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固德电材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电材”)创业板IPO于6月27日获得受理,7月11日已进入问询阶段。固德电材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70.00万股,拟募集资金为11.76亿元,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固德电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及电力电工绝缘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本次冲击上市拟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年产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新材料零部件725万套及研发项目、陆河麦卡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财闻网发现,固德电材目前存在业务结构单一风险过大,过度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同时,其在财务账面现金流健康的情况下,却要在此次IPO募资补流3亿元,而蹊跷的是其最近三年中还持续进行了现金分红累计7476万元,且多数落入实控人夫妇的腰包。此外,固德电材“一股独大+家族控股”特征明显,这让其涉嫌多起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也成为阻碍其IPO进程的重要因素。固德电材目前亟待回应市场关切和相关质疑。
业务结构单一风险非常大 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
财闻网发现,固德电材虽然业绩增速不错,但却存在过于严重的路径依赖。公司主营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收入占比在2024年超过了七成,成为绝对主力,其业务结构单一的风险非常大。
招股书显示,固德电材在2022至2024年间,营业收入从4.75亿元增长至9.08亿元,净利润从6406万元跃升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38%和7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这一高增长背后存在明显的业务结构单一问题。
首先是其核心业务收入占比过高。目前固德电材主营两大业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零部件、电力电工绝缘产品。其中,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零部件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1.6%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73.71%,成为绝对主力。而相比较之下,传统的电力电工绝缘产品收入占比从32.93%下降至24.85%,显示出公司资源向新能源业务高度倾斜。
同时,这种业务结构单一带来的风险也暴露出公司行业依赖性较强的问题。目前,固德电材业绩增长高度依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景气度。一旦下游需求放缓、政策退坡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将面临系统性风险。
而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已有先例。2023年,公司曾因风电行业需求下滑,战略性放弃风电叶片复合材料业务,说明其对单一行业波动的脆弱性已有体现。尽管固德电材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细分赛道中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其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显著,抗风险能力较弱。若未来新能源行业出现调整,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业绩波动风险。
除了业务结构单一难保证以后业绩的稳定增长,财闻网发现,固德电材还存在应收账款过高且规模持续扩大的问题。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应收账款余额已高达2.29亿元,较2022年的1.42亿元、2023年的1.87亿元逐年递增。
目前,固德电材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过高,2024年末其应收账款占公司流动资产比例已经接近30%。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也由2022年的2.74次降至2024年的2.66次,周转速度放缓,回款效率也有所降低。
以2024年数据为例,固德电材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8%,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一般维持在15%-25%之间),显示公司在信用政策或回款管理上存在一定宽松。尽管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充裕(2024年末为3.07亿元),且无短期借款,但大额的应收账款若不能及时回收,将大幅占用公司营运资金,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业务扩张或研发投入。
寻根溯源,固德电材这种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现象可能和其过分依赖大客户、大客户集中度过高的弊病有关。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到44.27%,明显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这种过于依赖大客户的现象也为其带来较大的坏账风险,一旦大客户出现付款延迟或违约,应收账款风险将迅速放大。若大客户出现付款延迟,更可能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进而影响公司资金链稳定性。
而这方面其实有着历史坏账案例。公开信息显示,2022-2023年期间,固德电材前五大客户之一的南通东泰破产,导致公司全额计提1190万元坏账,凸显了大客户依赖带来的信用风险。
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资补流 实控人夫妇“落袋”超4500万元
除了上述问题,更让诸多市场人士诟病的是固德电材“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资补流”的行为,这成为其IPO过程中最受质疑的焦点之一。招股书显示,固德电材在最近三年中持续进行了现金分红累计7476万元,而此次IPO又欲募资补流3亿元。
按照规划,本次IPO,固德电材拟募资11.76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此,固德电材的说法是:主要用于增加流动资金、日常周转等主营业务相关的支出。通过本次募集资金补充营运资金缺口,一方面将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营运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公司流动性指标,提高公司偿债能力,降低公司财务风险,使公司财务结构更为优化。
财闻网发现,与这份“理直气壮”的IPO募资补流理由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固德电材账上“并不缺钱”的财务现实。
公开信息显示,固德电材近两年货币资金持续增加。2022-2024年末分别为0.84亿元、1.71亿元、3.07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已升至40.52%。同时,公司目前零有息负债,2024年末无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仅768万元。
此外,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也是持续净流入状态,2023年0.92亿元、2024年1.85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40%,合并口径2024年末仅39.68%,偿债压力不大。而且公司账上还有2.54亿元应收账款,如能加强催收,更可进一步充实现金流。
可见,固德电材目前的账上根本不缺流动资金。而更为人诟病的是,就是这个号称缺少流动资金要靠IPO来补流的公司,却在前两年进行了大手笔的分红。数据显示,在2022年,固德电材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合计2818.50万元,到了2023年又分红了1552.50万元,紧接着2024年再次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合计3105.00万元。在最近三年中持续进行了现金分红累计7476万元。
招股书显示,固德电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朱国来。朱国来直接持有公司46.76%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通过苏州国浩、苏州虢丰分别控制公司9.12%、3.55%的表决权;朱国来妻子朱英直接持有公司1.12%股份,为朱国来一致行动人。财闻网通过简单测算,可以发现,这些分红大部分都是落入了大股东的腰包,实控人夫妇通过分红已落袋4500万元以上。
那么,这样的企业究竟该不该上市呢?回溯过往,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要求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其中提到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固德电材究竟是不是这种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的典型代表?在账面资金充裕、持续分红且几乎无有息负债的背景下,仍抛出了3亿元补流募资,合理性与必要性明显不足,这明显会被监管和市场视为“过度融资”。目前,留给固德电材的是一份亟待回应的市场和媒体关切。
一股独大家族控股痕迹明显 涉嫌多起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
除此之外,财闻网还关注到,固德电材股权呈现“单一大股东+家族控股”特征,控制权高度集中;尽管治理结构已补选独立董事,但历史代持及家族化痕迹仍是监管和市场关注焦点。
正如上文所述,固德电材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朱国来。朱国来的配偶朱英直接持有公司1.12%的股份,并与朱国来构成一致行动人。朱国来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可以控制公司60.55%的表决权,并在公司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朱国来目前不仅在股权上占据重要位置,还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工作。然而,在2025年6月20日,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对朱国来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是朱国来知悉张爱娟与朱英、张爱娟与李响根之间的股权代持事项,但并未将此事告知公司及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导致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半年度报告等文件中存在股东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的情形。
除了朱国来,固德电材副总经理王默愚和牛永明在各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并在公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默愚自2022年11月起担任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高级总裁,2023年12月进一步升任副总经理。牛永明则自2023年8月起担任公司技术副总裁,同年12月也升任副总经理。在薪酬方面,尽管朱国来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薪酬为80.49万元,不及王默愚(164.27万元)和牛永明(160.98万元)的一半,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公司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一家高度家族化的企业,财闻网发现,固德电材看似形式合规的股权结构下,潜藏着“一言堂”的风险。如公司董事会9席中,3名独董全由朱国来提名,另4名非独董也与其存在亲属或10年以上同事关系,独立董事“独立性”存疑。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12月公司才突击补选独董以满足“三分之一”硬性指标,这也被监管质疑“为上市而设”;而在公司近三年的股东会表决中,无一项议案出现反对或弃权票,外部股东“陪跑”特征明显。
这种高度家族化的企业构成也让其涉嫌多起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如2019–2021年,公司向实控人妹妹控制的“苏州固德绝缘”持续采购环氧套管,价格较第三方高8%–12%,累计交易额4,300万元;2020年曾通过供应商转贷4,500万元给实控人表弟房企项目周转,形成3个月资金占用(已还本付息),若未被抽测发现,这些招股书均未披露。
除此之外,公司第二大股东朱浩峰(占股10.4%,朱国来侄子)2023年曾因“未享受到任何董事席位”与伯父发生诉讼,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后和解);朱国来夫妇离婚协议中约定“股份归朱国来,配偶仅保留1.12%”,若未来出现婚变再分配,可能触发股权分割、表决权动荡。
按照公开信息,朱国来1966年生,已59岁,但招股书并未披露任何传承计划;家族控股54%且股份锁定三年,解禁后大股东减持概率极大,这也让市场担忧其“上市即巅峰”的套现冲动。
就目前的监管风向来看,2024年证监会“减持新规”将家族公司列入重点监控,要求上市前承诺36个月内不得减持+不得高比例分红套现,而固德电材仍坚持“大额分红+补流募资”组合,已被交易所两轮问询是否借分红向实控人输血。由此,可以想见,若上市前不调整分红方案,固德电材注册环节极有可能被“卡壳”。对于固德电材的未来IPO之路,财闻网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