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仿“夭折”!高端补铁剂第二家被否,仁合益康遇挫

9月8日,NMPA发布的药品通知件送达信息中,多个产品未被批准,仁合益康集团的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赫然在列。该产品在国内仅原研上市,仁合益康成为继先声药业之后,第二家冲击上市失败的企业。首仿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98NMPA发布的药品通知件送达信息中,多个产品未被批准,仁合益康集团的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赫然在列。该产品在国内仅原研上市,仁合益康成为继先声药业之后,第二家冲击上市失败的企业。首仿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图片1.png

截图来源:NMPA官网

 

羧基麦芽糖铁( ferric carboxymaltose) 作为第3代静脉铁剂,是一种有效的、耐受性良好的蔗糖铁替代品,用于口服铁制剂无效、不能使用口服铁制剂或临床快速补充铁时≥1周岁儿童及成人患者的缺铁性治疗。

图片2.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由维福制药(Vifor Pharm)原研,20076月率先在德国上市,20137月于美国获批,目前已在包括英国、瑞士等在内的80多个国家或地区上市。

 

202211月,由杭州泰格医疗科技引进的羧基麦芽糖铁原研药在中国上市,商品名“菲新捷”。上市规格为500mg/10ml 100mg/2ml,以适配不同临床用药需求。

图片3.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其关键性的上市申请依据,是国内开展的一项纳入近400人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显示,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能有效改善中国患者的血红蛋白反应并纠正缺铁。

图片4.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

 

我国铁缺乏症患者群体基数庞大,患病率约为15%,临床用药需求旺盛。全球静脉补铁剂市场中,羧基麦芽糖铁的占比达48%。反观国内,铁制剂市场规模接近50亿元,仍以二代静脉铁剂蔗糖铁为主导,市场迭代空间显著。

图片5.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

 

在我国各省份院内市场,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累计销售额已达7216.53万元,2024年销售额为4865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145.93%。基于国内巨大的患者需求与市场迭代空间,羧基麦芽糖铁未来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片6.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终端医院销售(含省份)数据库

 

目前,国内已有6家企业布局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仿制药,其中4家为国内企业,瑞迪博士、泛谷药业则以进口仿制的形式参与申报。

图片7.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继先声药业冲击该品种首仿失败后,仁合康益成为第二家被拒批的企业,两家企业均在首轮审评结束后收到不批准通知。现阶段,仅有四川汇宇制药进入补充资料审评环节,有望成为首仿的最终胜利者。

图片8.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作为按4类化药申报的注射液品种,且无专利限制,通常会豁免生物等效性(BE)试验,但当前所有申报的仿制药企业均开展了BE试验。

图片9.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

 

结合仁合康益202594重新进行BE登记的情况来看,可能是其此前在BE研究中存在不符合FDA发布的关于羧基麦芽糖铁的BE指南(Draft Guidance on Ferric Carboxymaltose)要求的情况,影响了审批结果。

 

作为补铁剂市场的重要品种,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仿制药赛道备受关注。两次被拒,既凸显了该品种的临床价值与市场吸引力,也折射出仿制药审批趋严背景下“质量合规”的核心门槛。最终首仿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