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观点:9月是快牛和慢牛的分水岭
投资者对牛市的分歧较小,但对慢牛和快牛的分歧依然较大,从全球股市来看,美股是最典型的慢牛走势,美股1年内涨幅超过40%是很少的,而且一旦达到后,后续年度涨幅会明显下降,过去1年上涨综指的涨幅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2016-2021年,A股也有慢牛的迹象,每次年度滚动涨幅达到30%后,股市往往均会出现剧烈震荡,2017年上半年、2020年7-12月、2021年2-8月,上证综指均出现了半年内指数没有创新高的震荡。所以如果现在的牛市是慢牛,则按照2016-21年上证综指和1995年以来标普500的波动规律,指数半年内很难有较大的涨幅。但如果是快牛,则牛市中的震荡和休整一般会比较短暂,比较常见的是1-2个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06年6-8月、2007年1-2月、2007年6-7月),10月后就有可能再次开启连续上涨。当下的牛市,有政策的催化,有较大概率发展成大级别牛市。
(1)过去1年涨幅已经达到慢牛年度涨幅的上限。从全球股市来看,美股是最典型的慢牛走势,从标普500的1年滚动涨幅能够看到,美股1年内涨幅超过40%是很少的,而且一旦达到后,后续年度涨幅会大幅下降,过去1年上涨综指的涨幅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上证综指历史上年度涨幅波动比标普500更大,1996-97年、2000年、2006-2007年、2009年、2014-2015年,上证综指滚动1年涨幅均大幅超越40%。2016-21年,A股的牛市均较慢,年度涨幅均没有超过40%。
而且2016-2021年每次年度滚动涨幅达到30%后,股市往往均会出现剧烈震荡,2017年上半年、2020年7-12月、2021年2-8月,上证综指均出现了半年内指数没有创新高的震荡。
(2)如果是快牛,则窄幅震荡后,Q4指数还会创新高。但如果按照快牛的经验,则指数的震荡时间往往会非常短暂,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06年6-8月、2007年1-2月、2007年6-7月,指数震荡的时间均比较短。
所以如果现在的牛市是慢牛,则按照2016-21年上证综指和1995年以来标普500的波动规律,指数半年内很难有较大的涨幅。但如果是快牛,则牛市中的震荡和休整一般会比较短暂,比较常见的是1-2个月,10月后就有可能再次开启连续上涨。
(3)当下的牛市,有政策的催化,有较大概率发展成大级别牛市。我们认为,股市在政策和微观流动性(股市层面的流动性)的共振下,往往较易产生较大的牛市。我们在此提供两个侧面证据:第一,历史上股权融资规模低于上市公司分红后,牛市级别都较大。股权融资是企业从股市融资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如果规模过大,会影响股市的供需。而一旦股权融资规模低于分红,则说明上市公司给股市注入了流动性,后续往往较易产生较大的牛市。1995年、2005年、2013年均出现了股权融资规模低于分红,随后的1996-1997、2006-2007、2014-2015年,股市均出现了较大的牛市。这一次股权融资规模低于分红出现在2024年,未来2年内有出现较大牛市的可能。
另一个侧面证据是,历史上推出较高级别的指导股市发展的政策,往往容易驱动较大级别的牛市。1994、1999、2004、2014年均有较为积极的政策,随后1年内,股市均进入了级别可观的牛市。
(4)当下的判断:9月窄幅震荡后,Q4指数大概率还会继续上行。随着下半年政策预期增多,股市逐渐对当期盈利脱敏,股市结构性赚钱效应已经接近1年,后续居民资金大概率会逐渐增加,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主升浪。上周市场波动加大,背后主要原因是:(1)换手率过快回升:每一轮牛市都会有多次换手率比较接近的高点,换手率较高后,市场容易出现震荡或休整。上周换手率5日均值已经接近去年10月8日高点;(2)部分板块交易拥挤:8月市场交易量和涨幅过度集中在算力,历史上即使是牛市还没结束,部分赛道加速涨1个月也会休整。鉴于并没有观察到实质性利空,我们认为调整的空间大概率已经完成,后续还会有一定的震荡,但不改牛市主升浪的判断。
(5)近期配置观点:高低切也要保持仓位弹性,金融内部增配非银,AI内部增加应用端配置,周期股半年内也有望存在弹性表现。
配置风格展望:牛市中期的风格和牛市初期往往会有些变化。牛市初期风格和牛市后期风格类似,牛市中期风格容易扩散。牛市最强行业风格,牛市中期反而不强。2005-2007年牛市中最强风格是金融,次之是周期,但牛市中期,最强风格是周期,金融略跑输市场。2013-2015年牛市中最强风格是成长,但牛市中期最强是金融,成长最弱。2019-2021年牛市中最强风格是成长和消费,而牛市中期最强是消费,次之是周期,成长排第三。
牛市中期大小盘往往会剧烈波动,前半段和后半段风格大多不同。2005-07年:牛初小盘,牛中先大后小,牛末大盘。2013-15年:牛初小盘,牛中先小后大,牛末小盘。2019-21年:牛初大盘,牛中先小后大,牛末小盘。
配置行业展望:(1)金融:由银行转配非银。金融整体估值较好,之前最强的是有高股息特征的银行,后续可能非银的弹性会逐渐增加,牛市概率上升,非银的业绩弹性大概率存在;(2)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若经济偏弱,则受影响较小,若经济偏强或政策支持,则受益较多;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3)电力设备:成长中少数处在低位的板块,2026年基本面逐渐触底企稳概率高;(4)周期(钢铁、建材、化工):当前环境下,稳供给政策或将出台,年底可能还会有需求稳定政策。
风险因素:
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注:本文源自信达证券2025年9月14日研究报告:《9月是快牛和慢牛的分水岭》,分析师: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李畅 S1500523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