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分析】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其声明、经济预测以及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美股在消息公布后大幅度跳水,虽然后面又拉回来,但是说明市场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满意”。隔日A股市场开盘出现跌多涨少的局面,给人一种“靴子落地”的感觉,但是随后三大指数再度翻红,也说明A股市场仍然强势。现阶段的行情已经从普涨阶段变为局部上涨,躺赢的难度不断在增大,依然要从轮动方向上选择优质标的耐心持有!
骑牛看熊发现从全球模拟芯片的市场需求看,模拟芯片已基本触底回升。2025 年上半年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厂商TI 的营业收入85 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增速相对于2023 年和2024 年分别为-12.5%和10.7%的负增长明显改善。国产AI 芯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头部互联网厂商落地的国产AI 芯片具有先发优势。从AI 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AI 大模型是AI 算力需求量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而头部互联网厂商在AI 大模型领域投入较大。因此,受到头部互联网厂商认可和规模化采购的国产AI 芯片产品在商业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两市开盘红盘个股千余只,题材板块方面汽车服务、家电零部件、风电设备等板块表现较强,稀有金属、工业金属、多元金融等板块表现较差。芯片股延续强势,利扬芯片、汇成股份等超10股涨超10%,万通发展、瑞芯微等跟涨,央视播出了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成效。其中,国产算力部分涉及阿里平头哥(万卡)、沐曦股份、壁仞科技、中昊芯英、燧原科技、摩尔线程等多个品牌的已签约或拟签约情况。
机器人概念股延续强势,均胜电子、景兴纸业双双3连板,利和兴、科森科技等纷纷跟涨,马斯克发文称,计划于本周六对特斯拉的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审,并下周机器人相关召开会议。智能驾驶概念震荡拉升,德众汽车30cm涨停,此前科博达3连板,中汽股份、光洋股份等多股涨停,2025年9月17日,正式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L2国标)的征求意见稿,该政策预计于2027年1月1日全面实施。
旅游及酒店概念股异动拉升, 云南旅游2连板,华天酒店涨停,曲江文旅、凯撒旅业等纷纷跟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此外,“十一”小长假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风电板块延续强势,大金重工涨停,通裕重工涨超10%,运达股份、海力风电等跟涨,随着2024年下半年风电行业开启反内卷,12家整机企业在10月份联合签署自律公约,风机中标价格自四季度起回升。今年1-7月,国内陆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比2024年全年增超9%,达1552元/千瓦。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四在隔夜美联储降息后新高,说明指数必然要突破3900点,只是4000点这个大关口能否站上就要看之后的投资氛围了。往前看,由于就业数据过于疲软,我们预计联储或将于10月再次降息,但在这之后,通胀升温将使降息门槛越来越高,货币宽松空间也将受限。当前美国经济的症结并非需求不足,而是成本上升。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90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四低开高走翻红,继续在5日线上方拉升,出现了明显的强势上涨阶段,但是想拿着个股躺赢就难了,要小心指数上涨个股下跌的情况。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较好回应了市场的关切,但也保持了克制。此前期待的降息50个基点并未出现,决策者对于下一步降息存在较大分歧。过度的货币宽松非但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反而可能加剧通胀,使经济陷入“类滞胀”困境。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315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9月以来,多项新鲜出炉的数据印证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发布的数据显示,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数周净流入中国市场。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投入近450亿美元,为近一年来的最高规模,其中流入中国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占据主要部分。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国际投行观察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达到近年高点。在国际投行看来,中国经济复苏、政策支持、中国企业的不断创新和盈利改善等因素,共同提升了外资的投资意愿。
题材板块中的汽车服务、半导体、IT设备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饲料、影视院线、多元金融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在“AI 芯片架构创新专题论坛”中,弈斯伟计算(ESWIN)、晶心科技(Andes)、芯来科技(Nuclei)等RISC-V 生态企业集中展示了其在AI 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与产业化进展。ESWIN 提出以“RISC-V + DSC(领域专用硬件)+ AI”为核心的产品创新路径,已实现12nm RISC-V SoC 的量产,并推出面向6nm 制程的新一代方案,重点聚焦于视频编处理、GPU/DSA 集成及多形态硬件模组(包括SBC、边缘计算盒与加速卡)的行业应用落地展现出RISC-V 在高效能AI 加速与灵活定制方面的显著优势。
全球排名第二的模拟芯片厂商ADI,截至2025 年7 月底前三季的营业收入61.8 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增速相对于2023 年和2024 年分别为2.4%和-23.4%的增速也显著回升。国内以电源管理类和信号类模拟芯片产业为例,行业共涉及28 家上市公司,2025 年上半年汇总的营业收入为182.8 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相对2023 年和2024 年的0.9%和17.4%也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从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披露的增长原因看,基本都是行业库存消化基本结束,下游需求开始复苏,其中汽车和工业类的需求改善最为明显。
在需求和价格双降影响下,中国区占TI 收入的比重由最高超过40%,降低到约20%。不过伴随下游库存的消化,今年模拟芯片逐步进入涨价周期。以TI 为例,今年6 月、8 月和9 月国内芯片市场就不断的传出TI 芯片涨价的信息。6 月份信息是TI 计划上调约3,300 多个型号的价格,涨幅为5%–35%不等,而9 月份的信息是计划上调约66,000 个型号的国内价格,占TI 本身可供型号的约80%,而且涨幅也更大,大约在10%–25%左右。可见,模拟芯片大概率进入需求恢复和价格回升的双重复苏阶段。
国产AI 芯片在性能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下游各场景的覆盖面在持续拓展,从而推动相关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当前全球AI 浪潮持续加速,催生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同时国产诸如DeepSeek 等大模型加速推进,考虑地缘政治及产业链稳定等因素,必定带来国产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充分AI 芯片技术上逐步提升,将带来充分的算力国产自主化空间,我们持续看好算力自主化相关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