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解读】2025.8.22
市场早盘震荡走高,创业板、科创50创近三年新高,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1.5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69亿。
市场整体还是向上的,但波动明显变大了,指数如果有回调,可以先看5日线附近的支撑,关键位置在20日线,只要没跌破,趋势就还没坏,不过现在市场分歧不小,已经大涨的板块千万别再去追高,很容易吃套。
当前机会可能更多还是在科技方向,比如半导体、AI这些真正有业绩预期但还没怎么涨的细分,估值相对合理,资金关注的可能性大,另外也要留意券商这类权重,如果指数要冲关,它们可能带头发力。
策略上建议大家别太激进,尤其别盲目跟风热门板块,市场风格变得快,宁可错过也不追高。如果之前涨得多的优质股出现回调,倒是可以适当留意机会。保持住耐心,重点看那些有逻辑、有前景的板块,等调整后再布局会更稳妥。
·从板块上看,信创、半导体、算力板块今日领涨;航空机场、城商行、个护用品板块今日领跌。
·从资金上看,TMT、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主力净流入;医药生物、消费电子、基础化工主力净流出。
·从指数上看,科创芯片、中证半导、国证芯片日涨幅居前;消费红利、煤炭等权、中证煤炭日涨幅居后。
【技术面】
我们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
·周线图:5周、10周、20周均线分别金叉;MACD指标金叉,红柱扩大,指标线运行于0轴下方运行;KDJ指标金叉向上扩散,J值探顶;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附近运行。
·分析:中期看只要量能保持在2万亿以上,就能顶着指数继续向上扩展空间,但是一旦量能下降,技术指标就可能触顶回调,所以目前量能很关键。
·日线图: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MACD指标金叉,红柱扩大,指标线在0轴上方运行;KDJ指标金叉向上扩散,J值探顶;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附近运行。
·分析:短期看指数还踩着5日均线上行,放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如果量能后面下降,那指数就可能再次向下去寻找10日甚至20日均线的支撑,量能能保持现状,就会继续沿着5日均线摸高。
【基本面&消息面】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新股集资额1094亿港元居全球首位,近230家公司上市申请待处理。(港股)
·智元机器人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将发布百台机器人及“神秘新品”,产业链商业化加速。(机器人)
·央行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创同期新高,显示资金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加速入市。(券商)
·美国大豆协会致信特朗普警告豆农危机,呼吁优先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占美大豆出口60%份额。(农产品)
·印尼与美国KBR公司签订80亿美元合同建设17座模块化炼油厂,加工美国原油履行贸易协议。(石油炼化)
·韩国计划两年内采购35000枚GPU加强AI基础设施,2030年目标5万枚,推动全球算力硬件需求。(数据中心)
【估值面】
·上证指数:市盈率16.20,偏高估值;
·深证成指:市盈率28.74,偏高估值;
·创业板指:市盈率37.68,正常估值;
·科创50:市盈率153.17,偏高估值;
·沪深300:市盈率13.73,偏高估值;
·上证50:市盈率11.70,偏高估值;
·中证500:市盈率32.16,偏高估值。
【板块分析】
·消费电子:从技术面看,消费电子板块最近涨得有点快,技术指标显示短期可能有回调压力,比如KDJ已经到超买区,MACD红柱也有缩量迹象,这波上涨可能需要震荡消化一下浮盈。
但是从基本面看,消费电子行业确实有支撑。政策端的以旧换新补贴直接刺激了需求,尤其是手机、平板这类高频消费品,这对产业链上下游都有带动作用。技术方面,AI和物联网的融合让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像智能手表的健康监测功能、AR眼镜的交互体验都在升级,这些创新点能持续吸引消费者。不过也要注意,传统品类增长放缓,企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比如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这些细分领域。
现在市场情绪偏热,短期回调反而是个机会,如果板块回踩到均线附近,尤其是布林带中轨,可以适当关注,毕竟行业长期趋势还在。建议优先盯住技术驱动明显的细分赛道,比如柔性显示、边缘计算,这些方向既有政策红利,又有技术突破支撑,中长期跑赢概率更高。
·新能源:从政策角度看,云南这次一口气安排了206个项目,光是光伏和风电的总装机量就接近1400万千瓦,光是这个数字就说明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力度不小。按计划,这些项目要在2026年全面开工,这意味着未来一年内行业将迎来密集的建设期,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肯定会持续上涨。
技术面看,虽然新能源指数短期均线还在走高,MACD也维持在多头区域,但KDJ指标已经到了超买区,说明市场可能有点透支了预期。这种情况下,板块短期内大概率会震荡调整,把前期的获利盘消化掉。不过大方向上,行业仍处于上升通道,特别是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的替代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从投资角度看,现在不是盲目追高的时候,但也不用担心趋势逆转,如果想参与,重点关注那些技术壁垒高、政策扶持明确的细分领域,比如储能或者新型电池技术,行业增长是确定的,只是节奏上需要耐心等一等。
·智能汽车:从技术走势看,智能汽车板块近期明显回暖,均线系统逐步呈现上升趋势,配合MACD指标持续放大的红柱信号,整体氛围偏向积极。不过短期指标显示市场热度偏高,短期波动可能加大,毕竟前期积累的获利盘需要消化,这种情况下,盲目追涨反而容易踩点。
从行业基本面看,政策端的持续加码值得关注。上海近期密集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从度假区免费接驳到临港收费运营,技术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L4级Robotaxi在复杂路况的稳定运行,侧面验证了技术成熟度,这种“政策+场景”的双重驱动,往往能成为板块走强的催化剂。
对于普通投资者,当前更需要关注两个维度:一是行业渗透率的提升节奏,二是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能释放。短期可留意市场对政策落地的反应,中长期则要跟踪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空间。
【策略分享】
·今日入手:无。
·今日出手:无。
·准备入手:无。
·准备出手:科创50、50AH、沪深300、500质量、创业板、内地消费、CS智汽车、一带一路、CS电子、芯片产业、印度市场。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主观交易思路的记录和自我留存,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