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方面,市场降息预期经历由紧转松的快速变化,美国非农就业大幅下修引发衰退预期升温。短期在外部预期波动加大以及市场本身已积累较多收益的背景下,权益市场难免在高位盘整;中期看,扩内需与反内卷持续推进有望带动国内通胀预期和企业盈利预期改善,进而有望支撑市场继续震荡上行。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内外需共振下景气向上的科技成长(AI/半导体/军工等);二是受益于“反内卷”催化且行业景气有望改善的板块(新能源/建材/传统周期等);三是红利资产仍具备逢低布局的配置机会。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大金融,银行,有色 · 铜,风电,有色金属;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央企改革,国企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大飞机,军工集团;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赛力斯、美的集团、省广集团、晶盛机电、盛屯矿业、中微公司、晶合集成、紫光国微、洛阳钼业、航发动力
短期看,2025年第三季度金价横盘企稳、叠加低基数,金饰销售或有较好表现;预计2025全年金饰消费重量维持低位、销售额正增长。当前,金饰消费重量低位下,上市公司靠提升产品单克附加值突围,工艺设计与分级定位驱动高质量发展。品牌角度,设计力、品牌力得以通过捕捉高端化、轻量化两大趋势变现、投资金占比高、自身仍处扩店成长前期的品牌或有良好表现;同时建议关注线上业务、海外业务带来的增量。
又一家险资系证券私募正式亮相。平安资管旗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登记,首期基金规模达300亿元。截至目前,险资系证券私募已达7家,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这些“巨无霸”长线资金的配置路径逐渐清晰——偏爱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大秦铁路等能源、基建龙头,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标签较为鲜明。
上半年,家电产业顶住多重压力,以亮眼的增长数据彰显发展韧性。据统计,101家A股家电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670.56亿元,同比增长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84亿元,同比增长12.85%。这份优异的半年度“成绩单”的背后,既有促消费政策对行业的助力,也有家电企业主动求变的努力——以智能化升级、多元化拓展、全球化布局,跳出传统制造的“舒适区”,描画增长“新曲线”。
近期,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订单激增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据深圳市高工锂电有限公司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设备企业披露的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已超过300亿元,同比涨幅高达70%至80%。财通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得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以及锂电扩产周期的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继续看好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上证指数进入9月份之后明显走弱,盘面上来看指数横盘,但是个股早已经开启破位走势,少数个股已经跌到去年12月份的股价,多数个股股价跌回6月份的股价,所以看似热闹,多数投资者9月份只是“白忙活”!市场配置指标方面,目前全A指数PE估值为20.4,大部分宽基指数PE估值历史分位数位于50%以上水平,创业板指PE估值历史分位数15%附近,估值相对偏低,而科创50PE估值历史分位数则处于历史极值附近,估值分化程度较上月基本持平。
创业板指数仍然是震荡上行的走势,这也说明市场盘面还是聚焦在中小创个股,只不过这里要注意机构资金开始聚焦创业板中的大盘类个股,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逼着资金去做大盘类个股,你跟不跟?资产联动指标中股债相关指标显示目前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较历史极值有所缓解,ERP处于1倍标准差以下。投资者行为方面,回购规模较上月回升,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走阔,主体资金流较上月回升,其中融资余额、港股国际中介、新成立基金份额指标较上月相比均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