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184篇原创文章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种种迹象来看,新能源,尤其里面的电池和储能环节,有成为继创新药和AI后市场主线的迹象!
过去两年受产能过剩的影响,新能源行业承受了很大的经营压力,股价也跟着大跌,远离新能源甚至成为了"政治正确",但其实行业已经悄悄来到了盈利拐点的前夜,尤其是锂电和储能板块,更是已经见到曙光,随着各种利好因素的持续催化,有望成为继创新药和AI后的又一市场主线,相关指数产品比如储能电池ETF(159566)可以开始关注起来了。
01 静悄悄的复苏
由于现在光伏行业里有一些环节的产能过剩依然很严峻,加上过去两三年各种利空和下跌走势的轰炸,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新能源的复苏依然遥遥无期,甚至有些人认为行业根本没有前途。但实际上,新能源行业里有一些环节已经在悄悄变好了。
比如锂电行业,受金九银十旺季刺激,近期产业链的排产明显增加。根据券商的调研数据,9月份电池行业排产预计同比增加40%,环比增长7%。比如宁德时代9月排产已接近70GWh,连续2个月环增5%-10%;亿纬锂能的Q3储能排产也保持15%-20%增长。
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锂电板块行情分布极其有特点,春节后和金九银十的淡旺季切换是锂电行业的每年保留节目,这期间行业环比边际向好无可争议,需求将持续改善。
需求的增长带动了电芯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储能电芯,6-7月起储能电芯价格陆续由0.25元+上涨至0.27元+,其中碳酸锂涨价2万,影响1分/wh左右,电池价格超涨1-2分,电池厂盈利改善可期。
关键不仅仅是金九银十,对于市场比较担忧的明年的需求,其实也比市场预期乐观很多,电池龙头对于明年的指引至少是20%以上增长,电解液公司普遍反馈下游订单有接近30%增速,这一轮需求的持续性很可能会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
锂电池和储能其实在悄悄复苏了,只是市场因为偏见或者短视还没有看到,但资本永不眠,很多聪明的资金已经悄悄进场了。
02 储能复苏背后:需求又起来了
此前市场不仅担心供给端的产能过剩,同时也顾虑需求端的萎缩,但从下半年开始,需求端的顾虑开始被逐步证伪。
136号文出来后,市场担心松绑强制配储后储能需求将受影响,但当时新能源正前方就说过,对于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这就是短空长多的政策。项目为了追求回报率必然会配储,而且市场化的背景下,肯定会挑选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对行业龙头大大有利,相当于行业去产能。
这个逻辑已经得到了验证。随着各省136号文细则陆续发布以及机制电价竞价开启,观望解除,能算经济账的项目预计启动。另外,根据一些券商的实地调研,由于储能市场交易套利的经济性不断提升,投资商的预期发生改变,投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国内储能市场逐步迎来复苏。
至于此前市场一直最担心的欧洲市场的问题,也有利好消息。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数据,根据中等情景预测,当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9.7GWh,实现36%的强劲增长。这一数字意味着仅2025年一年的新增规模就相当于2024年底欧洲在运电池储能总容量的近半数,展现出市场强劲的反弹势头。2026年年度部署量预计将达到41.9吉瓦时(同比增长41%),2027年更将实现跨越式增长至68吉瓦时(增幅达62%)。户储也有从寒冬开始转向暖春的迹象。
关键这个数据得到了很多光储厂商的确认,它们表示欧洲已经从高库存状态进入正常库存状态了。
新兴市场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根据GGII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超过120GWh,同比增长400%,出口目的地从欧洲、北美逐渐转向中东、澳洲、东南亚等新兴地区。
03 新技术红利加速导入
不仅是传统锂电和光储市场迎来复苏,固态电池和AIDC也给锂电和储能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叙事逻辑和业绩增量。
固态电池无疑是当下市场对于锂电池行业最关注的方向,如果说此前更多是炒作,但近期头部锂电池设备厂商固态电池设备订单的高增,则说明了固态电池的商用时间很可能会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根据设备厂商的信息反馈,3Q25~1H26产业集中全固态中试线,半固态量产线交付,目前全固态电芯容量规模提升至20~30Ah,若1年内不上中试线,无法卡住时间节点(2027年小批量装车量产),固态中试量产拐点已明确。9月底工信部审厂即将来临,年内头部厂商将开启设备招标,行业催化密集。
接下来,固态电池业务不仅将给锂电池行业带来全新的宏大叙事,也会给行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量,而这将构成电池和储能行业的坚实业绩基础。
不仅仅是固态电池,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储能行业带来全新的增长机会。
AI驱动AIDC需求,每100MW数据中心带动450-800MWh储能需求,根据测算,2024-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复合增速将超80%,这也为储能行业带来了客观的增长预期。加上AIDC对供电的要求兼具小体积 、高稳定性和高功率,因而要求设计方案 从UPS向HVDC过渡,并且可能需要SST架构,价值量将明显抬升。即AIDC将给储能行业带来量价齐升的全新增长机会!
如果按照制造业周期来看,新能源行业已走过主题交易、需求爆发供不应求、供给过剩应力下行三大阶段,正处于盈利拐点的前夜。而盈利拐点普遍由新需求爆发或供给侧收缩带来盈利的回升,新能源反内卷以及储能、固态电池、AIDC配套等则恰好构成了供给侧收缩和新需求爆发的全新预期。
叠加二级市场过去几年的挤泡沫,当下的锂电池和储能,又迎来了再一次腾飞的契机。
04 如何把握锂电和储能的全新机会?
既然锂电池和储能已经迎来了新一轮盈利曙光,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这一波全新的机会?
最简单也是最省事,甚至也可以说对很多人来说也是胜率和赔率最高的方式,没有之一,就是直接投资相关的指数ETF产品,比如储能电池ETF(159566)。
相信经过近期这一波行情的教育,用ETF的方式来把握机会已经无需赘述了,上证指数破了10年新高,创业板距离3000点也仅有一步之遥,有多少人跑赢指数呢?
关键这不会只是阶段性特征,看看美股就知道了,能长期跑赢指数的没有几个,从今往后,指数类ETF是必须要配置的,看好哪个方向,就配置相关的ETF,这不仅保证了可以把握行业最低限度的收益,由于ETF产品没有押注单个企业的踩雷风险,可以做到越跌越买,最终收益率反而更高,普通投资者在研究能力和信息优势全面不及机构的情况下,最好将主仓位配置在相关ETF产品上。
比如大家看好锂电池和储能行业接下来的盈利拐点机会,那就直接选择相关度最高的ETF产品即可,比如储能电池ETF(159566),不仅简单省事,而且不存在单个企业暴雷的风险,可以安心持有,也敢于加仓,长期而言,胜率也相对更高。
上面就是储能电池ETF(159566)的走势,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近期能跑赢它的个股真没有几个。
时代变了,我们的理念也应该跟着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