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再次稳坐流量宝座!

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再次稳坐流量宝座!

屏幕截图 2025-09-26 102653.png文 / 汪淼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2025年8月,QuestMobile发布了2025年8月企业去重总用户量TOP15榜单。

榜单显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拿下前三,再加上百度集团,这四家企业用户量都超10亿,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梯队”。image.png

从数据来看,行业头部聚集效应明显,同时不同赛道的增长差异也让市场看到了新的活力,短视频领域持续爆发,AI应用加速落地,头部企业在稳固基本盘的同时,也在各自优势领域不断突破,整个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

01

第一梯队格局稳定,增长各有亮点

从2025年8月企业去重总用户量TOP15榜单看,腾讯控股以12.66亿的去重用户量稳坐第一,用户量同比增长2.3%。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老牌巨头,腾讯的用户基础一直很扎实,旗下的社交、游戏等业务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这也是它能长期保持用户规模优势的关键。

阿里巴巴紧跟其后,用户量达到12.55亿,同比增长5.5%。阿里在电商领域的布局很深,从淘宝到天猫,再到支付宝带来的流量加持,让阿里的用户群体一直很庞大。

而且今年阿里在AI领域动作频频,之前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还计划追加投入,这些动作也在间接巩固它的用户粘性。image.png

抖音集团虽然排在第三,但增长势头最猛,用户量有11.82亿,同比增速高达11.6%。可以看出短视频行业的用户需求还在不断释放,抖音凭借丰富的内容生态,吸引了大量用户。

不仅如此,抖音电商的表现也很亮眼,据报道,过去一年(2024年8月-2025年7月),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长34%,其中货架电商GMV同比增长49%,比电商整体增速还高。

今年618期间,抖音货架电商GMV大概有2000亿元,占比接近50%,这也说明抖音在电商领域的布局正在快速见效,进一步带动了用户增长。

百度集团以11.11亿用户量排在第四,同比增长1.2%。最近百度的发展也很受关注,9月中旬,百度港股股价一度涨超19%,创下年内新高,近8个交易日涨幅超35%,市值增加超935亿港元。

这背后离不开百度在AI和自研芯片领域的突破,比如它的昆仑芯拿下了中国移动10亿级的大单,还和招商局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推进AI技术应用,这些业务进展也为百度稳住用户规模提供了支撑。

02

二三梯队差异化竞争,多个领域有新突破

除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企业也在各自领域保持着稳定发展。蚂蚁集团用户量9.4亿,美团9.02亿,京东8.91亿,拼多多8.55亿。

这几家企业覆盖了金融、本地生活、电商等核心领域,和第一梯队一起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力量。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用户增长表现很突出,同比增速达到13%。在电商领域,京东不仅在传统的家电、数码品类保持优势,还在即时零售赛道发力。

今年618期间,京东外卖相关内容在内容平台获得了超过2000万次的互动量,5月京东APP中外卖所在入口获得超过1.6亿的用户,这些新业务的拓展为京东带来了不少新增用户。

第三梯队包括快手、中国移动、腾讯音乐、微博、滴滴、华为、金山办公,用户量从3.92亿到6.29亿不等。其中,快手和华为的增长很有代表性。

快手用户量6.29亿,同比增长5.6%,和抖音一起推动短视频领域持续火热。快手还推出了“民生专项”计划,结合国家政策,在助力民生消费的同时,也丰富了平台内容,进一步吸引用户。image.png

华为用户量4.01亿,同比增长7.4%,这一增长反映出鸿蒙生态的效应正在显现。华为的业务从手机端向多终端扩展,无论是智能手表、平板还是智能家居设备,都在不断完善鸿蒙系统的生态布局,用户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体验更加流畅,这也让华为的用户粘性不断提升。

另外,在AI应用领域,第三梯队中的部分企业也有亮眼表现。比如,腾讯音乐、金山办公等都在尝试将AI技术融入自身业务。

腾讯音乐在音乐推荐、版权管理等方面引入AI算法,提升用户听歌体验;金山办公则在WPS等产品中加入AI插件,帮助用户提高办公效率,这些尝试也为它们在竞争中赢得了更多优势。

03

行业整体向好,多赛道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整个行业来看,202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截至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2.67亿,同比增长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97小时,使用次数117.9次,同比分别提升7.8%和2.6%。

这组数据说明,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度在不断加深,整个行业的发展基础越来越牢固。image.png

在AI赛道,各大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技术快速落地。除了手机游戏行业,目前所有互联网行业都已落地AI化升级,视频行业的AI落地进度走在前面,拍摄美化行业的AI插件数量最多,平均每个TOP 20 APP拥有5.5个应用插件。

在AI原生APP方面,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的用户规模增量排在前三;AI应用插件中,微信AI搜索、百度AI、AI微博智搜表现突出;PC网页端AI应用则呈现出多赛道分散增长的特点。

这些都说明AI技术正在全面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场景,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广告营销领域也保持着活跃态势。2025年Q2,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6.8%。有互联网硬广投放的品牌中,约36.3%的品牌投放规模超过1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个百分点。

软广投放方面,传统行业广告主中,投放规模超过100万元的品牌数量占比达到23.7%,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

618期间,传统行业广告主的广告费用占上半年整体投放的17.6%,成为上半年投放规模最高的月份,这也反映出企业对互联网营销的信心在不断增强。image.png

在文旅消费领域,互联网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25年上半年,文旅消费持续爆发,截至6月,在线旅游行业用户规模达1.56亿,同比增长4.4%,GMV达到1453.34亿元。

携程旅行、美团、京东三家APP的重合用户规模达6521万,同比增长20.4%。

同时,“科技+文旅”的融合也带来了新体验,在线旅游平台上线AI助手帮助用户制定出行规划,AI、AR等技术还激活了景区、博物馆的消费新业态,这些都为文旅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总结

短视频、AI、电商成行业增长新引擎

202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格局更加清晰,腾讯、阿里、抖音稳居前三,第一梯队的领先地位稳固,二三线梯队也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自身优势。

从增长情况来看,短视频、AI、电商等领域表现突出,成为带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力量。

整个行业不仅用户规模在扩大,用户粘性也在提升,同时AI技术的全面落地、广告营销的活跃以及文旅消费的融合发展,都让互联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未来,随着各大企业在技术研发、业务拓展上的持续投入,中国互联网行业有望迎来更多新的突破,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