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A 股呈现窄幅震荡态势,沪指累计上涨 0.21%,深证成指累计上涨 1.06%,创业板指表现相对亮眼,累计涨幅达 1.96%。随着国庆中秋长假临近,市场受日历效应影响,分歧有所加剧。
“持币过节” 还是 “持股过节” ?股指能否实现向上突破、哪些领域将涌现突出投资机会?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光大证券:把握震荡布局窗口,建议关注TMT主线
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历史来看,国庆节后随着市场热度的回暖,市场通常表现较好。对于本轮行情而言,支撑股票市场上涨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估值目前也较为合理,并未出现明显透支,预计节后市场大概率将重新回到上行区间。
中长期建议重点关注TMT 主线。目前来看,市场的上涨或许主要以流动性的驱动为主。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行情中期TMT 更容易成为主线,本轮或许也会如此。从近期板块轮动的情况来看,TMT 已经有所占优,未来行情或将延续。
2.中信证券: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依然是最重要的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的是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除此之外,值得博弈的方向有限。
对于资源板块,行情的本质驱动力还是传统资源行业在全球高利率环境下持续投资不足带来的供给受限,复杂的地缘环境和各国的安全自主主张导致此类供给波动更加频繁。
对于企业出海,市场会逐步意识到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本轮行情最核心但又相对隐晦的基本面和行情线索,贸易环境的稳定以及中国的反内卷是维系行情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对于科技竞争,中企正从战略隐忍走向战略进取,中美科技竞争走向白热化,未来AI竞争从云端蔓延至端侧,AI Agent在端侧设备普及,已经固化的移动互联应用生态壁垒可能再次重构。
3.广发策略:如何看待Q4的日历效应 每年Q4的两个配置思路
“均线偏离度”指标筛选结果:当前光模块、PCB、创新药、科创芯片、有色金属主线趋势多数保持健康,仅创新药陷入横盘震荡。从2012年以来产业主线的规律看,陷入震荡后并不代表趋势结束,只要产业趋势仍在,主线横盘消化后依然有创新高的机会。
“看涨期权属性”筛选结果:除积累较多涨幅的TMT板块之外,重合度比较高的板块还包括汽零/机器人近期滞涨环节、电网设备、消费电子等。这类具备看涨期权属性的板块近期整体滞涨,向下调整幅度相对可控,向上对利好反馈敏感,相对适合进行中期级别的前置关注。
4.东吴证券:国庆前跌多涨少 国庆后涨多跌少
国庆前两日为最佳买点,国庆后存在快速拉涨行情,国庆节前后具有行情记忆。根据前述,国庆缩量反弹行情的核心变量是因为不确定性被放大,不同的市值风格均满足前述的先跌后稳,国庆后反弹的情境。从整体的市值风格来看,受成交量的影响较大,国庆前大盘>小盘,而国庆后小盘>大盘。
行业上关注食饮、医药等消费,国庆后可增加关注大金融,国庆前缩量环境持续到国庆前2 日左右,市场开始止跌,市场风格均不同程度调整,可以适当配置消费;而国庆后开始放量带动小盘风格领涨,行业上建议关注大消费和大金融。
5.浙商证券:指数分化叠加节日效应 宜观望、待节后
展望后市,由于当前宽基指数走势分化,不同指数族之间相互“拉扯”、缺乏上攻合力,加之长达8 天的国庆长假即将来临,预计在“分化拉扯”和“节日效应”双重作用下,国庆节前上证将以震荡整理为主,节后可望重拾攻势。
建议在上证完成中枢整理之前,持有当前仓位观望,待调整完成后再行增配。行业配置方面,建议绝对收益资金重点关注有补涨需求的券商板块,同时盯紧地产板块(后续可延伸至基建工程);考虑双创指数目前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建议相对收益资金采取“三项对策”:一是采取上升趋势线或相关均线作为操作依据;二是区分中、短仓位,短线仓缩短操作周期;三是在科技板块内“高切低”,不断发掘年线附近的补涨品种。
6.中泰证券:如何看待近期科技轮动与金融板块回调?
虽然短期存在一定调整压力,但中长期A股有较强支撑,当前点位仍有较高胜率。
从资金面看,一方面,以净流入二阶差分衡量当前散户情绪,与历史阈值比依然空间较大,这意味着赚钱效应尚未扩散到绝大多数投资者,未来仍可能有新增资金入场。另一方面,重要股东净减持边际连续两周下降,产业资金撤出压力有所缓和。同时,两融余额持续上升,表明融资做多意愿稳固,多头力量在资本层面仍具支撑。
从消息面看,阿里巴巴宣布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投入,资本巨额投入表明看好行业成长性,进一步激发科技板块上涨动能。另外,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IPO上周过会,从受理到通过仅用88天,给市场传递了鲜明的积极信号。
7.银河证券:政策支持的高端产业、原材料行业仍是景气重点
短期经济结构性的特征依旧明显,政策支持的高端产业、原材料行业仍是景气重点。一方面,“反内卷”的持续落地将利好相关的上游原材料和相关产成品行业。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上行叠加政策对服务消费的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带动消费动能释放。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资产的确定性溢价有望持续提升。
8.招商证券:建议继续把握科技和有色金属的市场主线
此前持续推荐的港股互联网、有色金属板块近期表现优异,站在当前时点仍然维持上述推荐。展望后市,市场波动可能加剧,但长期向上趋势不改。AI仍然是港股市场主线,港股互联网仍然有望成为最为受益方向。有色金属则受益于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和通胀预期提升的双重利好。
建议继续把握科技(包括AI互联网大盘+高端制造业等小盘)和有色金属的市场主线,同时增配市场预期差较大的港股保险股以及“困境反转”和高股息等价值策略。部分超跌的优质创新药个股可以自下而上进行配置。
9.国泰海通:当前港股市场性价比仍突出
基本面预期回暖+资金面持续改善,四季度港股或仍有新高。展望四季度,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催化下,低估港股仍有望继续创年内新高。
一方面,互联网叙事转向“AI赋能”叠加政策加码,港股基本面预期有望回暖。另一方面,外资超预期回流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强化港股增量资金市场。结构上,受益AI周期的港股科技或是行情主线。此外,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同样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关注。
10.中银证券:A股当前为“科技结构性牛市”,未来或转入“全面牛”
当前科技结构牛背后是市场部分资金对于AI硬件方向结构性景气和强产业趋势的正向积极反馈。该行预计A股未来将转入“全面牛”。对比类似的2012-2015-2017年完整的宏观经济U型修复背景下的市场轮动结构,从科技结构牛转向顺周期蓝筹牛,从小盘转向龙头大盘风格是可参考的经验。宏观经济改善线索出现后,将进一步扩散至“全面牛”属性的反内卷、消费等方向。当前仍处于第一阶段,继续建议优先关注科技核心方向。