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与国补资金使用进展:政策托底下的社零观察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明明 彭阳 孙毓铭

社零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中国财政政策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其中,3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显著高于去年的1500亿元规模。政策资金分批下达,自年初至三季度末已累计投放逾2300亿元,并通过定时、限额、摇号等方式在地方层面精细化管理,以保证补贴资金均衡使用。补贴覆盖范围较往年有所扩围,从传统家电、汽车延伸至数码产品、家装、绿色消费等领域,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惠及面。实践表明,以旧换新政策在上半年有效拉动了社零回升,尤其是耐用品和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速明显高于大盘,消费结构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的升级特征。进入下半年后,虽然受制于高基数和资金消耗过快的影响,社零增速有所放缓,但政策效果仍在持续释放,对稳定内需和优化消费结构发挥着关键作用。


特别国债与资金投放节奏:

2025年两会明确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3000亿元专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部自年初起分批下达资金,1月、4月合计预拨1620亿元,7月下达第三批690亿元,10月预计再拨付第四批690亿元,确保全年资金落实到位,护航“双11”“双12”等消费旺季。

政策实施情况:

上半年国补资金快速消耗,带动以旧换新政策火热推进,但部分地区出现额度紧张甚至阶段性暂停。进入下半年后,地方普遍采取定时、限额、摇号等方式控制发放节奏。以上海为例,自9月起家电家居补贴改为公证摇号,每两周一次,以平衡资金使用并扩大覆盖面。

结构性成效与消费拉动:

2025年的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和标准进一步扩围:家电类由8大类扩至12大类,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汽车报废更新范围扩大,家装、电动车等同样获支持。这些举措显著提振了耐用品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1-5月社零增速保持在5.0%,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显示政策刺激传导迅速而有效。

边际效应与后续展望:

6月以来,受资金消耗过快与去年高基数影响,社零增速有所放缓。社零增速1-5月高达5.0%,6-8月当月增速分别下滑至4.8%、3.7%和3.4%。补贴边际效应有所减弱,但整体仍可控,随着最后一批资金落地叠加年末消费旺季,预计下半年社零仍有条件维持温和增长。需要关注的是居民可能形成“等补再买”的心理和部分超前消费倾向,但在政策节奏管理和资金监管下风险有限。

总结:

2025年的以旧换新政策实现了“资金到位、效果显现、结构优化”的预期目标。财政补贴在短期内有效激活了耐用品消费,并推动消费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为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半年随着国补资金的分批落实,预计将继续托底社零表现,不过边际效应减弱和居民“等补贴再买”的心态仍需关注。从长远看,消费回升的可持续性仍有赖于居民收入和信心的改善。换言之,国补政策为消费复苏提供了阶段性动力,但真正实现“补动力”到“真动力”的转变,还需要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的配合。

风险因素:

国内政策力度超预期变化;经济复苏节奏与预期不符;资金面超预期收紧;数据口径与样本选择风险。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 《债市启明系列20250923—以旧换新与国补资金使用进展:政策托底下的社零观察》报告,作者:明明 S1010517100001、彭阳 S1010521070001、孙毓铭 S1010525070001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