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不断创新高的电子ETF(515260),今日(9月26日)随市回调,场内价格现跌1.69%,但拉长时间来看,该ETF自本轮低点(4月8日)以来,累计上涨78.65%,呈现较好的上涨弹性。
上交所数据显示,覆盖半导体+苹果产业链的电子ETF(515260)近10日吸金3.75亿元,反映资金看好板块后市,积极进场抢筹!值得关注的是,截至9月25日,电子ETF(515260)最新规模9.48亿元,为同标的指数规模最大的ETF。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统计区间:2025.4.8-2025.9.25,中证电子50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为:2020年,25.26%;2021年,3.27%;2022年,-38.63%;2023年,1.03%;2024年,27.45%。
成份股方面,瑞芯微、领益智造跌超5%,传音控股、东山精密跌逾4%,跌幅居前,拖累指数表现。另一方面,晶合集成20CM涨停,紫光国微涨超6%,华海清科涨逾4%,中微公司、华润微等个股逆市飘红。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发稿,紫光国微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亿元,高居A股吸金榜第二。立讯精密成交额超138亿元,霸居A股成交榜第一。
消息面上,9月25日晚间,小米正式发布了对标苹果 iPhone 的最新一代手机:小米17系列。此前,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新的 iPhone 17 系列,引发抢购热潮,同时也吸引了同行的关注。为了对标苹果,小米将新品发布会提档到9月底,甚至跨代发布,直接从小米 15 系列“跳”到小米 17 系列,并提出了“全面对标 iPhone”的口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可谓苹果“大年”,从手机外观到生态产品,全系进行了升级。每次苹果新品发布,都可能为果链概念股带来投资机会。新机若销量、创新超预期,相关公司订单或增加,业绩也可能提升。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电子ETF(515260)成份股中,苹果产业链个股权重占比达43.34%。
展望后市,华创证券认为,AI正在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塑,以AI算力需求爆发为代表的趋势使电子产业链迎来新的增长空间。电子行业目前仍处于创新阶段,未来需经历终端创新突破、业绩释放、利润爆发等阶段,实现快速发展。
【创“芯”科技,硬核崛起】
覆盖半导体+苹果产业链的电子ETF(51526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2550 / C类:012551)被动跟踪电子50指数,重仓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汇聚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印制电路板(PCB)等热门产业,前十大权重股囊括市场热议的“纪连海”(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
风险提示:电子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8.12.31,发布于2009.7.22,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文中提及的个股、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电子ETF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