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COVID-19对车规级MCU行业的影响和分析
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由于遭遇产能瓶颈,缺货成为近两年汽车行业的关键词。受疫情影响,2021年上半年全球出现“缺芯危机”,导致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约为300万辆。MCU缺货的本质上是汽车和IoT带来的MCU增量市场,同时下游MCU产能释放非常有限,形成了供需缺口。同时,在缺货行情下经销商会出现结构性囤货或者炒货情况,也加剧了下游客户对缺货的恐慌程度。于是他们纷纷加大对MCU备货,放大了供需缺口,渠道端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
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中MCU控制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控制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作为汽车控制的核心芯片,MCU堪称汽车的“运算大脑”,芯片短缺成为全球性发展问题。一方面,MCU 在汽车上的用量可观且价值占比较高。汽车的车身控制系统、安全舒适系统、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动力与底盘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等汽车电子系统包含数个ECU, 而每个ECU中至少需要一颗MCU执行运算和控制功能。燃油车单车MCU使用量一般在数十颗左右,智能车规MCU用量更高,可达百颗以上。另一方面,MCU在汽车芯片上的价值占比也同样较高。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传统燃油车中,MCU占汽车芯片的价值占比最高,约为23%,在纯电动车型中, MCU占汽车芯片的价值占比约为11%,仅次于功率半导体。因此,车规级MCU市场也成为微控制器赛道内玩家们竞逐的市场所在。
微控制器 (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中文翻译为微控制单元) 又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把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计数器、USB、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的组合控制,其内部组成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中断系统等,处理功能类似于小型CPU。MCU主要用于自动控制的产品和设备,可应用于工业、汽车、通讯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领域。目前,车规级MCU芯片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涵盖逆变器控制、发动机和电池管理、变速箱控制、安全控制、ADAS、主动悬架、LED照明、传感器融合等系统中。与消费级和工业级芯片相比,车规级MCU对产品的环境要求、可靠性要求和供货周期要求较高。
据车规级MCU行业报告显示,全球与中国车规级MCU市场规模2024年各达 亿元(人民币)与 亿元,至2030年全球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将以 %的CAGR增长至 亿元。此外,该报告中还给出了重点区域车规级MCU市场份额占比。
车规级MCU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 TI, Renesas, 苏州云途半导体有限公司,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XP,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T。报告涵盖对过去五年内国内领先企业车规级MCU销售量、销售收入、价格、毛利润及市场份额与排名分析。
车规级MCU行业基于产品分类可细分为32位 MCU, 16位 MCU, 8位 MCU。以终端应用分类,车规级MCU可应用于乘用车, 商用车等领域。报告涵盖了对各类型市场(产品价格、市场规模、份额及发展趋势)与各应用市场(规模、份额占比、及需求潜力)的深入分析。
出版商: 湖南贝哲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商务微信: 199 1882 7775
邮箱:info@globalmarketmonitor.com.cn
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车规芯片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近日英飞凌、瑞萨、德州仪器、Rapidus等企业均启动了建厂计划,业界预估四家大厂扩产投入金额超250亿美元。全球车载芯片“四强”扩产与美光、泛林、高通等为消费电子产品提供芯片的企业的裁员潮形成鲜明对比,为何都是生产芯片,一边一而再再而三地扩产,而另一边却不得不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这是由于近年来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加上各芯片厂商的不断扩大生产,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供大于求,从而市场芯片价格下降,导致各生产商苦不堪言。反观汽车行业,芯片在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中的价值不断上升,使市场对芯片需求快速增加,芯片生产跟不上汽车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高端的微控制单元(MCU)、系统级芯片(SoC)芯片产量少,验证周期长,使其更加供不应求。未来,随着疫情趋于平稳,全球汽车产业进一步复苏,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会持续存在。
全球市场被巨头占据,车规MCU代工方面也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占市场主流的美日欧整车品牌拥有固定的供应链,国内芯片公司渗透进度较慢。除了市场遭遇挤压,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也是较大的制约点。从长远来看,车规MCU国产化是一场持久战,除了芯片设计这一环外,还面临一些挑战,一个是晶圆制造;另外一个是人才问题。
地区概述:
华东的增长率是所有地区中最高的。
细分类型:
按照类型,32位 MCU细分市场在2022年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主要企业概览:
NXP
NXP Semiconductors NV 是一家荷兰半导体设计商和制造商,总部位于荷兰埃因霍温。该公司在 30 多个国家拥有约 31,000 名员工。恩智浦提供针对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的技术解决方案。
Renesas
瑞萨电子公司(是一家日本半导体制造商,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最初成立于 2002 年。截至2022年,它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半导体公司和最大的微控制器供应商。该公司还涉足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存储设备和SoC市场。
细分应用概况:
按照应用,乘用车应用市场在2022年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调研报告对国内车规级MCU市场发展趋势、产业链、生产和销售模式、细分市场份额、进出口情况、竞争格局、市场驱动因素/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同时对车规级MCU行业发展前景与增速进行预测。报告涵盖了历年车规级MCU行业数据以及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分析,为用户了解行业动态、把握未来发展及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车规级MCU市场研究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行业发展环境与国内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发展环境方面包含了PEST、国内外市场竞争分析。另外重点分析了行业发展概况、中国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分析;
细分类型及最终用户:对车规级MCU行业各细分类型(市场规模、供应商的商业产品类型、竞争格局)、以及最终用户(下游客户端分析、竞争格局、市场潜力、市场规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研;
区域市场分析:依次分析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地区主要类型以及最终用户格局;
竞争情况分析:该部分主要对比分析了车规级MCU行业内领先企业发展现状、产品以及服务介绍、市场表现(销售量、销售收入、价格、毛利润)等方面。
车规级MCU市场主要参与者:
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
TI
Renesas
苏州云途半导体有限公司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XP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T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类型细分
32位 MCU
16位 MCU
8位 MCU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应用细分
乘用车
商用车
车规级MCU市场研究报告对中国市场细分为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地区进行了市场深入调查及分析,包括各个地区的产销量、市场规模、最终用户市场格局、终端应用格局等。报告既涵盖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能帮助企业准确及时地结合自身情况及市场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车规级MCU调研报告各章节大致内容如下(共十五个章节):
第一章:车规级MCU市场概述、发展历程、各细分市场介绍、中国各地区车规级MCU市场规模与增长率分析;
第二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国内外市场竞争现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车规级MCU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四章:车规级MCU细分类型分析(主要供应商产品类型、竞争格局、以及各类型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分析);
第五章:车规级MCU市场最终用户分析(下游客户端、竞争格局、市场潜力、以及市场规模分析);
第六章:中国主要地区车规级MCU产量、产值、销量、与销量值分析;
第七章至第十章:依次对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地区车规级MCU行业主要类型和应用格局进行分析;
第十一、十二章:对中国车规级MCU行业主要类型市场和终端应用领域市场销售量、销售额、及份额的预测分析;
第十三章:对中国车规级MCU市场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罗列了中国车规级MCU产品主要进出口国家;
第十四章:介绍了领先企业的发展现状,涵盖公司简介、最新发展、市场表现、以及产品和服务等方面;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发展策略、方向与方式建议。
目录
第一章 2020-2031年中国车规级MCU行业总概
1.1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发展概述
1.1.1 车规级MCU定义
1.1.2 车规级MCU行业发展概述
1.2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发展历程
1.3 2020年-2031年中国车规级MCU行业市场规模
1.4 车规级MCU生产端细分类型介绍
1.5 车规级MCU消费端不同应用领域分析
1.6 中国各地区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分析
1.6.1 2020年-2025年华北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1.6.2 2020年-2025年华中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1.6.3 2020年-2025年华南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1.6.4 2020年-2025年华东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1.6.5 2020年-2025年其他地区车规级MCU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第二章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发展环境
2.1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1 行业技术变化分析
2.1.2 产业组织创新分析
2.1.3 社会习惯变化分析
2.1.4 行业政策变化分析
2.1.5 经济全球化影响
2.2 国内外行业竞争分析
2.2.1 2024年国内外车规级MCU市场现状及竞争对比分析
2.2.2 2024年中国车规级MCU市场现状及竞争分析
2.2.3 2024年中国车规级MCU市场集中度分析
2.3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1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2.3.2 行业发展考虑要素
2.3.3 行业发展措施建议
2.3.4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2.4 COVID-19对车规级MCU行业的影响和分析
2.5 俄乌冲突对车规级MCU行业的影响和分析
第三章 车规级MCU行业产业链分析
3.1 车规级MCU行业产业链
3.2 车规级MCU行业上游行业分析
3.2.1 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3.2.2 上游行业发展预测
3.2.3 上游行业对车规级MCU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车规级MCU行业下游行业分析
3.3.1 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3.3.2 下游行业发展预测
3.3.3 下游行业对车规级MCU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车规级MCU产品细分类型市场 (2020年-2025年)
4.1 细分类型市场规模分析
4.2 主要供应商的商业产品类型
4.3 主要细分类型的竞争格局分析
4.4 车规级MCU各细分类型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分析
4.4.1 32位 MCU销售额、销售量和增长率
4.4.2 16位 MCU销售额、销售量和增长率
4.4.3 8位 MCU销售额、销售量和增长率
第五章 车规级MCU终端应用领域细分
5.1 终端应用领域的下游客户端分析
5.2 主要终端应用领域的竞争格局分析
5.3 主要终端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分析
5.4 车规级MCU在各终端应用市场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分析
第六章 中国主要地区车规级MCU市场产销分析
6.1 中国主要地区车规级MCU产量与产值分析
6.2 中国主要地区车规级MCU销量与销售额分析
第七章 华北地区车规级MCU市场分析
7.1 华北地区车规级MCU主要类型格局分析
7.2 华北地区车规级MCU终端应用格局分析
第八章 华中地区车规级MCU市场分析
8.1 华中地区车规级MCU主要类型格局分析
8.2 华中地区车规级MCU终端应用格局分析
第九章 华南地区车规级MCU市场分析
9.1 华南地区车规级MCU主要类型格局分析
9.2 华南地区车规级MCU终端应用格局分析
第十章 华东地区车规级MCU市场分析
10.1 华东地区车规级MCU主要类型格局分析
10.2 华东地区车规级MCU终端应用格局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主要类型市场预测分析(2025年-2031年)
11.1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主要类型销售量、销售额、份额及价格
11.1.1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主要类型销售量及市场份额预测(2025年-2031年)
11.1.2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主要类型销售额及市场份额预测(2025年-2031年)
11.1.3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主要类型价格走势预测 (2025年-2031年)
11.2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各类型销售量、销售额预测(2025年-2031年)
11.2.1 32位 MCU
11.2.2 16位 MCU
11.2.3 8位 MCU
第十二章 中国车规级MCU行业终端应用领域预测分析(2025年-2031年)
12.1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终端应用领域销售量、销售额、份额及价格
12.1.1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终端应用领域销售量及市场份额预测(2025年-2031年)
12.1.2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终端应用领域销售额及市场份额预测(2025年-2031年)
12.1.3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终端应用领域价格走势预测 (2025年-2031年)
12.2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各类型销售量、销售额预测(2025年-2031年)
12.2.1 乘用车
12.2.2 商用车
第十三章 中国车规级MCU产品进出口和贸易战分析
13.1 中国车规级MCU市场2020-2025年产量、进口、销量、出口
13.2 中国车规级MCU产品主要出口国家
13.3 中国车规级MCU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13.4 中美贸易摩擦对车规级MCU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第十四章 主要企业
14.1 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
14.1.1 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1.2 市场表现
14.1.3 主要产品介绍
14.2 TI
14.2.1 TI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2.2 市场表现
14.2.3 主要产品介绍
14.3 Renesas
14.3.1 Renesas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3.2 市场表现
14.3.3 主要产品介绍
14.4 苏州云途半导体有限公司
14.4.1 苏州云途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4.2 市场表现
14.4.3 主要产品介绍
14.5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14.5.1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5.2 市场表现
14.5.3 主要产品介绍
14.6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14.6.1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6.2 市场表现
14.6.3 主要产品介绍
14.7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7.1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7.2 市场表现
14.7.3 主要产品介绍
14.8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8.1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8.2 市场表现
14.8.3 主要产品介绍
14.9 NXP
14.9.1 NXP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9.2 市场表现
14.9.3 主要产品介绍
14.10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10.1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10.2 市场表现
14.10.3 主要产品介绍
14.11 ST
14.11.1 ST公司简介和最新发展
14.11.2 市场表现
14.11.3 主要产品介绍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15.1 车规级MCU行业研究结论
15.2 车规级MCU行业投资建议
15.2.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5.2.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5.2.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本市场研究报告的推广信息旨在向您介绍报告的核心价值与主要框架,实际最终报告可能有所变动,需特别说明:本文出现的内容可能因行业事件、消费者行为突变等不可控因素产生偏差,不视为最终交付成果。
车规级MCU行业报告分析的关键问题包括:
历史趋势:2020-2024年车规级MCU行业市场规模和增幅为多少?
行业前景:车规级MCU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2025-2030年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如何?
影响因素:车规级MCU市场发展的关键性驱因有哪些?未来几年行业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困境?
竞争格局:目前车规级MCU行业集中度情况如何?业内标杆企业有哪些?市场排名如何?
细分市场: 车规级MCU行业各细分市场情况如何?细分地区发展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