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前哨
美编丨李成蹊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当前,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成为各个行业领域变革的新关键。
但摆在现实面前的是,虽然大部分企业都看好AI未来发展前景,可实际落地效果却并不乐观。在此背景下,用友于8月16日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战略级产品 —— 用友BIP 5,该产品集中呈现了AI应用与企业软件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用友近日发布的半年财报数据:报告期内BIP产品相关的AI应用合同签约金额突破3.2亿元,部分单个项目签约金额超千万元。这一数据既体现了市场对AI赋能企业软件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也印证了头部厂商在智能化转型赛道的竞争优势正持续强化。
用友正以“精准提速”的战略姿态,开启AI时代下的全新发展阶段。
01
政策东风劲吹,前瞻布局“AI+”
近期,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这一政策导向标志着企业软件市场将迎来国家级战略驱动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人人都羡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极少有人敢于当先行者。
在行业普遍还在观望之际,用友早已开启AI应用的前瞻性布局,多年前即在业界首倡 "数智化" 理念,构建“业务在线 - 数据驱动 - 智能运营”的企业数智化能力进阶模型,并形成完整的企业级AI应用产品体系,包括智能平台、通用智能服务、领域智能服务,具有“统一数智底座、融入核心业务、结果可靠、安全合规”四大特性,提供满足企业级复杂场景需求的各种智能体,让AI在企业业务及管理中真正释放价值。
目前,用友BIP已成功将AI融入14类端到端业务流程、超2500个流程场景,助力AI在企业应用落地,加速企业数智化转型。
尤其注意的是,这些并非概念化产品,而是已经在实际客户业务中部署应用的成熟解决方案。立高食品依托用友BIP实现智能销售预测,达成动态供需精准匹配;爱尔眼科上线数智员工后,相关业务处理效率提升近8倍;鞍钢集团则构建起20余个智能体,广泛覆盖数据决策、市场预测、设备故障预警等多元场景。
从半年报数据也能看出,用友AI业务已形成规模化落地能力:报告期内签约鞍山钢铁、港华集团等头部企业的AI项目,覆盖财务、采购、营销等领域;双良集团、中国中化等合作项目成功上线,其中单个项目合同金额屡破千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其AI应用已突破传统行业边界,在东部机场、清华大学等机构实现场景创新,印证了解决方案的跨领域适配能力。
可见,用友的AI布局不只是跟随,而是已经在引领产业在这方面的发展趋势了。
其构建的AI应用服务体系,不仅以量化成果破解企业效率瓶颈,更通过可复制的数智化转型路径,为千行百业提供了从技术落地到商业价值转化的完整范式。
02
BIP 5全新升级,产品竞争力达新高度
历史的经验一次次证明,走别人的路意味着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还有误入歧途或被人封路的风险。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实践证明,普通技术可通过引进获取,但关键底层架构与核心能力始终无法依赖外部供给。
用友打造的BIP之所以能在全球企业软件与智能服务平台中跻身领先阵营,其核心竞争力正源于“原生一体化”的独特架构,而其这一架构并非单一模块的叠加,而是由四个深度耦合的维度共同支撑,构建起贯穿企业数智化全流程的协同体系。
具体为一是“AI×数据×流程”原生一体化,真正推动AI落地;二是平台、应用与生态融合一体化;三是实现财务、人力、供应链等十大业务与管理领域全流程拉通、全级次企业共享与管控;四是支撑核心企业与产业链成员一体化协同,覆盖上下游生态。
不同于行业内常见的“AI外挂”模式,用友BIP将人工智能能力、全链路数据资产与业务流程从底层设计阶段就实现绑定,无需企业后期二次开发整合,真正让AI从“概念” 落地为可直接调用的生产力工具。
用友BIP并非孤立的软件产品,而是基于统一的数智底座iuap,向上承载财务、人力等垂直领域的应用功能,向下链接海量生态伙伴的服务能力,形成“平台-应用-生态”的闭环。这种融合模式避免了企业因使用多厂商产品而产生的系统割裂,让生态资源能直接嵌入企业核心业务场景。
此外,用友BIP的应用边界超越了单一企业内部,延伸至产业链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通过统一的协同平台实现订单、库存、物流等数据的实时共享。
正是凭借这四重维度支撑的“一体化”,用友BIP从根源上解决了企业数智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行业问题,让企业的数智化运营从“零散建设”走向“体系化落地”。
企业产品做得好不好,用户最知道。在客户签约上,用友产品的成熟度得到广泛认可。
截至报告期末,一级央企累计签约46家;累计服务中国500强客户382家,占比达76.4%;成功签约招商局集团(二期)、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油燃气、水电五局、中华煤气、中国南水北调、中盐股份、汇源集团、云南昆药、中国人寿保险(海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信金融资产、中信证券、四川中烟、江苏中烟等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产品用友BIP续费率达95.4%。
03
全球化加速,海外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现如今,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作为中国企业软件出海的先行者,用友凭借二十余年全球化布局积淀,在新一轮国际市场竞争中持续释放先发优势,其海外业务正从 “战略布局期”迈入“规模增长期”。
自2023年启动全球化2.0战略以来,便持续发力升级BIP产品的全球化适配能力与本地化服务水平。一方面,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税政策、劳动法规差异,对产品进行深度定制调整,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另一方面,在新加坡落地数据中心,从基础设施层面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与合规存储。与此同时,用友积极拓展海外服务版图,目前已在海外布局12个分支机构,为当地企业提供贴近需求的本地化服务支持。
当前,用友海外业务呈现“双轮驱动”增长态势:一方面服务中企出海的数智化需求,另一方面响应海外本土企业的转型诉求。
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超1400家海外大中型企业,其中海外本地企业占比达60%,业务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据2025年半年报显示,用友海外业务已形成清晰增长轨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4.9%,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持续深耕亚太地区,积极拓展美洲、欧洲及中东市场,为中企出海以及海外本地企业提供数智化软件与服务;此外,海外业务签约金额同比增长 42.5%。
从战略布局到商业变现,用友正将全球化从“业务选项”转化为“增长引擎”。随着全球企业数智化转型、国产化替代与AI技术渗透的多重趋势叠加,其构建的国际服务网络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服务软件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支点。
04
聚焦主营业务,运营韧性逐步显现
在行业认知中,部分观点常将企业发展节奏与创新效能简单关联,甚至对专注长期价值构建的企业存在认知偏差。
事实上,在企业服务领域,真正的价值创造往往需要战略定力与业务深耕的双重积淀,正如精工细作的匠艺,唯有沉心打磨方能铸就标杆。
这几年,用友通过系统性的组织架构优化,一方面剥离非核心业务线,将资源集中于BIP核心产品矩阵与AI技术融合;另一方面用友组建战略客户行业本部,加强对制造、消费品、服务三大行业战略客户的服务与经营。加上原有以能源、电信、军工等行业为核心的两大战略客户本部,用友在战略客户层面的行业化经营布局已基本完成。同时,用友在全国各区域客户经营机构已启动以行业为第一维度的客户业务组织部署,深化对大型和中型企业客户的行业化服务与经营。
这一调整使业务架构更贴合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场景化需求,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基础。
据2025年半年报显示,用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虽同比降幅5.9%,但主要受一季度行业季节性波动及客户预算审批周期影响。
随着战略聚焦成效显现,二季度经营数据呈现显著复苏:单季营收22.03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由降转升。核心产品BIP3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7.7%,占比提升4.7个百分点,成为业绩稳定器。
同时,在合同签约端也释放出强增长动能:整体签约金额同比增长8.0%,其中二季度单季增幅超 18%。
从行业视角看,用友通过战略聚焦与技术创新展现的经营韧性,不仅是企业自身穿越周期的能力体现,更标志着中国企业服务软件正从“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跃迁。
随着AI技术渗透深化与全球市场布局完善,其打造的用友BIP,有望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