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新坐标:长存集团1616亿资本局揭幕

养元饮品以消费现金流押注半导体国产替代

9月25日,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存集团)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历时5年的混改与股改正式收官。

1616亿元估值、15家战投入局、双重身份切换,既为IPO按下加速键,也宣告中国存储产业从“政策单轮”驶入“资本+市场”双轮时代。

章程、三会一层、独董制度 一步到位

股改的核心诉求只有八个字:治理升级、上市铺路。

长存集团用两次工商变更把活一次干完。

2025年6月,公司由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注册资本由1118亿元增至1132亿元,外资通道打开。

9月25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选举首届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陈南翔连任,章程、三会一层、独董制度一步到位。

更关键的是,股份化改造一次性绕开评估、审计、折股等上市必经环节,可随时向证监会报送IPO材料,上市周期缩短6-9个月。

身份切换同步也带来了战略升级。

此前,长存集团的公司定位是“国家存储器基地专项平台”,任务偏向基建。

股改后明确为“全球化公众公司”,为跨境并购、股权激励、可转债等资本运作留出制度空间,顺利完成从 “项目公司” 到 “资本平台” 的能级提升,开启资本化发展的新篇章。

15家战投、80亿元债转股

此次引资采用“老股转让+增资扩股”双通道。股东数由7家增至23家,整体估值1616亿元,对应2024年净资产1100亿元,PB约1.5倍。

总的来说,以2024年静态净资产计算,这个数据低于国内NOR/DRAM龙头的2.5-3.0倍,略高于三星的1.1倍,恰好踩在“技术溢价”与“盈利折价”的平衡线。

资金结构也暗藏了政策与市场的平衡术。

五大行AIC合计出资约80亿元,占股4.9%,其中一半为“可转换优先股”。

若2027年底前未IPO可按8%单利回售,既降低资产负债率6.8个百分点,又为银行系提供退出兜底。

养元饮品通过泉泓投资出资16亿元拿下0.99%股份,以消费现金流押注半导体国产替代。

湖北科投、国家大基金二期等老股东同步跟投,稳住控制权。

多元股东带来三重资本红利。

一是信用背书,银行系加持把综合融资成本拉低80bp。

二是工具箱,优先股、可转债、并购基金等成熟市场武器可快速启用。

三是估值锚,1616亿元定价为后续轮次提供参照,降低博弈成本。

国产替代需求年增30%

资本故事能否兑现,最终要看技术成色与需求节奏。

技术端,长存集团已实现232层3D NAND量产,与三星236层同处第一梯队,自研“Xtacking混合键合”技术节省15%掩膜版、缩短20%生产周期。

若2025年与三星达成专利交叉许可框架,有望实现中国存储技术首次反向授权,届时也将标志着中国存储技术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拐点。

需求端,AI服务器、智能汽车、边缘计算三大场景推动NAND容量年增30%,美光预测2026年全球产能缺口12%,价格进入回升通道。

国内数据中心集采明确“国产NAND占比不低于30%”,给出确定性市场。

供给缺口叠加国产替代,长存集团顺势启动武汉二期、北京基地、深圳三期,总规划产能100万片/月,总投资2400亿元。

股改后IPO、可转债、并购基金等工具箱同步打开,为产能爬坡提供“弹药”,助力2027年中国大陆NAND自给率冲至50%(2024年仅18%,长存占其中80%)。

资本与产业节奏精准卡位,把“扩产”与“融资”做成闭环。

带动国产存储链整体重估

盈利端已现拐点信号:现货市场256Gb 232层TLC晶圆年内涨24%,长存合约价滞后1-2季度,2026年ASP继续抬升。

成本端,长存集团层面在母公司基础上并表了北京、深圳等新基地后,2025年折旧预计接近360亿元,这也意味着折旧高峰将于2025年见顶,2026年产能利用率自55%升至80%,单位成本下降15-20%,毛利率有望转正至18%以上。

敏感性测算显示,若2026年营收达650亿元,按半导体制造25倍PE估算,股权价值约2250亿元,较当前1616亿元溢价40%。

IPO节奏亦步亦趋。

公司满足科创板红筹标准,预计2026年二季度前完成首发,募资300-400亿元用于扩产,填补A股纯正NAND IDM空白,为万润科技、兆易创新、深科技等配套企业提供估值锚,带动国产存储链整体重估。

风险方面,美国设备管制、NAND价格周期、高资本开支及300+层技术竞赛仍存有不确定性。

不过,股改完成已把长存集团从“政策驱动”推向“资本+市场”双轮,短期看IPO催化,中期看盈利兑现,长期看国产替代,一条清晰的半导体曲线正在向上延展。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实验室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