek-V3.1正式发布! 这款国产大模型以更低的推理成本、更强的多模态能力(文本/图像/代码生成效率提升30%+)和更稳定的商业落地表现,迅速成为全球开发者与企业的“新宠”。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享受科技创新成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如何分享其中的投资机遇?
在我看来,有两块值得关注,一块是“算力”,一块是“AI+”。
最近,芯片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或与此有关。这是由于,更复杂的模型参数(据公开数据,V3.1训练所需算力较上一代提升约25%)、更高效的多模态处理(文本生成速度提升30%、图像理解准确率突破95%),意味着训练与推理端均需要更强大的芯片支撑(如GPU、AI专用芯片)。
科创芯片ETF(588200.SH)近1个月上涨20.72%、近1年上涨100.39%!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1。
科创芯片ETF(588200.SH)跟踪科创芯片指数,成分股全部来自科创板上市的芯片企业,覆盖了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存储芯片(HBM高带宽内存)、AI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这些企业正是AI算力的“主力供应商”——比如某GPU龙头(科创板芯片ETF重仓股之一)是国内少数能量产7nm制程AI训练芯片的企业,已进入多家大模型厂商供应链;某存储芯片企业则是HBM(AI服务器必备内存)的核心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超15%。
DeepSeek-V3.1这类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要海量数据的并行计算,对芯片的“算力密度”(单位功耗下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带宽”(数据读写速度)要求极高。而科创芯片ETF的成分股中,超60%的企业专注于高性能计算芯片(如AI GPU、专用加速芯片),30%布局存储与先进封装技术,完美匹配AI算力升级的需求。
AI+这块,会给软件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模型开放API接口后,企业级应用(智能客服、工业设计辅助、医疗影像分析)与C端工具(AI写作、代码生成、创意设计)的开发门槛大幅降低,催生海量垂直场景的软件需求(如开发框架、数据处理工具、行业定制化软件)。
软件ETF(159852.SZ)近3个月上涨了17.72%,近1年上涨了90.66%,持续跑赢大盘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1。
软件ETF(159852.SZ)跟踪中证全指软件指数,成分股涵盖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办公协同、工业设计)、开发工具(AI编程框架、低代码平台)及垂直行业软件(医疗信息化、金融科技)四大领域。DeepSeek-V3.1的开放将直接激活这些环节的需求。
AI辅助编程工具(如代码生成、漏洞检测)的需求激增,相关企业(如科创板软件ETF成分股中的某代码平台)用户量环比增长超50%;
企业级智能解决方案(如制造业的AI质检、零售业的智能库存管理)加速落地,某工业软件龙头已基于V3.1推出“行业大模型+定制化模块”服务;
基础软件:AI训练所需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如数据存储优化、算力调度系统)成为刚需,相关企业(如某数据库厂商)与头部云服务商的合作深度提升。
软件行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高毛利、快迭代”——一旦技术适配市场需求(如与大模型兼容),业绩释放速度极快。软件ETF的成分股中,超40%的企业为细分领域龙头(如办公软件市占率前三、工业设计软件国产替代主力),30%为高速成长的SaaS(软件即服务)企业,在AI应用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化变现”的阶段,这类企业往往能凭借先发优势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DeepSeek-V3.1的发布不仅是短期热点,更是AI产业链长期景气度的“确认信号”。借助于科创芯片ETF(588200.SH)和软件ETF(159852.SZ),或有助于捕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投资机遇。
喜欢通过场外平台配置的朋友,则可以重点关注相应的联接基金: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类:017469;C类:017470)和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联接(A类:012619;C类:012620)进行配置。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OTCFUND|58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