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光伏哪些细分板块可以买?

最近上证指数创了10年新高,场内赚钱效应越来越浓,十倍股甚至几十倍股越来越多,很多拿着光伏的朋友扛不住了,在后台问leo该怎么办。

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177篇原创文章

最近上证指数创了10年新高,场内赚钱效应越来越浓,十倍股甚至几十倍股越来越多,很多拿着光伏的朋友扛不住了,在后台问leo该怎么办。

果然投资最难的不是大熊市一起被套,而是自己被套亏损的时候别人却在赚大钱……

 01 牛市里光伏的操作策略

其实关于牛市里如何对待光伏行业的问题很早就做过阐述了,至少在年初那会儿已经讲过了,毕竟这一波牛市是局部牛市(后续是否会有全面牛市边走边看),科技牛市至少从去年9月份后就开始了,但因为近期光伏行业有一些不同的催化因素,今天再展开讲一讲。

其实策略不难,关键是能不能做到。

年初讲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建议就是"选择打不过就加入策略",既然主线行情是AI和创新药为主的科技行业的机会,那就选择离开光伏拥抱AI和创新药,如果之前有执行这个策略,相信很多人应该也不会再来问怎么办的问题。

那现在还在问怎么办的大概率是之前下不去手止损的,尤其那些在前几年新能源最高点附近建仓的,亏损幅度比较大。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一样适用,毕竟近期光伏板块也上涨了一些,而且我们也不知道AI和创新药会不会继续上涨,如果是以做主线的角度,确实AI和创新药这些相比新能源确定性会高一些。

好,如果说不想换,就想在光伏行业守着,那就耐心地守着,别看盘,别看财经新闻,把自己置于市场之外,将外界的各种杂音屏蔽掉,心不动,也就不会有烦恼,反而能守得住。这一点对那些持有光伏主题类基金产品的朋友而言尤其重要,主题基金相比个股基本不会有暴雷风险,从长期而言,确定性是高得多的,核心还是能不能拿得住的问题。

如果不是已经在坑里,而是冲着光伏板块的低位去的,则必须对于当下光伏行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02 政策预期下的光伏行业

首先,撇开二级市场而言,光伏行业的基本面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产能过剩依然是光伏行业当下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问题,但相比前两年,反内卷政策开始给行业带来了一些预期上的变化,包括多晶硅的价格,尤其是期货市场上的价格,都已经涨上天了。

但大家必须清楚,实际上,价格上涨最核心的动力并非需求而是政策预期,这就是为什么近期新能源正前方讲光伏行业的时候一直强调光伏行业当下最大的基本面是政策预期,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大概率跟随的是政策,而非真实的供需情况。

那么大家看当下的光伏行业的机会,也就应该主要基于政策的预期。

硅料环节:硅料是光伏产业链里过剩最严重的环节,这也是此前它在二级市场上表现最差的原因,但也正是因为它过剩最严重,加上又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之下,它反而最受益,这也是此前多晶硅期货价格涨上天的原因。

此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收储小作文,不过客观讲,很多一看就是瞎编了,根本就不符合上面强调的反内卷要基于法制化、市场化的大框架,而且最重要的,很多小作文里根本就不考虑收储成本的问题。

今时不同往日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已经过了国家直接撒币补贴培植产业的阶段,国家牵头收储的可能性并不高,即使真的会有收储联盟,国家队最多也就是牵个头,不可能成为主力的。但如果没有国家队来牵头和出资,在产业链里的厂商各怀鬼胎的情况下,真的能结成稳固的联盟吗?这是让人非常怀疑的。

光伏设备环节:光伏设备环节同样处于产业链上游,甚至更上游,本来光伏设备属于光伏产业链最好的环节,甚至都没有之一,相比其他环节,光伏设备属于相对轻资产环节,周期性也弱一些。光伏设备的需求主要来自技术迭代和行业扩产,这种情况下,期待扩产显然不现实。至于技术迭代,N型时代,topcon成为主要技术路线,而且前几年已经大幅度扩产过了,来自topcon的设备需求增量有限。BC技术和HJT 如果降本增效能超预期,则来自设备的需求确实会增长,所以,如果要看光伏设备环节,着重看BC和HJT设备相关的,但就是要密切跟进,看看这两个技术路线所处的进程。

硅片环节:硅片跟硅料其实差不多,此前也是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环节,所以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糟糕,只不过行业集中度比较高,相比其他环节,产能和产量的调整相对可控一些。如果是政策介入,硅片有望成为弹性比较大的环节,产能的调整速度会比较快,二级市场也有可能同样给予迅猛的反应。

组件环节:组件作为四大主材最后的环节,直接对接的下游运营商,理论上,一旦反内卷政策进入实质性推进环节,尤其是下游运营商开始通过提升标准提高招标价格,组件价格也有望逐步提升,行业逐步迎来改善。

下游运营商:光伏内卷的本质是投资过剩加上需求不足,而需求是第一位的,如果光伏反内卷真的想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下游运营商在需求端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且价格上不宜过低,但给上游的价格高,意味着自己的项目回报率无可避免就要降低。

此前136号文政策出台后,光伏行业从依赖政策补贴的阶段正式迈入了市场化博弈阶段,对企业投资开发光伏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游营运商对投资项目更加谨慎,必须回本且回报周期较短的项目才可能考虑。

这其中的利益冲突如何协调?现在只能等政策。

总之,在政策没有更进一步明朗之前,光伏短期确实也没有更多的催化因素,好在位置确实比较低,泡沫挤得差不多了。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