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式调整,消费股的机会?

而港股消费股标的,往往是港股通标的表现要更强。

今天全市场的降温式调整,让大家都有不少恐慌,可能对接下来的走势感到能见度不高,但从刚披露的半年报来看,上半年消费股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所以近期消费股的表现也不差,像泡泡玛特这样的票还是跑赢大市。

 

不过,消费股有好的表现,这也是分为新消费股和传统消费股,如果还拿着认为新消费涨太多了,可能跌多了的传统消费会补涨的逻辑,那在这次半年报可能会踩到雷。

 

从这次半年报来看,明显能感受到传统消费的白酒、餐饮股、零食股都受挺大的影响,而新消费的细分品类,反而是交出了行业龙头规模效应越来越强的成绩,龙头消费股的估值甚至越涨越便宜。

 

所以说,消费股在年内应该还会延续不错的表现,而可以通过港股通消费ETF(159245)来参与最简单直接,既省去选股的烦恼,也能覆盖到可能自己还没关注到的alpha机会。


二季度消费股的表现如何?


从半年报来看,现在消费股的优势特征十分明显。

 

一是龙头出海寻找高增长的叙事。

 

例如泡泡玛特,二季度依旧是超出预期的成绩单,上半年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并且泡泡玛特CEO王宁还给出了更高的指引,认为今年300亿的营收很轻松能达到,这让市场对今年的利润展望来到130-140亿元;而外资行也认为明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突破200亿已是大概率事件,激进些的买方预期明年接近220-230亿的利润,对应目前3750rmb的市值,也就是17倍PE左右。


这也就是市场最喜欢的越买越便宜逻辑,这就好比之前3000亿rmb市值的时候,市场认为这大概是25-30倍pe,实际涨到目前,PE估值比之前还要低;大家心理盈利预期的上调速度,还赶不上泡泡玛特在海外跟印钞机一样的赚钱速度。

 

要知道,这还是市场目前的预期,若接下来在海外的增长超预期,后续还有上修利润的可能性。在消费的牛市里,一只高增长的全球性龙头公司,目前还没有与之能一战的竞争对手,估值才不到20倍的PE,显然比传统消费的看起来低估,要清晰的更多。

 

第二种消费行业的特征,行业龙头的效应越来越强,护城河明显,增长稳定。

 

例如,去年因为舆论风波导致股价一度跌去30%的农夫山泉,在去年推出绿水后,今年全新焕发的找到新增长,也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

 

从业绩上看,农夫山泉的包装水重回正增长:25H1包装水业务实现营收94.4亿元,同比增长10.7%,经过连续两个财报下滑后包装水业务重新恢复正增长。

 

拆分来看,在舆论影响减弱的情况下,上半年农夫明显减少了绿瓶水(纯净水)的投放,重新加大红瓶水推广力度。结合调研信息来看,红瓶水在包装水收入中的比例从24H2的约75%提升至25H1的78%以上。此外,伴随红瓶水占比的提升,包装水业务的经营利润率重新提升至35%,基本回到了舆论影响前的水平。

 

尤其是农夫山泉的饮料业务,展现出龙头的强运营实力。

 

上半年,茶饮业务营收100亿元,同比增长19.7%,在二季度东方树叶在无糖茶中的市占率一度从70%提升到75%左右。伴随经营杠杆的释放,农夫山泉茶饮业务的经营利润率达到48%,创出历史新高。


所以说,站在全市场调整的今天,消费股其实是个不错的赛道,一是有海外高增长的叙事;二是消费龙头的规模效应显现,经营利润率开始抬升;三是在外卖补贴战的当下,餐饮股还受益于此。若想买消费股,但不知道选择哪些公司,用港股通消费ETF(159245)的方式来参与港股的消费行情,拥抱行业龙头公司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