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里披露二季报后,业绩大超市场预期,今天阿里的股价已涨至142港元,距离创下年内新高仅差一步之遥。
从指数上看,恒指今天再创年内新高,突破26000点,而恒生科技指数才回到今年3月份的水平,距离创下年内新高还有约7%的距离。而恒生科技指数接下来创下新高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阿里财报验证到AI对互联网股的帮助,这可能代表着市场风格的转变。
在过去几个月里,因为市场担心买不到H20算力卡,也担心算力需求转弱,加上三家外卖平台的竞争,市场将AI拔估值的叙事放在一边,将内卷的情况放在第一位。
从二季报来看,外卖接下来竞争持续激烈是已知的,但好在AI叙事回归,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也在解决,这有利于恒生科技指数在接下来有更好的表现。
尤其是在恒指创新高,恒生科技指数还没创新高的前提下,姗姗来迟的外资回补中国仓位,也是优先买恒生科技指数。所以,接下来可以关注下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有没有配置的机会了。
二季报的惊喜,AI叙事的回归
在市场看到美团和京东的二季报表现都不佳后,市场也预计阿里的业绩大概率表现不行,结果这次二季报表现是大超预期,最重要的是AI叙事回归,这对阿里来说才是最关键的拔估值利器,因为在外卖大战开始后,基本上市场没给阿里云多少估值空间,而现在市场重新给回估值。
高盛在报告中提到,二季度的capex延续增长,点燃了市场对阿里云增长的信心,随着阿里云的增长确定性提高,高盛将阿里云的估值上调至每股36美元。
此外,长期假设阿里在外卖+即时零售的份额上调至40%,而美团则为50%。预计阿里在未来几个月内显著改善外卖的UE,高盛预计3季度是外卖最激烈的时候,但在四季度的竞争补贴会有所收敛。
高盛称阿里是港股可行的AI投资标的,预计阿里的超额表现将持续至第四季度,因为机构投资者此前仓位太过低配。
在阿里发财报前,新兴市场和亚洲共同基金的低配幅度达到76基点,且受全球机构资金流的影响,高盛PB偏向净卖出。在财报发布后,外资对阿里的资金流向已转为净买入,主要由机构资金流推动。
阿里叙事有几点改变:一是阿里云重拾AI叙事,加上市场传闻称阿里自研芯片拔估值,此前市场还没给阿里云分部的估值,现在重新给回;
二是外卖竞争先放一边,市场当前假设是外卖补贴能带来DAU增长,阿里管理层也是这么说的,以及美团短时间内应付不过来,今天传闻称阿里将入局本地生活的团购业务,这是要追着美团打的节奏。
三是外资对互联网股的看法改变,在外资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愿意买AI增长的叙事,而非外卖主导的叙事,当AI增长叙事回来时,外资都会将外卖竞争放一边,因为他们认为阿里大概率会拿到不错的结果。
当然,阿里在外卖上取得成果,既说明美团和京东的日子不好过,竞争加剧了。但目前市场处于一个二选一的阶段,要么选AI叙事,要么选外卖内卷,当市场找到AI叙事的机会时,自然就要牺牲掉外卖内卷的公司,例如美团就是外资短期内不看好的公司,但即使短期不看好,实际上下跌空间也没多大了,高盛认为跌多了也会吸引长线资金买入,现在美团已被低配17基点。
美团有受到内卷的影响也没关系,只要短期内个股不参与,那就没多大影响。
毕竟,恒生科技指数里其他票的叙事也在发生转变,比如今天刚创下新高的网易,最近基本面叙事有改变的小米。
小米:二季度大家担心的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建设受到影响,上周市场已证实一期工厂的进展顺利,提升了交付量,那当二期工厂也投产时,交付问题就会有所解决。高盛认为这都是短期扰动,而投资者对小米的长期基本面持有乐观态度,比如明年新款车型的发布,零售店在海外的扩张,以及AI大模型推出是关键因素。
比亚迪:高盛认为,虽然二季度业绩表现一般,但这是市场预期之中,短期下跌只是对冲基金和散户的抛售,基本面投资者对比亚迪仍然是看好。若下半年反内卷监管政策加码,比亚迪可能会出现强劲的反弹,尤其是考虑到共同基金已低配该板块24基点。
总的来说,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结构化十分明显,一是受AI叙事推动的腾讯阿里快手,二是基本面有受损,但股价已经充分反应利空因素,且外资低配的美团、比亚迪、理想。三是像网易这种没多大竞争压力,闷声发财的类型。
结合三种类型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接下来的表现值得关注,简单来说就是要跌的已经跌透了,要涨的还没涨多少。因此,若接下来不知道选什么,但仍看好港股的话,不妨可以抄南向资金和外资的作业,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是个不错的选择,联接基金013308/01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