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到“产品”:量子之歌(QSG.US)All In潮玩业务

量子之歌宣布完成了对潮玩品牌Letsvan全资控股收购,正式All In潮玩赛道

近年来,潮玩赛道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然成为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比如赛道龙头泡泡玛特市值在年内突破4000亿港元大关,彰显出潮玩企业强大的掘金能力。与此同时,52toys递表港交所,名创优品拟分拆top toys上市,阅文集团战略入股“超级元气工厂”,一系列资本运作凸显出潮玩赛道在资本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量子之歌宣布完成了对潮玩品牌Letsvan全资控股收购,正式All In潮玩赛道。近日,量子之歌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也是其跨界潮玩赛道后发布的首份并表财报。

(来源:公开资料)

财报显示,量子之歌2025财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6.18亿元,净利润为1.08亿元;2025财年全年总营收为27.26亿元,净利润为3.57亿元。

一、瞄准新消费趋势,全面转型潮玩

近年来,潮玩文化在年轻受众群体中迅速崛起,兼具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的产品备受追捧。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29亿元增长至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35.11%;同期全球潮玩行业规模从203亿美元增长至418亿美元,复合增速将近20%。

在传统消费市场面临压力的当下,潮玩赛道却能保持增长韧性,核心原因在于其精准契合了当下消费者需求的深层变革,而量子之歌的战略转型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

从消费需求端来看,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已从单纯的“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价值获取”。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更愿意为能带来情绪共鸣、满足个性化表达的产品付费。

潮玩产品恰好具备这一核心特质——通过独特的IP形象设计、收藏时的满足感以及产品自带的社交属性,成为消费者释放压力、愉悦自我的重要载体。这种“悦己型消费”需求的崛起,让潮玩突破了传统玩具的品类边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事实上,量子之歌一直看好大消费方向,并积极探索新方向、积累消费产品的市场经验。潮玩正是在符合量子之歌战略方向,同时也蕴含着巨大机会的新市场。因此,早在去年,量子之歌就洞察到潮玩消费趋势背后的商业价值,并果断推进战略转型:一方面,完成对 Letsvan 的控股,并将其品牌升级为 “奇梦岛”,快速获取潮玩领域的 IP 开发、产品设计及渠道资源;另一方面,启动原有非潮玩业务的剥离,不仅可以回收大量现金流,更让资源集中化,全力投入潮玩这一高成长赛道。

(来源:公开资料)

李鹏表示,“这一战略转型标志着公司从‘流量驱动型企业’向‘产品驱动型企业’,并进一步向‘纯潮玩公司’转型的关键节点。我们坚信,通过聚焦潮玩业务,公司将释放更高的成长潜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潮玩业务增长势头迅猛

从财务数据来看,潮玩业务已经成为量子之歌的核心增长点。

营收结构方面,第四季度6.18亿元的总营收中,潮玩业务贡献6578万元,占比10.6%。这一数据作为首次完整纳入财报的新兴板块,已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势头——考虑到公司对潮玩业务的布局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IP矩阵的扩容、渠道的深化,潮玩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望持续提升,逐步替代传统业务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贡献者。

(来源:公开资料)

由此观之,量子之歌的发展策略也逐渐清晰:将公司现有资源优先用于潮玩业务的IP开发(如设立设计中心、签约艺术家)、渠道拓展(线上自营平台升级、线下门店开设)及国际化布局,通过资金的高效利用,加速潮玩业务的规模化扩张。

从财务健康度来看,10.4 亿元的现金储备为潮玩业务放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IP开发需要的设计投入、版权合作费用,还是线下门店开设的租金、装修成本,亦或是国际化布局中的海外渠道搭建费用,充足的现金都能确保公司战略的顺利落地,降低业务扩张过程中的资金风险。

同时,潮玩业务的高毛利率特性,也将在未来逐步改善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公司发布的业绩指引颇具吸引力: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潮玩业务收入可达到1亿至1.1亿元,全年收入7.5亿至8亿元。这意味着,2026财年潮玩业务环比增速将超过50%,“高增长”将成为量子之歌未来业绩的主基调,随着潮玩业务规模快速放量,量子之歌的价值自然也会得到重估。

三、IP生态扩容,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

正如文章开头,随着潮玩市场进一步火爆,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少新老玩家都加大了在潮玩市场的投入力度。

量子之歌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突围,关键在于公司从IP孵化、渠道布局到供应链管理的全链路能力构建,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形成了可持续的业务增长逻辑。

IP是潮玩业务的灵魂,如何形成一套“持续打造爆款”的方法论是潮玩企业的必答题。

量子之歌通过“自有IP+授权IP+跨界联名”的多元化策略,快速构建起具备市场竞争力的IP矩阵。目前,公司已运营11个自有IP和4个授权IP,覆盖40余个盲盒产品线与30款毛绒吊卡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梯队。

从具体IP表现来看,明星IP WAKUKU自2024年底推出后快速破圈,于2025财年第四季度三个月内实现营收4296万元,其毛绒二代“狐狐兔兔捣蛋日记”自2025年5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100万盒,成为现象级产品;全新IP SIINONO更展现出爆发性增长潜力,在抖音自营店首发时10分钟售罄1万盒,目前累计销量已突破30万盒,验证了公司对新兴IP的孵化能力;而原创长青IP“又梨”于2025财年4季度三个月实现营收1751万元,体现出成熟IP的长期商业价值。

为进一步强化IP储备,公司还从三个方向持续发力:一是加大原创投入,在北京、杭州、深圳设立设计中心,汇聚专业设计人才,加速IP产品的迭代速度与创意转化效率,确保IP形象的独特性与新鲜感;二是推进IP授权合作,通过与不同风格的IP方合作,拓展产品品类与目标客群,例如引入独家授权IP,填补特定细分市场空白;三是深化跨界联名,借助外部品牌的流量与影响力,提升自有 IP 的知名度——如 WAKUKU成为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首个且唯一官方合作潮玩,实现潮玩与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首次深度融合,既扩大了IP的受众范围,也为产品赋予了更多场景价值;此外,公司还与环球影城、元气森林、北京时装周及热门剧集《赴山海》建立合作,通过多领域联名,持续拓宽IP的价值边界,强化用户对IP的情感认同,更快速的拉高了品牌势能。

(来源:公开资料)

渠道是连接IP产品与消费者的关键环节,量子之歌通过“线上自营+线下分销+国际化拓展” 的全渠道策略,快速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度与用户触达效率。

线上渠道方面,自2025年4月启动线上自营以来,GMV增长迅猛,8月已突破1800万元,较4月增长9倍以上,展现出自营模式的高效性。同时,公司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加大内容营销投入,总曝光量突破5亿,粉丝数超25万,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内容形式,生动展示产品特点与IP故事,激发用户购买欲望,形成“内容种草-平台转化”的线上营销闭环。

线下渠道方面,公司通过分销网络已覆盖超1万家终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广泛铺货,让消费者可便捷购买产品;同时,通过举办潮玩展与快闪店活动,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提升品牌声量——多场活动出现“秒售”盛况,例如SIINONO线下新品开售10秒即售罄,验证了线下渠道的爆发力。此外,量子之歌预计至12月底开设不少于3家自营门店,并根据签约装修等节奏,力争5家以上。

(来源:公开资料)

在国际市场方面,量子之歌建立了北美独立电商站、TikTok海外旗舰店、东南亚Shopee官方店;通过分销伙伴覆盖20多个国家,并在雅加达开设快闪店验证市场需求,为未来海外业务的规模化增长奠定基础。

(来源:公开资料)

此外,潮玩产品的市场需求具有爆发性强、季节性明显的特点,这对供应链的敏捷性与规模交付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量子之歌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有效提升了产能与响应速度,确保爆款产品的及时供应。

2025年8月,公司毛绒产品单月产量突破100万件,较年初增长超20倍,这一产能提升不仅满足了爆款产品的市场需求,避免因缺货导致的销售损失,还能快速响应新IP产品的上市计划,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架的周期。

(来源:公开资料)

供应链能力的提升,不仅保障了当前业务的顺利开展,更为未来业务扩张提供了支撑。随着IP矩阵的扩容与渠道的深化,公司对产能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现有的供应链基础已具备持续升级的潜力,可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与更多优质供应商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四、结语

量子之歌此番All In潮玩,不仅是简单的业务转型,更折射出消费分化浪潮下,其对“情感价值消费”赛道的精准把握。以IP为核、全渠道为翼、供应链为基的发展逻辑,表明量子之歌既抓住了潮玩行业的增长本质,也为跨界转型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从短期看,10亿级现金储备与明确的业绩指引为其筑牢了增长底气;从长期看,随着IP矩阵的持续扩容与全球化布局的深化,量子之歌有望从潮玩赛道的“新入局者”成长为推动行业IP生态升级、文化价值输出的重要力量,而其价值重估的空间,或许正藏在每一个爆款IP的情感共鸣与每一次渠道拓展的市场渗透之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