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藏了多少惊喜?

航母巨舰穿越迷雾。

航母巨舰穿越迷雾。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在中国汽车行业,唯有如此,才能韧稳致远。

在《汽车K线》看来,上任不满一年的上汽新管理层,对外展现出强大的决心与凝聚力,放眼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绝。

此后几个月,这家传统豪强,全面展开势头强劲的反攻。不禁让人慨叹,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你别催,走远的仍要追,出行的信仰在年代轮回间传承,王者的荣耀在王朝更迭时铸就!

01

8月25日,上汽集团与华为联手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开启预定,仅1小时小订超2.5万辆。

当日,资本市场或预感到尚界H5会成为爆款,在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开始后数分钟,上汽集团股价一度冲高至20.61元/股,创今年新高。

中国汽车与科技行业两巨头强强联合,孕育出的尚界品牌无疑是华为五界当中,在技术、资金、人才、供应链、全球化、渠道等多维度上的“最强一界”,面对的消费群体也最为广泛。

自尚界品牌诞生以来,资本市场对其将给上汽集团销量与财务业绩带来的推动作用有非常高的期待。

《汽车K线》认为,这只是上汽集团开放合作2.0时代的缩影。实际上,在尚界之前,上汽集团内部深化改革、加快创新转型的脚步,已为这家上市车企带来了根本性改变。

02

8月28日,上汽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达205.3万辆,同比增长12.35%,已完成其全年450万辆目标的45.61%,目标完成率位列汽车央国企阵营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其终端销量为220.7万辆,成为国内终端销量第一,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2995.9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432.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0.4亿元,同比增长85.9%。

王晓秋和贾健旭领衔的新管理层全面接管上汽集团以后,该集团盈利能力和增长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

《汽车K线》认为,这一成绩背后,是上汽集团持续推进务实战略转型、强化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与全球布局的集中体现,展现出上汽集团强劲的发展韧性。

此时回头再看,上汽集团在2024年陷入低谷,更像是其在管理层完成新老交替过程中的蓄力。

尤其是自2024年成都车展开始,在新任掌门人王晓秋的率领下,整个上汽集团仿佛开始了闭关修炼。

直到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出关,坐拥主场之利,上汽集团近乎毫无保留地将闭关成果悉数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前,在主要汽车央国企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团已率先踏上重返那个最好时代的道路。

03

如今,凭借持续向好的财务业绩,上汽集团“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的战略构想,正一一得以兑现。

不仅如此,上汽集团在内部深化改革、加快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已全面组建自主品牌、新能源和海外市场的“新三驾马车”,在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之下,上汽集团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今年1-7月,上汽集团累计销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终端零售256.7万辆,取得下半年销量开门红的同时,产销结构持续改善。

其中,“新三驾马车”中的上汽大自主累计销售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占集团销量比重达到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新能源车型则累计销售76.4万辆,同比大涨43.5%,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更值得上汽骄傲的是海外板块。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尤其是欧盟关税影响下,今年前7个月,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近18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今年以来,上汽MG的HEV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超越众多海外车企,助力MG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

这意味着,上汽集团的全球国际化之路,将越走越宽。

04

对上汽集团销量与财务业绩的快速企稳回升,资本市场反馈积极。《汽车K线》发现,多家券商投行机构均给予了上汽集团看多和正向评价。

其中东方证券研报指出,上汽持续推动内部改革,通过组建大乘用车板块、品牌整合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加强国内外业务协同,实现销量提升及降本增效。

去年,吉利集团通过一场“大合并”化掌为拳,今年业绩实现全面提升。上汽集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为显著的体现,便是上汽“大乘用车”整合战略的成功。通过将乘用车、国际业务、研发总院和零束科技等核心业务整合,实现了集团资源集中和目标聚焦。

从7月开始,上汽集团开启了新车密集发布的全新产品周期。荣威M7 DMH、全新MG4,智己全新一代LS6和LS9等重磅新车陆续上市,势必会带动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和毛利率创新高。

足以吸引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是,上汽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已延伸到零部件与固态电池业务。

「来源:华域汽车公告」

8月27日,上汽集团控股的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宣布,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

众所周知,上汽集团已建成纯电、混动和氢能三大技术平台。其中,半固态电池已搭载到即将上市的全新MG4之上。此次股权收购,将进一步推动上汽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

05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己汽车和上汽友道智途获颁上海市首批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

上汽集团由此成为行业唯一一家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均获得“无驾驶人牌照”的企业。

截至目前,智己推出的L4级Robotaxi累计订单超过30余万单、自动驾驶行程高达数百万公里。

可以说,固态电池、智能驾驶这两个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领域,上汽集团已通过上汽乘用车斩获颇丰。

上汽自主品牌中,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尚界品牌,如前文提及,无论对于上汽还是华为,这一“界”,都意义非凡。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期待今年10月鸿蒙智行交付量突破100万辆。相比其他“四界”,让余承东有此底气的,一定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尚界H5。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汽车K线》认为,以上汽集团和华为的渠道营销能力,未来尚界品牌有可能占据鸿蒙智行整体销量超三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资本市场,此前赛力斯、北汽蓝谷、江淮汽车,在与华为“联姻”后,股价普遍翻了数倍,有的甚至翻了十倍。

那么,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会因尚界持续上扬到何种高度,让人期待。

06

对上汽集团这样的巨无霸而言,新能源、智能化转型被认为“船大难掉头”,但巨轮一旦船头调转,其强大的压迫感无疑会令所有竞争对手胆寒。

8月26日,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的新车发布会上,上汽通用表示:目前别克GL8新能源车型占比已超50%;未来,陆尊、陆尚系列将不再使用PHEV后缀,因其将成为新能源时代GL8家族的主力产品。

这应该是中国唯一一家公开表示,某一战略级车系新能源车型为销售主力的合资车企。

上汽通用通过“稳油车、加速新能源”策略,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

上汽通用的快速企稳,堪称上汽合资板块,乃至中国所有合资车企的典范。

07

作为上汽集团最早、也是非常重要的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亮点更多。今年上海车展,增程式SUV ID.ERA概念车的亮相,以及2026年实现量产的时间表,让投资者为之一振。

不仅如此,上汽大众在豪华阵地的两款颇具战略意义的新车——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和AUDI E5 Sportback接连上市、开启预售,让此前不温不火的上汽奥迪,瞬间成为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焦点。

尤其是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贝瑞德出席E5和AUDI电动车工厂下线仪式,更能看出大众汽车集团对于上汽大众的重视。

加之即将上市的上汽通用别克高端子品牌首车——别克至境L,上汽集团已正式开启合资合作2.0时代,不断展露出合资板块的全新生命力。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仍将是上汽集团的业绩压舱石。

Views of AutosKline:

上汽集团的竞争力得以重塑,战略和产品陆续兑现,不仅实现业绩V型反弹,更在新能源、智能化与海外市场三线并进,展现出传统巨头转型的魄力与潜力。

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多点开花”,让外界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的硬实力,而非那些华而不实、虚无缥缈的概念和热度。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