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际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举站上3600美元/盎司,最高触及3635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达38%,创下自1971年黄金与美元脱钩以来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COMEX黄金期货价格同步突破3600美元关口,全球黄金板块集体上涨,哈莫尼黄金、金田等企业股价单日涨幅超3%。这场由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央行购金潮共同推动的黄金盛宴,正重塑全球资产配置格局。
本轮黄金暴涨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9月5日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8月新增就业岗位仅2.2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失业率攀升至4.3%,创2021年以来新高。疲软的就业数据直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CME 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商认为本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0%。
全球贸易摩擦升级与地缘冲突持续,成为黄金上涨的另一大推手。2025年二季度以来,美国对药品、半导体等行业加征关税的言论频发,叠加欧洲能源危机与中东局势紧张,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8月全球黄金ETF净流入达55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贡献41亿美元,机构投资者正通过黄金对冲宏观风险。
全球央行成为本轮黄金牛市的重要参与者。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入黄金超400吨,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8月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升至5.2%,但仍低于全球平均的15%,未来增持空间广阔。
产业链冰火两重天,全球资产配置生变
现货黄金价格再度突破历史纪录,年内累计涨幅达38%,COMEX黄金期货同步创下新高。这场由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全球央行购金潮共同驱动的黄金盛宴,正深刻改变产业链格局,并重塑全球资产配置逻辑。
黄金价格的持续飙升,在产业链上下游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上游黄金矿企成为最大受益者,紫金矿业、赤峰黄金等企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50%,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利润增长势头不减。以紫金矿业为例,其2024年黄金业务收入占比达49.64%,矿山产金量同比增长7.7%,直接推动净利润增长51.76%。
下游黄金饰品零售企业则面临严峻挑战。高金价抑制了非刚需消费,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突破1070元/克,但销量大幅下滑。老凤祥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0.5%,净利润下降11.95%;周大福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值同比下降14.2%,门店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差异化竞争成为下游企业突围关键。老凤祥通过升级“藏宝金”“凤祥囍事”门店形象、优化加盟店结构应对冲击;潮宏基则加速线上线下融合,2024年第三季度净增门店43家,试图以渠道创新抵消金价压力。
黄金的强势表现,正在推动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高盛、瑞银等机构纷纷上调金价预期,认为黄金已从“危机时的避风港”升级为“长期资产配置的核心”。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入黄金166吨,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增加黄金储备。
全球黄金ETF二季度净流入达170吨,中国投资者领跑全球,金条与金币需求同比激增44%。高盛预测,若1%的私人美债资金转入黄金,金价将逼近5000美元关口。在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背景下,黄金的抗通胀与去美元化属性备受青睐。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黄金市场可能走出更稳定的牛市,瑞银则认为地缘政治恶化风险下,金价不排除升至4000美元的可能性。
在中国市场,黄金消费呈现出独特的“投资热、首饰冷”现象。2025年上半年,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同比增长23.69%,而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地缘冲突加剧、股市波动加大,黄金成为资产保值的“压舱石”。
黄金ETF持仓量同比激增173.73%,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56.46%,期货市场活跃度提升149.17%。中国试点保险资金投资黄金、印度将黄金纳入主权财富基金配置,标志着黄金正从“避险资产”进化为“战略资产”。
未来上涨空间几何?机构激辩3700-5000美元
在这场由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与全球央行购金潮共同驱动的黄金盛宴中,市场对未来上涨空间的分歧日益加剧。高盛、瑞银等机构喊出3700-5000美元的目标区间,而部分空头则警告短期回调风险。这场“黄金牛市是否见顶”的辩论,正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瑞银财富管理在最新报告中上调2026年金价预测至3700美元/盎司,其逻辑基于三大支撑:美联储降息周期深化,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四季度前累计降息150个基点,实际利率下行将直接推升黄金机会成本。
全球央行购金潮持续,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入黄金166吨,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世界黄金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将突破1200吨。
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不确定性持续,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需求旺盛。高盛则给出更激进的预测:若美国债务规模突破40万亿美元、地缘冲突升级至“极端情景”,金价可能冲击5000美元关口。其模型显示,1%的私人美债资金转入黄金,即可推动金价上涨37%。
尽管长期前景乐观,但部分机构警告短期波动风险。RSI指标显示黄金已进入“严重超买”区间,历史上类似信号出现后,金价平均回调幅度达12%。若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改善,或欧洲央行降息步伐加快,美元指数可能阶段性反弹,压制金价。
CFTC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COMEX黄金期货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占比已升至历史高位,一旦获利了结,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南华期货分析师夏莹莹指出:“年内价格目标看向3700美元/盎司,但突破后需警惕技术性回调。若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反弹,或地缘政治风险缓和,金价可能回落至3400-3500美元区间。”
美联储在2025年8月会议上释放强烈降息信号,市场普遍预期9月将启动50个基点的“超级降息”。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黄金平均涨幅达23%,且降息幅度越大,黄金表现越强。
俄罗斯、伊朗等国加速抛售美债、增持黄金,以规避美元体系风险。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央行将黄金储备占比提升至5%以上(中国8月末达5.2%),但仍低于全球平均的15%,未来增持空间广阔。央行持续购金向市场传递“长期看多”信号,形成正向反馈循环。
在中国市场,黄金消费呈现出独特的“投资热、首饰冷”现象:2025年二季度,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同比增长23.69%,黄金ETF持仓量同比激增173.73%。高金价抑制非刚需消费,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突破1070元/克,但销量同比下滑超20%。
黄金价格持续创新高,不仅是货币现象,更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缩影。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到地缘冲突持续,再到“去美元化”浪潮兴起,黄金正以独特的非信用资产属性,成为动荡时代中的“压舱石”。在这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黄金的牛市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如何在这场盛宴中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将成为投资者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