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官宣合作 “BBA严选”通关:Momenta凭什么赢得德系大满贯?

在智能车时代,除了「宁王」这样的必选项,还有哪家中国公司能够同时成为 BBA 的香饽饽? 答案是 Momenta。

在智能车时代,除了「宁王」这样的必选项,还有哪家中国公司能够同时成为 BBA 的香饽饽?

答案是 Momenta。

是的,没看错,继奥迪和宝马之后,奔驰也和 Momenta 官宣合作了。

9 月 25 日,梅赛德斯-奔驰与 Momenta 联合宣布,基于 Momenta 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随着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 CLA 车型正式发布,未来将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覆盖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场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系统还会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持续支持奔驰的智能辅助驾驶布局。

1280X1280.JPEG也就是说,在相继拿下奥迪、宝马的订单后,Momenta 终于和奔驰这一「BBA 严选」的「守关大 BOSS」正式官宣合作,实现了「BBA 大满贯」,这也意味着 Momenta 赢得量产智驾领域的最强实力勋章,并成为获得全球最多豪华车企客户的智驾技术提供商。

那么,问题来了。

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风向的德系豪华三兄弟,为什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Momenta?为什么 Momenta 又能顺利通关「BBA 严选」,达到「豪车智驾」的严苛标准呢?

01、BBA 御三家,为什么都选择了 Momenta?

今年 4 月的上海车展,奥迪宣布全新纯电品牌 AUDI 将搭载 Momenta 技术。宝马紧随其后,在 7 月宣布与 Momenta 达成合作,宣布将联合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高阶智驾,并搭载到 BWM 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上。

此次,奔驰与 Momenta 的合作官宣,更是放到了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全新纯电 CLA 开启预售的当日。这种「官宣即量产」的节奏,说明双方早已开始了合作共研的进程,只不过在最终成果交付前,双方并不愿意过早透露而已。

「Momenta 成为全球车企的共同选择,始于奔驰的严选。」正如 Momenta CEO 曹旭东在官宣现场总结的这句话,恰好提供了非常好的解释。

Momenta 正是在与奔驰前期合作共研的过程中,它的技术飞轮、系统算法也同样在加速进化,而随着与其他合作客户的量产车型的落地,Momenta 逐渐让全球车企看到其领先行业的量产智驾实力。

所以,外界看到的是 Momenta 与奥迪、宝马的相继合作,但这场「BBA 严选」的开头仍然追溯到奔驰这里。而且,双方的故事线开始的时间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早。

早在 2017 年,奔驰就提前押注战略投资了 Momenta。这是奔驰首次投资一家中国辅助驾驶初创企业,也是 Momenta 早期拿到的为数不多的外资投资之一。

这笔早期投资足以看出奔驰对于中国智驾市场的重视以及对 Momenta 的技术潜力及其未来发展路径的前瞻性眼光。

当然,并不是有早期的这层投资关系,奔驰与 Momenta 后期的技术研发就会水到渠成。Momenta 能够赢得「BBA 严选」,与 Momenta 身处的中国智驾生态位以及 Momenta 自身的优势密不可分。

从行业供给侧来看,中国真正能够提供成熟、可靠且可规模化量产的 L2 高阶智驾方案的第三方供应商,本来就凤毛麟角。

截止目前,支持城市 NOA 成功规模化量产上车的国内第三方智驾供应商,主要有 5 家,分别是 Momenta、华为 Hi 模式、Bosch+WeRide、百度和元戎启行,本就是一个高度集中的「精英俱乐部」。

而作为「精英中的精英」,Momenta 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已经到了一个堪称夸张的地步。

据佐思汽研数据研究显示,在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间,Momenta 在城市 NOA 供应链市场占比高达 60%,华为 HI 模式占比近 30%,其他企业总共占比约 10%,堪称一枝独秀。

而在 Momenta 的客户群体中,除 BBA 德系豪华外,更有通用、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等 20 余家全球主流车企,拥有不同背景的中美德日顶流品牌,这些合作案例成为 Momenta 量产能力和市场接受度的最直观证明。

目前,搭载 Momenta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规模已超 40 万辆。从成功交付量产车型数来看,Momenta 从 2022 年起步期的 1 款,到 2023 年的 8 款,至 2024 年快速跃升至 26 款。

目前,Momenta 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 160 款。这种迅猛的量产速度与庞大规模,为其技术的成熟可靠提供了有力的信心支撑。

从 Momenta 自身技术优势来看,它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打通 L2 辅助驾驶与 L4 自动驾驶路线的智驾玩家,并且一直沿着数据驱动方式,按照 L4 自动驾驶能力去支持 L2 辅助驾驶的发展。

简单回顾一下,Momenta 的技术路线和战略一直非常清晰,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一个飞轮两条腿

即「量产数据+ 数据驱动的算法+闭环自动化工具链」一个飞轮的技术路线,和「量产自动驾驶+ 完全无人驾驶路线」两条腿走路的产品战略打法。

其中「一个飞轮」,是指 Momenta「飞轮」的技术洞察,通过数据驱动解决自动驾驶海量的长尾问题。

「两条腿」,则是指通过量产智能辅助驾驶突破数据瓶颈,同时运营 Robotaxi 业务提高能力上限,两条腿相互协同,就像人用双腿跑步不断前进。

在上述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大规模部署,Momenta 已积累了 30 亿公里提炼的 7000 万黄金数据,包含大量智驾系统需要攻克的复杂长尾难题,构筑了深厚的数据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无论是此前的 BEV、Transformer 网络,再到后面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Momenta 的每一步,几乎都踩在最新的技术范式上。这种对于业界前沿的紧密跟随乃至引领,本质上也是其核心能力的体现。

目前,Momenta 推出全新一代的 R6 飞轮大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系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里去探索新的驾驶行为,快速的试错、学习成长,可以让驾驶在安全、安心的能力上,让系统驾驶能力有机会超过人甚至大幅度超过人类安全水平。

Momenta 持续构建的技术壁垒,在国内激烈竞争的智驾市场里,建立起不断夯实、不断加深的技术护城河。

02、「BBA 严选」下,Momenta 的「豪车智驾」是怎样炼成的?

众所周知,在汽车领域,安全,始终是行业的第一标准。智驾安全,更是决定车企智能化技术成败的生死线!

具备已交付的、可量化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和规模数据优势,无疑更能打动始终追求严苛安全承诺的豪华汽车品牌。

更关键的是,对 BBA 这些豪华品牌而言,选择智驾供应商,除了要考核供应商的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外,也要求供应商必须能适配自己长期以来坚持的严苛标准。

就以本次 Momenta 与奔驰合作的智驾系统为例,据奔驰介绍,该系统不仅融合了「奔驰标准」和 Momenta 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技术,严格按照「奔驰标准」进行开发和大规模测试。

双方采用实地路测与仿真测试相结合,历经研发、集成、产品、质量检验等多层级与部门的交叉测试与验证,确保系统在安全性能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例如,除了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高流量路段、复杂环境和特殊场景中进行百余台车大量道路实测;还通过先进仿真测试设备,开展 7×24 小时不间断、亿公里级别仿真测试,通过真实世界回流的各种极端特殊场景如大雾、暴雨等极端天气及突发复杂路况等,全方位验证系统性能。

要知道,纵观汽车百年的发展史,奔驰从未失去过关于豪华的定义权。正如奔驰最近提到的「无论油电,都很奔驰」广告语所表达的一样,「奔驰」二字,其实早已经成为了「豪华汽车」的代名词。

而 Momenta,就是首家将贯穿汽车行业百年的「奔驰标准」在高阶智驾领域落地的中国供应商。

通过回顾与奔驰的合作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最早的资本合作到如今全面落地的技术共研与量产搭载,奔驰与 Momenta 的合作路径,堪称业界典范。

对 Momenta 而言,与 BBA 等全球豪华品牌的深度绑定,带来的不仅仅是订单量的爆炸式增长,更使其获得了参与制定国际智能驾驶行业标准的「入场券」。

869f21db-333c-4395-a73c-68e6f2c52a53.png毕竟,在智能驾驶领域,谁能够与顶级车企共同定义产品、打磨技术、制定规范,谁就拥有了影响未来行业走向的话语权。

显然,手握合作车型量第一、「全球品牌共同选择」的 Momenta,已经来到了智驾舞台的聚光灯下。

在智能时代,究竟何为「豪华智驾」?

在汽车之心看来,真正的豪华智驾,必须是三位一体的完美融合体验。它不仅要求智驾系统在硬件配置上达到业界顶级水准,在软件算法上拥有颠覆性的创新能力,更要在用户体验层面做到极致的细腻与人性化。

如同建造一座真正的豪宅,精装要无可挑剔,软装要温馨舒适,而物业管理和后续服务更是要跟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无法称之为真正的豪华。

而目前的 Momenta,其实已经符合了上述标准。

在硬件层面,基于多年的工程落地经验,Momenta 是目前唯一一家有多车型、多个不同芯片平台、多个不同传感器平台的辅助驾驶量产交付企业,这使得车企可以根据自身供应链和技术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硬件方案,在供应链上获得较大自主权。

在软件层面,算法更是 Momenta 的技术优势。Momenta 的 R6 飞轮大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真正实现了「无断点」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能力,并在业内首批发布「多步变一步 不停车一键泊入」功能,可谓品牌带来行业顶流的辅助驾驶体验。

e1117281-2fef-40d8-9592-359726ab8f95.jpeg事实上,这种对拥有安全又前沿的技术能力的科技企业技术商的偏爱,在奔驰的合作历史上并不鲜见。

早在 2009 年 5 月,戴姆勒(现更名为奔驰集团)就以 5000 万美元投资获得特斯拉将近 10% 的股权,成为特斯拉股东之一。

在 2009 年 7 月,双方更启动了联合战略项目,宣布特斯拉将为奔驰 B 级电动版提供电池与电驱系统,成为特斯拉早期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当历史已从电车时代走向智车时代,面对这家可以和「智驾苹果」特斯拉 FSD 掰掰手腕的的「智驾安卓」时,可想而知,奔驰们一定会把眉清目秀的 Momenta 握得牢牢的。

现在,当 Momenta 已经凭借「飞轮大模型」技术路线、大规模量产落地能力和全球兼容的无图端到端方案,成功筑起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壁垒,成为豪华汽车品牌的共同选择时,BBA「豪车严选」的含金量,是否还会持续上升?

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汽车诞生的一百多年来,「奔驰们」的眼光和选择一直总是正确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