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轮飞速反弹后,美股市场如今进入了波动期,投资者普遍关注科技股尤其是人工智能(AI)主题的持续表现。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对当前美股价格是否反映出投资者过于乐观预期的思考。
一、市场背景与投资者情绪
近期,华尔街明显感受到关于AI资本支出(Capex)增长可能在2026年见顶的担忧。这种担忧在经历了今年一季度“DeepSeek冲击”之后,再次浮现。许多投资者开始质疑AI部署的投资回报率,尤其是企业是否能够持续为AI资本支出提供资金。此外,英伟达和AMD等公司的GPU出货在短期内缺乏上行空间,这使得投资者对这些AI股票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英伟达自发布财报以来,其股价走势疲软,便是这一现象的缩影。
尽管如此,许多华尔街资管公司的基金经理们对AI主题依然持乐观态度。一季度的“DeepSeek冲击”重创了一些美国科技巨头,但这种担忧并未显著加剧。高盛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超大规模企业的AI资本支出仍然超出市场预期。然而,若资本支出增长最终放缓,将可能对这些股票的估值构成风险,因此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财报季将成为重要的考验。
二、AI资本开支的现状与未来预期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与AI相关的股票已上涨32%,而今年以来又额外上涨了17%。投资者正在不断询问当前美股价格是否反映出过于乐观的预期。科技巨头如“科技七巨头”在标普500中的市值占比约34%,并且贡献了约25%的盈利。
市场开始重新担忧AI资本开支是否可能见顶。高盛策略师哈蒙德表示,如果资本开支与增长预期回落至2022年水平,标普500可能面临15%-20%的下跌。然而,他也指出,资本开支和未来增长预期被削减到这种程度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分析师长期低估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判断,拐点时机的判断愈发困难。
摩根大通同样表示,目前尚未看到AI投资过热的迹象。关键需求仍在增长,前四大云服务商正在利用增长的经营现金流来支撑资本开支预算。他们的资本开支预计将扩张到2027年,且大型私人AI实验室和主权基金也在加大投入。这意味着AI投资仍将保持增长。
三、AI投资的四个阶段
投资者对AI的担忧加剧,主要是因为“英伟达们”的股价停滞不前。尽管英伟达在8月底发布的财报中各项指标均超出预期,但数据中心收入环比仅增5%,毛利率指引下滑,市场的“超高预期”使得任何不再加速的指标都可能触发短线止盈。
高盛分析认为,AI投资浪潮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核心逻辑和受益公司各不相同:
算力驱动阶段:
这一阶段以英伟达为代表,其GPU的压倒性优势使其成为生成式AI爆发的最大受益者。市场关注点集中在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扩张阶段:
随着需求从模型训练向大规模商用延伸,科技巨头和云厂商需要加大资本支出,构建支持AI的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相关的受益公司包括半导体设备商、内存与存储厂商等。
收入赋能阶段:
AI模型逐步嵌入各类产品和服务,企业开始通过AI驱动新营收来源。这个阶段的核心在于AI是否真正带来收入提升。
生产力释放阶段:
此阶段影响最广,包括办公软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AI的普惠效应将扩散至传统行业,决定其对全球经济和股市的深远影响。
四、总结与展望
尽管资本市场依然对AI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在9月这一美股表现通常较差的月份,但短期内资本支出和硬件需求仍将是驱动力。中长期来看,AI是否能在各行业落地并显著提升生产力,将对全球股市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仔细评估AI投资的各个阶段,识别短期和长期的投资机会,以便在这个充满变动的市场中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相关企业的表现和未来前景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